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生命中的奇妙插曲~~一個美麗的意外
文/Kellen
當我告訴大家我今年短宣的地點是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 PNG)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的問我「那是在非洲嗎?」,當我向他們分享對PNG的初淺認識時,他們又問了我另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會想去PNG?」。坦白說,剛開始,我跟大家一樣一聽到「巴布亞新幾內亞」就以為她在非洲,PNG算是上帝放在我生命中的一個奇妙插曲吧!
從同文化、異文化到跨文化宣教,上帝不斷地在調整我,在上帝感動我要進入跨文化宣教服事的同時,最初的感動是穆斯林族群,最後鎖定的地點是「非洲、印度、中國的少數民族」三大區塊,然後我開始尋找最近有沒有差會的短宣隊要前往這些地區。後來在威克里夫的網站上看到招募非洲短宣隊的訊息,那是十天的行程,對我而言十天實在不足以了解當地的需求,我希望可以多留一個月,以便深入了解當地實際服事狀況。後來同工建議我參加巴紐的行程,巴紐在哪裡啊?跟「非洲、印度、中國的少數民族」這個目標好像八竿子打不著吧!上帝啊你在開什麼玩笑?但上帝很溫柔的回答我的埋怨~定晴在自己身上就無法服事祂,唯有信靠、順服,此外別無他路~就這樣,我踏上了PNG這塊上帝看為寶貝的土地。
到家的感覺
進村的路雖然不用翻山越嶺,但對於在都市叢林長大的我們而言,身體的操練是不可或缺的,6小時的卡車→2小時的獨木舟→2小時的急行軍,到達村子的時候,已經累到完全無法享受村民熱情的迎賓舞了,好不容易進了房子、簡略的打掃一下房間、設好蚊帳、認識環境、在西谷池裡洗完澡…一行人開始昏睡。第二天村民有禱告會,唱到第三首歌我就深深的被他們的詩歌打動,他們對上帝的呼求好像化成上帝在我裡面的呼召聲聲震撼我的心,我望著屋子旁的曬衣場,感覺自己好像終於「到家了」。
PNG的食物、天氣都與台灣相仿,對我們而言應該算是相對容易的跨文化禾場,此次短宣隊的三位成員,加上劉力慈宣教士,都是女性,雖然當地極度重男輕女,村民也很需要男性榜樣,上帝卻讓村民用極大的包容來接待我們,我們像孩子牙牙學語般學習他們的母語,令村民感到倍受重視。感謝神沒有讓我們坐飛機進村,而是跟村民一樣步行進村,一路上我們用英文與前來協助我們揹行李的村民們交談,有很好的分享。離開前,村民為我們舉行了簡單的歡送會,我紅了眼眶,不捨的情緒油然而生,好希望能留在村子裡繼續跟村民一起敬拜上帝,但此行我們需前往SIL Uka訓練中心,探索未來服事的機會,只好忍淚告別可愛的村民,繼續踏上未完的旅程。
上山是為下山
我在訓練中心的實習主要是在電腦部門進行軟體測試,按工作性質來看,很難再回到村中和可愛的村民一起敬拜上帝,「上帝啊!你對我有麼計劃呢?」我心裡不斷的問上帝。有一天日本宣教士請我們吃飯,結果遇到大停電,我望著窗外發著呆,我問上帝「上帝啊!我一直都是後勤人員,我也很喜歡去幫助別人完成夢想,我對這職份也很滿意,真的需要像別人一樣成為一線同工嗎?還是繼續留在二線服事?」,念僅於此,以賽亞書6:8突然浮現「我可以差譴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知道上帝要我勇敢迎挑戰,急忙跟上帝撒嬌「我只是在發呆,請不用這麼認真的回答我」。在PNG,有好幾次上帝都是用一秒鐘解決我的疑問,一秒鐘也許是最小的時間單位,但上帝做事連一秒鐘的時間都不需要。
此行上帝讓我們幾個小女子在村子裡如魚得水、樂不思蜀。經過了解才發現,當地很需要有電腦人員進村協助宣教士服事,只是目前人力不足。Uka對我來說是個訓練、裝備的地方,一切都是為了去到村民中間服事,這次的行程上帝意外地用「愛」裝滿了我的行囊,不知道未來上帝會如何帶領我,希望這不會只是我生命中的一個美麗的插曲而已,希望經過適當的訓練之後,我可以再回到可愛的村民中,跟他們一起敬拜上帝。主啊!我不求舒適的環境、輕鬆的道路,只求哪裡有主的同在,我就在那裡築壇獻祭,求主預備我們成為可以承接祝福的器皿,一生與主同行。最後以兩句話與各位共勉之。
我們的小事,在神看為大事,因為祂顧念我們的事
我們的大事,在神看為小事,因為在祂沒有難成的事
~期許在宣教的路上我們可以相互為伴~
◎原文刊載於2011年11月威克理夫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