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做新事的神
文/SK2
2019 做新事的神
文/SK2
Sandy與Kellen兩人是在2011年因為參加巴布亞新幾內亞短宣隊而結識,從2011年起我們就積極參與新幾內亞的事工。今年(2019)神帶領我們在服事上做了極大的轉變---我們受台灣華人動員宣教協會(TMM)差派,按著神給我們的異象,要在新幾內亞的北部城鎮《威瓦克》開拓新據點,作為設立新幾內亞宣教動員協會的基礎,期盼神藉此據點打開華人宣教士在新幾內亞從事跨文化宣教之門。
過去我們曾經在威瓦克有過幾次短暫的停留,每當我們在威瓦克停留時,就會到位於叢林裡的梅尼濱海浸信會聚會,這幾乎是我們與威瓦克唯一的連結。
我們兩個女生要在威瓦克生活,必須考慮安全的問題,一來要有安全的住處,二來要有堪用的汽車。TMM國際部的長官以及首都華人教會的王傳道年初曾來威瓦克考察、拜訪梅尼濱海浸信會,並試圖為我們解決住宿的問題。最後,我們僅僅得知一位當地警察史丹利的電話號碼,這位警察有房子待租。於是我們在出發前向先前住過的訓練中心訂了一週的住宿,並且連絡王傳道再次到威瓦克幫助我們找房子、看車子。
熱心的王傳道獻身前曾在威瓦克工作很多年,但是這次來,不但找不到車子,他過去在這裡結交的基督徒朋友都已經撤離威瓦克,甚至連絡不上梅尼濱海浸信會的牧者。好不容易連絡上當地警察史丹利,但是他提出的房租是我們出發前得知價錢的四倍。我們也去看過其他房子,發現在這個第三世界的國家,即使在這個只有三條主要幹道的城鎮,房租卻是台北市的兩倍。王傳道的朋友黃老闆在商店街旁邊的山坡上開了一家賓館。好心的黃老闆讓我們暫時住在他那裡,好使我們有充裕的時間慢慢找房子。我們兩人與王傳道一起禱告呼求神,三個人都哭了。神也安慰我們的心,增添我們勇氣。祂既然感動我們到此,一定有祂最美好的安排。
王傳道要離開威瓦克的那天早晨,協助我們把行李搬到賓館,又帶我們下山去買了爐子、鍋子等等用具。把採買的東西搬到賓館時,我們三人走在上坡的路上---好像母雞帶小雞。胖嘟嘟、滿頭大汗的王傳道走在前面,心肺功能不好、氣喘呼呼的我走在中間,肩胛骨錯位疼痛不堪的Kellen墊後。
王傳道一來擔心我們病懨懨的身體,二來擔心我們兩個女生住在龍蛇雜處的賓館。但是不管他再怎麼不放心他都得上飛機離開,因為他在另一個城鎮牧會,必須按時回去服事。此時,我們都已經知道,所有「人可以用的方法」都已經用盡,且徒勞無功,如果我們在威瓦克找得到我們付得起的房子,一定是神印證祂要我們在威瓦克設立福音據點的異象。
我們看著王傳道買給我們的東西,很納悶的想著:按著簽證,此次我們只能在威瓦克停留兩個半月,他為什麼買兩大包糖、兩大包洗衣粉,還有一大罐衣物柔軟精給我們?接下來寄住在賓館三個星期的時間裡,我們體會到他的用心---在什麼事都不確定的日子裡,這些香香甜甜的東西都在提醒我們要依靠主過著甜美的日子。
2017年年底,神感動Sandy去學裁縫,她就參加不同的裁縫課程跟幾位裁縫老師學習一年。2018年年中,神感動我們到威瓦克服事從部落裡移居到城鎮的新住民。他們大多不識字,也沒有城鎮工作的技能,在信仰、教育、工作及居家生活各層面都需要協助。我們只有兩個人,不可能滿足這麼多需求,我們就一面募款、一面祈求主給我們更清楚的方向。今年四月26日,神感動我們在威瓦克成立「多加事工」。多加是使徒行傳中一位專以縫紉服事貧窮人的女信徒,多加復活的故事也是Sandy接受聖經說書人訓練時所學習的第一個聖經故事。我們求問神,是否要把初期事工專注於聖經故事查經以及縫紉教學。隔天Sandy結識了一位名叫多加的教會師母,確定這是神給我們的印證。
在山坡上寄住賓館的日子裡,我們重新與梅尼濱海浸信會的牧者聯絡上了。梅尼濱海浸信會的牧長們不間斷地在週末(每週三次)接送我們到教會聚會,並很快的讓我們參與服事(這裡的牧長們都有自己的工作,週間必須上班)。教會座落在一片廣大的沼澤叢林當中,整個社區的住民大多是我們的目標族群。牧長們很認同我們的事工方向,也透過各種關係幫我們找房子,只是都找不到。
我們常常到賓館對面的大樹下去跟賣檳榔的攤販聊天,他們也透過很多人幫我們找房子。Sandy用當地很便宜的飼料袋做了一個很顯眼的後揹包讓Kellen揹著出門,我們每天到山下的菜市場與商店街買東西時,這個揹包就成了我們的活廣告。
這個切入點讓我們結識很多人,他們知道我們要開聖經故事查經及縫紉班,也很熱心地幫忙我們找房子。我們有學生,但沒有房子、沒有車子就開不了課。每天在坡度很大的山坡上上下下走著,我們不但交了許多朋友,Sandy的心臟也進步很多。
就在Sandy走上坡時不再氣喘呼呼時,我們找到房子了。這個房子雖然有點小,但卻完全符合我們向神所求的:沒有老鼠、有我們自己的廚房與衛浴、安全又便利、與當地人同一個院落。我們的房東是當地人,有多年與宣教士合作的經驗,給我們出乎意料的教導、照顧與保護。他們認同我們的事工理念,也願意長期租屋給我們。
今年我們還買不到車,無法到教會去開課,扣掉找房子的時間,我們只剩五週的時間可以授課。所以我們一租到房子就在住處開課了,從週一到週四每天兩個多小時的課程,有一個半小時做縫紉、30分鐘聖經故事查經、20分鐘識字教育。
到了第三個星期我們就有了17個穩定出席的學員,必須分成上午班與下午班。我們的住處很小,學員太多讓我們連呼吸都覺得困難。房東也擔心我們的安全,希望我們挪到教會上課。
但是我們沒車,週間去不了教會(走路到教會需要1個半小時,而且必須穿越叢林),最後兩週的課程,房東折衷讓我們在後院上課。
我們買了很大的塑膠布在後院搭起帳篷,大雨一下或海風一吹,帳篷就倒塌下來。搭帳篷上課的第一天Sandy就發燒了。帳篷屢搭屢倒,屢倒屢搭,終究為我們遮陽擋雨撐到課程結束。到最後,穩定出席的學員達21人。
9月12日是課程的最後一天,我們把所有學生集合在一起上烹飪課,順便聚餐。課後學員幫忙把倒塌過很多次、卻為我們遮陽擋雨兩星期的大帳篷拆了下來,這個動作讓我們更加依依不捨,期待我們下次再來繼續開課。
雖然十分辛苦,但是我們從學員及學員家人口中得知他們把課程當中學到的感想與他人分享,讓我們深得鼓勵。我們每個星期只教一個聖經故事,週一到週四每天重複一次,深度挖掘故事裡的教導,學員的生命跟故事有了交集,也開始會用聖經故事教導別人。
我們也利用週末訓練了兩位同工,我們不在威瓦克的期間,她們會把我們在縫紉課教過的技術教給新的學員。
面對文化處境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學員,原先我們設計的教案都不能用。譬如,學員當中即使有人上過學,也不懂得如何使用量尺。學員學會看刻度之後,仍然很難養成把角尺沿線放齊的習慣,也就很難學會畫出水平及垂直的兩道線。於是,我們成了學員們的學生---雖然Sandy曾經教書20年,現在透過他們,我們重新學習如何當個老師,他們教會我們不要用自己以為理所當然的事去要求別人,更要用別人聽得懂的方式講給別人聽。耶穌教導我們,當我們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祂的身上。想到我們在教耶穌做衣服、在教耶穌使用量尺、在教耶穌拿剪刀(當然不是真的「教耶穌」啦!),在服事中,心中感到十分甜蜜。我們常常想像耶穌拿著裁縫角尺說:「老師,這東西怎麼用呀!」。
當我們在服事最弱勢的族群時,就覺得耶穌像是常常到家裡廚房陪我們做菜的密友一樣。
按著人的條件看來,就年齡、健康狀況以及恩賜才幹來說,我們不配在新幾內亞服事神。只能順服神的呼召,自2011年來,一步一步跟隨主的引導,每一步都在呼求神,分分秒秒都在倚靠神,並且在一切大事小事上看見神的作為。然而,到現在還是有人在問:「妳為什麼要去新幾內亞?留在台灣不是比較安全舒適嗎?」飛機停在地上當然比較安全。但是,飛機被造並不是為了停留在地上。
神呼召我們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基督徒),我們就是萬國萬民的祝福。即使不成為跨文化宣教士,也應參與跨文化宣教事。
因此,我們願意拋下人的看法,按神的心意看待自己,按著神揀選的恩典與神同工同行,願全地的主在全地得著祂當得的榮耀。阿們!
雖然我們很希望到教會開課,那裏有我們的目標族群。但由於政府法規的變遷,今年在威瓦克購車的費用加上運費是過去的兩倍。這次我們雖然沒有車,無法到教會開課,然而我們心中有平安,相信神會在最好的時間成就祂的旨意。下次我們再去威瓦克時,房東不會允許我們在住處開課。即使是這樣,我們都不應該擅自走在神的前面。至於神如何讓我們接觸目標族群、如何成就新幾內亞宣教動員協會的設立及立案,就把神當做的部分留給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