本校以生活經濟與學習機制兩大面向輔導濟不利學生在學之穩定度,在校生活提供生活助學金、弱勢助學金、急難救助、弱勢助學金、低收入免費住宿等,降低經濟壓力,學業藉由輔導機制課程針對學習、職涯、生活三大面向,藉由課業輔導、自主跨域、職涯探索多元學習機制等,以利經濟不利學生在校安心就讀。勵學金透過校友、企業捐贈,指定捐款用途,提升外部募款專款提撥,以經濟生活、入學管道、學習輔導、就業準備等多面向支持,期待增進社經地位較為弱勢家庭安定就學,建構學生支持系統與關懷體系,保障個人學習權益,培養未來就業的專業能力,以利學生藉由公平教育機會,促進向上社會流動之機會創造平等未來。為確保學生公平教育,就經濟面之生活協助,本校每學年提供學雜費3%以上作為獎助學金經費,降低經濟壓力,提供學生優先申請。就學輔導層面,以三大培力為概念「學習、職涯、生活」面向,協助校園生活適應,強化課業學習,提升就業競爭力,職涯探索接軌就業,建立安心友善校園,落實經濟不利學生整體學習歷程關照。
本校將增聘年輕教師,提供教師除本俸與學術加給以外之「彈性薪資」,藉以提高聘用年輕教師之誘因,增聘年輕專任師資。並加強技術升等,持續暢通教師多元升等機制,鼓勵教師以團隊方式承接產學合作計畫,人資處將協助產學營運處與財務處推動產學合作團隊計畫經費專帳管理與使用制度,以形塑教師執行產學合作之更友善環境。
落實辦學公開資訊透明,逐年完善校務資訊公開網資訊之公開與共享,每年配合政策新增辦學資訊,亦定期檢視與更新既有的公開項目,以維持資料正確性。持續透過教育訓練將自動化功能應用於校務公開資訊網平台,讓社會大眾及校內決策者查看最新即時資訊。並擴大校務參與基礎,建立師生溝通互動,提升學生公民意識與參與。
原住民文化資源保存及生活環境空間需協助強化,持續提升輔導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及強化民族文化認同,以建構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為本計畫目標,後續將優化原住民族知識體系應用、持續推動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政策,並開啟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建構工作,透過學生共同參與實踐,擴大整體學習服務教育的精神。執行方案包含(1)積極爭取各公私立部門原住民相關計畫資源,鏈結在地部落場域,推動原住民族教育、(2)持續建構校園原住民族文化場域,強化學生對於原住民族文化認同、(3)辦理強化教職員原住民文化及敏感度活動,降低校園師生原住民族歧視、(4)輔導強化原住民文化社團機制,鏈結其他社團、學校辦理相關活動、(5)媒合在地廠商提供學生實習參訪機會與場域、(6)辦理原住民學生權益交流活動、(7)辦理達人週活動,積極表揚原住民學生優異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