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Publications
Publications
跨文化流動的弔詭:晚清到民國
The Paradox of Transcultural Movement: From the Late Qing to the Republican Period
彭小妍 主編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11
本書結合了翻譯研究與跨文化研究,研究議題涵蓋歷史小說、家庭小說、教育小說、偵探小說、政治小說的翻譯,王國維與叔本華,新感覺派從上海到滿洲國的傳播,柏格森的《創化論》的翻譯等。全書分為兩部分:「文類的跨文化流動」及「文本翻譯及互涉」。前半部探討各文類從西方原典翻譯為中文,進入中文世界後,產生哪些轉變;文類的跨文化流動有哪些限制,是否可能創新?後半部分析特定文本的翻譯與流傳,顯示跨文化流動的政治性,以及譯者在文化差異下所遭遇的瓶頸,於傳統文體、傳統概念與創新之間的斟酌取捨的弔詭。
本書目次
導言:跨文化流動的弔詭 /彭小妍
一、文類的跨文化流動
1.歷史演義小說的跨文化弔詭:林紓和司各德 /李歐梵
2.近代翻譯家庭小說中女性社會身份的解離與重構︰從《女人之過》到《空谷蘭》 /潘少瑜
3.翻譯「教師」:日系教育小說中授到雙重文化影響的教師典範 /陳宏淑
4.接受與轉化:試論偵探小說在清末民初中國的發展 /蔡祝青
5.翻譯.尤物:上海新感覺派與「滿洲國」藝文志派作家 /柳書琴
二、文本的翻譯及互涉
6.《新未來記》在日本的譯介與生成意義 /吳佩珍
7.英國獵犬乎,西藏獒犬乎,抑或雜種犬乎: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 /鄭怡庭
8.王國維《紅樓夢評論》中的三個終極目的 /胡宗文、蔡自青
9.《創化論》的翻譯:對科學理性的批判 /彭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