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遺傳學實驗
Molecular Genetics
Molecular Genetics
台灣常見鴨子品種
北京鴨
褐色菜鴨
綠頭鴨
疣鴨棲鼻(番鴨)
使用PCR技術來放大基因組中特定的DNA序列。通過此實驗,可以從複雜的基因組中增加目標DNA序列的數量,使其足夠多,以便進一步的分析,如序列比對、基因型鑑定或基因表達研究等。 由此實驗我們使用此技術來判斷以上
2X Powerpol MasterMix
ddH2O
Duck DNA:
Pekin, Mule, Muscovy
1.5 ml Eppendorf
八連PCR管1個
引子:
CHD primer (Forward)
CHD primer(Reverse)
CHD primer為性染色體因子
CAUD006 primer (Forward)
CAUD006 primer (Reverse)
CAUD006 primer為不同品種之相異基因片段引子
先用酒精噴瓶與拭鏡紙將玻璃與鋁片擦拭乾淨
使用洗瓶ddH2O測試膠台會不會漏水,再用長圖畫紙把水吸乾
於離心管中配置下膠(resolving gel)
將配置好的下膠加入6.5ml(大約裝至七分滿)至玻璃與鋁片中間的縫隙,並緩慢加滿水
當下膠凝固,於水槽倒乾上層液體,並使用短圖畫紙吸乾水份 (勿碰觸到下膠)
配置上膠(stacking gel)
將配置好的上膠加到下膠上面,並插入10 well的齒梳(comb),盡量不要有氣泡進入
室溫靜置30-60 min直至膠體凝固
電泳過程影片
PCR反應儀
加入樣品
跑膠結果
照片成色
左邊為CHD,所以可以知道北京鴨是母的,土番鴨是公的,番鴨是母的
最中間的一條是DNA標準品
右邊為CAUD,右側第一行是北京鴨,第三行是番鴨,而第二行呈現兩條,因此此基因為北京鴨和番鴨的
雜交基因
第三天的課程是由黃禎祥教授來帶我們,今日的實驗是要透過DNA電泳來看觀察不同鴨子品種的DNA。教授一開始先跟我們介紹不同鴨子如北京鴨、褐色菜鴨、綠頭鴨、疣鴨棲鼻(番鴨)的不同性狀,讓我們理解各個品種鴨子之間的差異。在DNA電泳之前,我們還需要通過BCR增加DNA含量以便觀察,這包括了一系列細緻的步驟,像加入樣品、不同片段的DNA聚合酶、加熱,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精確和耐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最終的結果。當電泳進行時,看著DNA片段在電場中慢慢移動,最終在紫外燈下顯現出來,每一條清晰的條帶好似我們的努力和付出,在完成每個步驟和關卡後浮現。透過今天的實驗讓我們能夠直觀地看到不同鴨子品種之間的遺傳差異,同時理解進行分子遺傳實驗的步驟與其中的技術與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