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 大 平 台    

  本年度「藝大平台」方案的推動,以「2022 犇藝獎BEN Awards—藝術創新實踐競賽(以下簡稱犇藝獎)」與「犇放—推廣藝術教育計畫」兩項,

分別向校內學生、本校專任教師公開徵件,並透過公平、公正的審查機制完成徵選。


其中,犇藝獎是為學生自主創意實踐提案的構想驗證,並設置陪伴型藝術創新育成輔導機制;

犇放計畫則是針對教師課程實踐,自行規劃與設計之藝術教育推廣方案。

培育學生數

99

補助創意提案

10

輔導學生創業

10團隊

犇 藝 獎

以公開徵件競賽方式,提供本校學生進行跨領域創作及創業實踐的平台,鼓勵學生突破系所界線自主提案,遴選優秀團隊,頒發提案獎勵金。並透過辦理實務工作坊,提供師資顧問輔導,並自行進行公開展示,繳交成果。最後參與本處辦理之成果分享會,邀集校內師資及業界專家擔任評審,提供內容發展與優化建議,並介接相關藝術節及產業合作資源。

辦理課程活動

80 場次

參與課程活動

7648 人次

本校師生投入

419

校外合作單位

12

舞 蹈 音 像 在 地 實 驗 計 畫

此次計畫由舞蹈學系張曉雄老師主持,邀請到香港獨立音像藝術家-黎宇文(Maurice Lai)來進行舞蹈與音像藝術結合,帶領舞蹈學院的學生開啟另一種創作視角。望能達成一種拋磚引玉的連動,讓舞蹈創作/表演為專業的學生們,在未來能有更多跨界、跨領域的創作選擇發生。 

這一次的計畫中加入了到訪金瓜石的田野調查活動,希望學生們能通過在田野創作的方式與台灣這塊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重新檢閱自身文化及熟悉的島嶼。在創作過程中學習到不同載體應用之結合,如何將自己的創作運用不同的視角以及語言來進行梳理紀錄,將實地展演的內容以鏡頭語言的方式激盪出更多敘述的可能。

舞 蹈 111 年 度 藝 術 校 園 計 畫

    本計畫是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畢業生,及新生代藝術創作者組成;透過專業師資的引領,培養學生從行政作業到實踐計畫的能力。

    以實物分析與帶領,建立團體中更完備的工作流程與模式,讓小組分工更具效益

    不甘於設限自我,始終向更高、更廣闊的情意、認知及技能接近,挑戰自我的可能性,並與社會連結。透過自身經驗及不斷精進的渴望,從而表達對人事物的觀點,對生命的提問以及面對自我的解答。

甘 豆 風 loop 計 畫

「動態影像」課程為動畫系一年級必修之課程,以動畫原理與各類美術風格設計結合數位特效與合成軟體Adobe After Effect教學,多年來學生已創作出無數優秀的動畫短片作品

本課程結合甘度風loop計畫與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程的學生合作配樂,以動畫跨域整合音樂並於關渡國際動畫節舉辦放映活動與現場音樂表演。

本計畫成果積極推廣動畫藝術教育推廣,除了實體活動放映並經營網站永續保存動畫影片成果,提供一般學生觀摩學習並相社會大眾推廣動畫藝術多元風格。 

當 代 文 學 經 驗 藝 術 推 廣 計 畫

「當代文學經驗」為文學所專門課程,藉由實際的文學寫作與講演交流,讓學生實際體驗當代文學的發生與精神。今年的規劃除了文本講授與討論,更向外連結,與聯經書房合作,辦理了以下幾場主題講座:「孤寂的野地冒險」、「硬漢哲學」、「慾愛天國早已降臨」、「電子臭全新瀰漫」、「專職作家壓力測試」、「走往虛構的遠方」、「自我感覺良好的表演」、「死亡的蔭蔽」,邀請的藝文人士包括:廖鴻基、李昂、紀大偉、陳雪、成英姝、鍾文音、劉中薇、謝旺霖、湯舒雯、蔣亞妮、顏訥、陳柏青、黃崇凱、神小風等。

討論的實際文學經驗包括:山林以及寫作者的孤獨、酒觸文學及高濃渡酒精具有惡習的文學人,還有不死掉才能寫出來的海洋經驗,在愛慾橫流的當代的文學高潮,科幻嘲諷、機器人寫作與電子書,專職作家做為一種專職職業時的瘋顛與挫敗,旅途中的文學如何以真紀實,作家在社群網路的當代面具及寫作者個人式的展演揭露性格的時代特質,細究當代的拉幫結派與文學傳承等等。

聲 存 之 藝 推 廣 聲 音 藝 術 教 育 計 畫

本期計畫呂菱瑄老師透過「音效設計導論」、「合成器導論」與「編曲與配樂導論」三門課程的串連,將音樂與影像作品裡舉足輕重的聲音設計、音效設計、配樂編曲等專業知識與學問,結合課程與專案活動,帶領學生團隊親自進入文化社會場域,進行實際田野探查與資料採集,將自身的專業融入人文關懷、文化保存與延續、帶動當地社區經濟價值,實際運用於藝術展演與作品上,推廣藝術教育至不同年齡層的受眾。

島 語 漫 遊 - 藝 術 教 育 的 探 索 與 啟 發 計 畫

本期計畫以計畫主持人林姿瑩主任教授之「風格探討與合奏演繹」課程,延伸串聯MIT學程師生與IMPACT音樂學程優秀校友,帶領學生團隊進行音樂設計、創發、展演與移地錄音製作,達成音樂與影像跨域藝術教育創新及推廣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