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目標       

本年度犇放計畫以「春風化雨.藝術永續」為目標,強調藝術和教育的永續性,追求其恆久和減少浪費,進而達到社會永續創新的意義。因此,將藉由開發課程回應為教而教;透過藝術推廣連結社會文化之需求;以及人才鏈結作為本校藝術與教育永續性的使命,長遠來看,為藝術產業培育優秀且具競爭力的專業人才,啟蒙校園外的國民日常生活美學素養,對於地方特色發展與學校教育的提升,都有正面的助益。

       計畫架構       

       計畫規劃       

    1. 課程開發    

分為「非正式課程」與「正式課程」,前者為提供學生自主提案、激勵學生發展跨領域創作及創新創業,並針對學生共同需求的學習主題,規劃相關輔導課程、新創訓練營、實戰工作坊、師資顧問等輔導機制;後者為師生團隊結合課程規劃,與地方單位合作推動創作展演或藝術教育活動,以培養藝術參與社會實踐為目標,深化本校與地方藝術、文化及教育機構、團體之連結。

    2. 藝術推廣    

透過校內專業場館的開放,將展演製作過程設計為體驗教育現場,由師生共同擔任藝術教育領航員,創造學生及民眾互動及共同參與藝術的機會。透過藝術大學與地方、社區及校外場館的合作,推廣展演創作成果、分享國際藝術資源。

    3. 人才鏈結    

立足在上述兩項策略,藉由教師創新課程開發、搭建藝術推廣的平台時,更著重與強化本校創校40餘年所培養出眾多各地的人才之串聯,並與地方/駐地合作等方式,建立特色藝術基地,將藝術教育資源分享至臺灣各地,挹注藝術創新動能。

       2023年計畫執行方案與子計畫       

👆請點選

👆點選

👆點選

       計畫總成果       

       符合SDGs       

       執行總成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