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電泳分析
Analysis of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上膠
H2O 3.4mL
29% Acrylamide 830μL
1.0M Tris(pH6.9) 630μL
10%SDS 50μL
10% Ammonium Persulfate 50μL
TEMED 5μL
下膠
H2O 4.6mL
29% Acrylamide Mix 2.7mL
1.5 M Tris (pH 8.8) 2.5mL
10%SDS 100μL
1%TCE(2,2,2-Trichloroethanol) 100μL
10% Ammonium Persulfate (APS) 100μL
TEMED 6μL
1.先用酒精噴瓶與拭鏡紙將短玻璃和厚玻璃擦拭乾淨
2.使用洗瓶ddH2O測試膠台,用長圖畫紙把水吸乾
3.於離心管中配量resolving gel
4.將配置好的上膠加到下膠上面
5.使用洗瓶將水注入
5.插入10 well的齒梳(盡量不要有氣泡進入)
6.室溫靜置30-60 min直至膠體凝固
1.將膠體放置於電泳槽,並加入Buffer
2.tip protein loading site 至膠體中
3.等電泳結束取下膠體並刮除上膠
樣品孔(Sample wells):位於濃縮膠上方,樣品從這添加
濃縮膠(Stacking gel):主要作用為濃縮和聚焦樣品
分離膠(Running gel):主要作用為分離蛋白質和核酸
陰極(Cathode-):位於頂部
陽極(Anode+):位於底部
緩衝液(Buffer):幫助維持電泳過程中的ph值和離子強度
蛋白質電泳的判斷方式其實跟DNA電泳差不多,因為分子大的一定都跑比較慢,因為阻力會比較大,但DNA電泳是放平的,但蛋白質電泳是放直的所以大的跑比較慢,所以會在比較上面。
由圖中可知,我們放入的樣品分子量相差不大
這次的蛋白質電泳實驗讓我們深刻了解其在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性。通過將不同蛋白質樣本施加電場後,我們觀察到它們在凝膠中的遷移速度和分離情況,這反映了它們在分子大小和電荷上的差異。這種技術不僅幫助我們理解蛋白質之間的差異與分離,還可以用來檢測疾病標記物或確定基因表達的變化。即便第一次的實驗結果並未出現判斷蛋白質分子量的依據,但我們確保了樣本的準確加載和操作步驟的準確性,在這之中學到了許多技術與經驗。這次實驗不僅擴展了我們對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還加深了對生物分子在電場作用下遷移行為的認識。
https://www.istockphoto.com/hk/%E5%9C%96%E7%89%87/%E9%9B%BB%E6%B3%B3
講師簡報
自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