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之3——張果老
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歷史上實有張果其人,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敕封仙人張果記》記載其為"邢州廣宗人也"(今河北省廣宗縣張固寨村人),新、舊《唐書》有傳,武則天時,隱居中條山,時人皆稱其有長生秘術,他自稱年齡有數百歲,武則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見,張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恆州刺史韋濟將其奇聞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張果又再次裝死,氣絕很久才甦醒,使者不敢進逼。玄宗聞知,再次派徐嶠去邀請。張果只得進京。據說唐玄宗對其傳聞有疑,曾叫善算夭壽善惡的邢和璞給張算命,邢卻懵然不知張的甲子,又有道師"夜光"善視鬼,玄宗令他看張果,他卻問:"張果在哪?"居然對面而看不見。從史傳所記來看,張果不過是一位有些心虛的老朽江湖術士,要不何以數次裝死以避徵召呢?充其量不過會些幻術而已。所以有關他的仙話,全都是道教憑藉民間傳聞,誇大其詞,為了宣傳需要而編造的。 《太平廣記》還記張果老自稱是堯帝時人,唐玄宗問術士"葉法善"張的來歷,葉法善說:"臣不敢說,一說立死。"後言道:"張果是混沌初分時一白蝙蝠精。"言畢跌地而亡,後經玄宗求情,張果才救活他。
故事傳說:
據史書上記載確有其人,原來是唐朝的道士,這個人擅長法術,經常隱居在恆州中條山,往來於汾晉之間,民間傳說他活了數百歲,所以人們尊稱他為張果老。據說唐太宗、唐高宗知道以後,就派使者召見他入宮,他都不願意去。到了武則天時期,不得已奉召出山,走到半路假裝死去又未去成。到了唐玄宗時期,玄宗派遣使者終於將他請到了宮內,封他為"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後來,玄宗準備將他女兒許配給他,他唱道:"媳婦得公平,平地生公府,人以可喜,我以可畏。"最終也沒同意這門親事,懇辭還山,走到半路,死於衡山蒲武縣。弟子說他羽化成仙,唐玄宗下令在當地建棲霞觀以奉祀。民間傳說他常背負一個道情筒,倒騎白驢,雲遊四方,宣唱道情,勸化度人。後來民間的名言"騎驢看唱本"就源於此。他所乘的白驢,日行萬里,夜間折疊如紙,放在箱子裡。白天騎得時候,用水含在嘴裡噴灑一下,就又還原成一天驢。後人題詩:"舉世多少人,無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張果老這故事啟示我們做任何事情,盡量要考慮全面,思前想後,不能只是一味的瞻前顧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