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進士」,盡是「近視」可以改善
根據國民健康署提供的調查顯示,目前台灣學生的近視率逐年攀升,到了高中生,近視率更是已達85%。
近視的成因主要可以歸納為兩大類:眼軸的增長和水晶體的變化。
對於高度近視患者來說,眼軸的增長是最主要的原因。
當眼軸過長時,光線會在視網膜前方聚焦,導致視物模糊。
這種情況通常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最為明顯,因為這段時間眼球仍在發育中,眼軸的增長會導致近視度數的增加。
水晶體的變化,特別是在老年人中,則可能導致近視的加重。
隨著年齡的增長,水晶體可能會變厚,這會影響其屈光能力,進而導致近視的加深。
然而,對於年輕人或成年人來說,水晶體的變化對近視的影響相對較小。
針對您提到的看書時是否需要佩戴眼鏡的問題,這取決於您的近視程度和眼睛的狀況。
如果您是高度近視(750度),在看書時佩戴適當度數的眼鏡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可以減少眼睛的疲勞,避免因為看不清而造成的過度用力。
過度用力可能會導致眼軸進一步增長,從而加重近視。
因此,建議您在看書時佩戴適合的眼鏡,而不是度數較輕的眼鏡。
另外,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確實會增加眼睛的疲勞感,這可能會影響到眼睛的健康。
建議您在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時,每隔一段時間(例如每30分鐘)休息一下,讓眼睛得到放鬆。可以透過望向遠方或進行眼部運動來減輕眼睛的壓力。
此外,戶外活動也被證實對減緩近視的進一步加深有幫助。
研究顯示,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可以有效降低兒童和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
因此,除了看書,也可以考慮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這對眼睛的健康是有益的。
最後,若對近視的進一步加深感到擔憂,建議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並與眼科醫師討論可能的治療方案或預防措施。
這樣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相應的處理,保護視力健康。
聽聽醫生怎麼說
中國醫大新竹附醫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眼科主任)
2020年2月24日
根據國民健康署提供的調查顯示,目前台灣小一學童的近視率達22%,小六學童大幅升為66%,到了國中增加為77%,而高中生近視率更是已達85%!這樣的近視人口比例十分驚人,讓人不禁憂心演變成高度近視後,會為眼睛帶來更多疾病的威脅。
近視500度以上就算是高度近視,因為眼球前後徑拉長(眼軸的增長)的結果,容易發生視網膜病變、退化,以及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等眼睛疾病,甚至還有導致失明的可能。愈早進入高度近視,相對提早併發眼睛病變的時間,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注重孩子們的視力保健。
假性近視仍可矯正,散瞳劑、角膜塑型片各有優劣
一旦發現孩子出現近視現象,先確認是否為假性近視,假性近視並非真性近視視可矯正的。但若發展到真性近視,如果是近視的初期階段,及時治療還是可以避免度數持續加深。
視力治療有幾種不同做法,最常見的包括:散瞳劑和角膜塑型片
散瞳劑
散瞳劑又分為短效和長效2種,前者作用時間約6小時,用於改善假性近視,後者約可為幾小時到數天,可控制近視惡化,這兩種藥物用途不盡相同。點散瞳劑時會造成眼內睫狀肌暫時麻痺,因而眼睛暫時失去聚焦功能,看近時會覺得模糊不清,並且會讓瞳孔放大,因此白天會出現畏光的情形,孩童在外活動,看不清楚且畏光,所以在室外必須戴太陽眼鏡。有的人會在點的時候,受藥物刺激而出現瞬間的刺痛感,有些孩童不能持之以恒配合治療,失敗的機率較高。
除了畏光,散瞳劑的副作用是有可能造成眼壓上升,不過發生的機率很低。點散瞳劑的優點,在於使用簡單方便,且價格較便宜,成效也很不錯,但必須持之以恆,最好可以持續點到國高中以上,一旦中途放棄,度數就可能再度飆高。建議點散瞳劑的學童,一定要定期回診追蹤,若發現問題,就可及早處理、改善。
若無法配合定期點散瞳劑且近視速度增加很快,則會推薦合併使用角膜塑型片。
角膜塑型片則是一種在夜間睡眠時配戴的硬式隱形眼鏡,早上起床即可以取出,主要原理是壓迫角膜,使它回復平坦,讓進入的光線焦點回到正常視網膜位置。不同於一般隱形眼鏡的弧度,它是順著角膜設計,硬式角膜塑型片的中間是平坦的,它的功能便是壓平角膜,造成光線散射焦點後移。因此需要長時間夜間配戴。
角膜塑型片是一種非手術矯正視力的方法,孩童白天活動不用配戴眼鏡,就有清楚視力,加上不會畏光,許多孩童的接受度較高。不過配戴角膜塑型片,需要充足睡眠至少6到8小時,也僅能維持白日約8小時的視力清晰,到晚上近視度數仍會緩慢出現,所以一定也是需要每天執行才有效果。塑型片最大缺點與風險是感染,若沒有清洗乾淨,可能會沾黏孳生病源菌導致角膜感染。此外由於價格較高,這些都是讓家長卻步害怕的原因之一。
矯正近視,每天確實執行是重點
常有家長詢問:究竟點散瞳劑和戴塑型片,哪一種對近視控制比較有幫助?
事實上,兩者方法都有幫助,成效也都十分不錯,重點是要每天確實執行,更要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多做戶外活動,才能有效預防近視加深。另外也有家長會問:是不是可以現在不處理,等到以後度數深了再直接用近視雷射來做近視矯正?基本上,高度近視對眼睛造成危害很多,雷射雖然可以解決近視問題,但還是解決不了病理性眼疾的威脅。
因此,視力保健要從小做起,注意孩子們的用眼習慣,儘量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的活動,例如玩電腦、手機、拼圖等,最好每30分鐘讓眼睛休息5到10分鐘,休息的時候眺望遠方,或是從事其他戶外活動。若一旦發現初期近視,建議使用散瞳劑或角膜塑型片治療,杜絕高度近視的威脅找上門。
中國醫大新竹附醫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眼科主任)
眼科配鏡一條龍 市場機制
2025年1月7日 週二 上午4:10
根據我國《驗光人員法》,驗光師禁止為6歲以下兒童驗光,6到15歲兒少則需在眼科醫師指示下進行,幼童只能由醫師進行檢查與驗光。不過實際走訪不少眼科診所,不僅可見驗光師在為6歲以下兒童驗光,往往看完醫師就被帶到一旁配眼鏡,眼科診所「就醫、配鏡一條龍」幾乎成常態,還有不少醫師不釋出處方箋,家長只能被迫買眼鏡,亂象不少。
新北市林姓家長表示,孩子有弱視和近視,從小就在眼科診所看診,看完醫師就直接帶去一旁配眼鏡,不僅選項少,因信任醫師診斷,即使一副要價在4000到6000元,沒有比眼鏡行便宜,仍埋單,不到6歲的孩子常常把眼鏡摔壞,對家長而言負擔很大。還有家長遇到,帶孩子在A診所看完醫生,被指定去B眼鏡行配眼鏡,根本是一條龍作業。
另一名台北市黃姓家長表示,高中孩子因使用3C產品,近視每隔一段時間就大幅增加,每次帶去看眼科,想向醫師要處方箋到外面眼鏡行自行配眼鏡,被要求必須付500元,比到醫院索取就醫診斷書還貴,等於懲罰家長去外面自行配眼鏡,只能被迫「綁定」。
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群宸指出,確實收到許多民眾抱怨,覺得被眼科醫師「強迫消費」,且還曾出現醫師不願釋出處方箋、家長想索取卻被拒絕,或是醫師開立處方箋後,民眾到驗光所、眼鏡行配戴眼鏡,卻發現配戴不適的狀況。
黃群宸解釋,驗光師會遵照醫師開立單據,來幫民眾配鏡,但配鏡時除了試戴的度數,還要評估鏡框、鏡片、散光度數等,才能讓民眾配戴得舒適,這些都是屬於驗光師的專業,因此實務上,很多驗光所會自己默默吸收,重新幫民眾做檢查,或請家長自行回去和眼科診所溝通。
此外,黃群宸也指出,現在6到15歲學童每學期都要到眼科診所做檢測,也造成家長的困擾,覺得「被迫就醫」,尤其住在交通不方便地區民眾,會有車程的問題,都市區則會出現,每到校園眼科檢查季,診所人山人海,排隊排很久的狀況。
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因此呼籲,現行法規規定,驗光師禁止為6歲以下兒童驗光,6到15歲兒少則需在眼科醫師指示下進行,盼調整現行法規,擴大範圍到15歲以下兒少,驗光師能在眼科醫師指導下進行驗光,避免驗光人員被迫違法,事後又要受罰。
能夠不戴近視眼鏡,也可以省下買眼鏡的錢。
練習彈腿、眼睛按摩得到的經驗
2021年3月份某一天下午03:00,三年級甲班兩名戴眼鏡的孩子,在學校健康中心旁掃地,詢問上方的圖片是甚麼意思。
近視的原因是我們看到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前面。我們感覺很模糊。戴眼鏡可以調整影像落在視網膜上。
近視是眼軸過長,影像在視網膜前面,想辦法。
1.散瞳劑、 角膜塑型片
2.配戴眼鏡可調整。
2.彈腿運動、加上眼睛按摩,調整眼軸,可以改善。
我請2名學生拿下眼鏡,閉上眼睛,我用雙手中指,按摩學生的攢竹穴(眉毛前端)、絲竹空(眉毛尾端)、睛明穴(內眼角)、瞳子髎(外眼角)各9次,揉眼眶9次(魚腰穴、承泣穴),我用雙手大拇指互相摩擦並輕輕按摩學生的眼皮,共18次(把過長的眼軸,按摩後恢復彈性,縮回正常的狀態)。
學生反映:
1. 哇!眼睛感覺視野變亮。
2. 不戴眼鏡,我也可看清楚東西。
學生表示以後每天都會做眼部按摩。
我說,三餐吃飽了就可以做眼睛按摩。
同學們回到教室了,我也很高興
從成像的角度可將眼睛和攝像機進行簡單比較。眼睛本身是一個平均直徑約為20mm的球體。球體前端有一個晶狀體,對應於攝像機的鏡頭,而晶狀體前的瞳孔對應於攝像機的光圈。球體內壁有一層視網膜,它是含有光感受器和神經組織網路的薄膜,對應於攝像機的感光面。
孩子的視力保健,是我們最關心的事。按摩眼睛穴道,疏導眼睛周圍的輸血通路。適度按摩眼皮,會讓視力過度的眼球放鬆,幾年的經驗,眼睛視力可以得到改善
彈腿的動作,很多都要求眼睛直視前方(望遠凝視的功能),練習彈腿加上眼睛按摩,是視力保健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