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gan合作學習結構
教學觀摩
李幼梅 老師
李幼梅 老師
Kagan 合作學習結構強調結構化的互動,提升學生參與度與語言輸出機會。應用於英語領域時,教師可運用如「輪流分享(Rally Robin)」、「小組報告(Timed Pair Share)」等策略,讓學生在有序的互動中練習口說與聽力,並透過同儕回饋深化語言理解。結構設計確保每位學生皆有參與與表達的機會,特別有助於建立英語學習信心,活化課堂氛圍,促進語言運用的真實情境。
Kagan結構式合作學習國際工作坊 百名教師受益
分組合作學習分享:台中場
公開授課: 跨文化理解 × 傳統節慶 × 國際交流教學實踐 — 端午節與聖派翠克節的跨國課程設計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 Traditional Festivals × International Exchange — A Joint Lesson Plan for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St. Patrick's Day
文化換日線:當端午節遇上聖派翠克節 Culture Swap: When Dragon Boat Meets St. Patrick’s Day
對象 / 503 & 美國印第安納州小學學生 (Claypool & Eisenhower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Indiana, USA)
本課程運用 Kagan 建構式合作學習,透過角色分工、輪流表達與同步互動,提升學生全員參與,確保每位學生都有發言與思考機會。藉由具體操作活動,強化學習動機與理解能力,落實素養導向教學。
教學目標:
認識端午節的由來、故事與文化意義。
實際體驗端午節習俗,如摺紙粽子、做香包、立蛋。
了解聖派翠克節的起源與象徵。
比較兩大節慶,發現不同文化的特色與相同之處。
英語領域同仁共備課程,討論課程與資源分享,針對教學策略、活動設計及學生學習需求進行深入交流。
教師導學介紹端午節的由來與傳統,了解背後的故事與文化意義。
Round Robin 小組輪答活動 :節日與象徵物配對
節日猜猜樂:
圖像推理遊戲
STAD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節日猜猜樂
Cooperative Learning共同學習法: 共同合作、彼此討論
Cooperative Learning共同學習法: true and false 問答
學生自學: 透過wordwall線上活動驗收成果
與教授及外校觀課老師進行議課,針對課堂結構與學生回饋進行深入討論,肯定 Kagan 合作學習在提升學生參與度與語言輸出上的成效,整體教學氣氛活潑正向,課堂流動感佳。同時也提出進一步調整配對方式以促進異質互動。老師們也回饋,透過明確結構的帶領,學生在短時間內展現出更高的學習動機與合作意願,符合素養導向課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