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適性揚才為教育理念,持續改善現有教學框架,進行「以學生為主體之教學創新」,竭力發揚高等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核心價值,持續進行通識教育革新、學用合一實務能力培訓、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強化關鍵基礎能力如數位科技智慧創新能力、及外語溝通、全球視野等國際移動能力;並持續推動跨領域學習與自主學習,堆疊學生未來終身跨域學用力。執行過程並搭配校務研究進行精準學習推動,以量身訂做、客製化學習為最終發展目標。
子計畫1-1-永續世代通識革新
本校為厚植學生基礎能力,持續推動學生關鍵核心能力、資訊應用能力、國際移動力、創新創業能力及職場軟能力等相關培訓,並繼續革新通識教育及強化通識及專業課程融合,相關策略如圖所示。
子計畫1-2-強化國際移動能力
本校為強化國際移動能力,以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及課程設計三大面向作為主軸,透過BRIDGE計畫培養學生國際移動力,包含勇敢(Boldness)、堅毅力(Resilience)、跨文化(Intercultural)、多元性(Diversity)、全球視野(Global perspective)以及經驗(Experience)。計畫以教師對於外語教學原理理解與課程規劃為核心,由淺入深,營造正向鼓勵並建構雙語學習氛圍與環境;輔以環境面以及資源分享,強化國際移動能力,幫助學生在求學階段中都能接觸到不同的國際經驗,從在地國際化逐漸走向出國留學,以提升學生的國際移動能力。
針對校外實習之變革將推動學用合一培訓創新機制及校外實習品保兩大機制,一方面強化校外實習品質,一方面創新教學方式進行實習翻轉,建構創新之實習翻轉與品保制度,期能完整落實學用合一理念,成為技職教育培訓標竿,相關執行策略簡要繪示如圖所示
子計畫1-4-發展創新教學模式
為落實教學創新,本校將繼續推動問題解決導向(PBL)課程,以企業現場或真實生活情境之問題引導為課程設計,讓學生學習蒐集、彙整跨領域知識與技能等資源以解決問題,並辦理各類教學創新教師研習、觀摩交流、數位課程師資培訓、教師社群發展等,以鼓勵教學創新,讓教師透過教學社群經驗交流傳承。為使教學跨越時間空間,本校建構無邊界教室,課程設計包含各式移地教學與線上課程等,使學習跳脫既有框架;並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設計部分,提出以培養學生「玩出樂活競爭力」為目標的全新「MUST+PLAY」「玩‧樂‧學‧習」教學理念,讓學生能「玩專業」、「樂跨域」、「學技能」、「習創新」。透過「學中玩、玩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方式,開辦打破院系限制的課程,培養學生創新思考、適性參與、解決問題,實務應用的能力,相關作法如圖所示,並擇要簡列如後。
本校創設以來,秉持「堅毅、求新、創造」校訓,建置創意、創新及創業為主體之創客孵化基地,並落實於智慧科技與智慧服務兩大發展方向,未來將持續啟發學生智慧創新與創意思維,形塑新世代智慧創新創業環境,
子計畫1-6-提升跨域學習成效
跨域學習為本校近期推動教學改革之重點,以微學分、微學程與學程等課程架構,協助各院系發展跨域人才培訓,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因應新世代產業變革與職場需求,進行系所課程重塑、制度調整與法規鬆綁等,徹底翻轉教學。並逐步推動「學習派對」(Learning Party)之規劃,以每週三為Learning Party Day,該時段限定僅能開授各院規劃之跨域微學程、跨域學程及創新微學分等跨域課程,或進行各項創新教學學習活動;以學習結構之改變,全面推動跨領域人才培訓,相關創新策略與作法如圖所示,內容則簡述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