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的想像─邊陲?差距?或契機?
599213103陳怡帆 599231104林珮瑤 599231114黃姿陵
是邊陲?一條界線劃分兩個世界?兩側地景的意義?
是契機?兩個區域合作的開始?甚麼是合作的地景?
一、 界線的差距
邊界是「背後力量」的操作造成,是基於人的設定,例如國家政策和制度,界線兩側可能形成一定的差距。我們試圖找出「具體的地景」差距,去呈現以上「無形」的差異。
(一) 國與國的界線─國界:
國界有兩種類型,有自然邊界和人為邊界,我們探討邊界如何影響地表景觀型塑。我們找了以下的具體指標地貌:
1. 農田景觀:美墨邊界
美國田地:形狀方正、較大(約莫1公頃)
墨西哥田地:形狀不規則、較小(約莫0.6公頃)
2. 聚落樣貌:
(1)中國vs北韓
(2)南北韓
南韓與北韓的邊界日間地圖差異不明顯,但轉換成夜間燈光地圖圖層,發現顯著的差距。
(3)加薩走廊
加薩走廊為一人口稠密 卻不屬於任何國家的地區 總面積僅360km² 卻擁有150萬人人口,人口密度約為4,118/km²(2007年) 出生率也相當高(平均每個婦女有5.91個孩子),當地深受貧困、失業和惡劣的生活條件所困擾。
(4) 教廷國梵蒂岡vs義大利羅馬
教廷國前身為教皇國,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內飛地城邦主權國家,為羅馬天主教會的中央政府以及聖座的所在地,首都為梵蒂岡。作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教廷國也是全球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九八五年第八屆世界文化資產會議中,將教廷國列為世界主要文化遺產之一。
教廷國總面積不足0.5平方公里,具體而言,台北市中正紀念堂約0.25平方公里,換言之,教廷國相當於兩個中正紀念堂的大小。教廷國是天主教教宗的居住地,可以分成兩大部份:聖彼得大教堂及廣場和梵蒂岡博物館。
國家:教廷(Holy See)
面積: 0.44平方公里
教廷國自1929年開始被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的直接統治,是教宗的駐地所在。城內設有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既可能指梵蒂岡城國,又可能指這片得此名已久的地理區域,還可能是指聖座,也可能指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最後亦可能指教宗的居所。總而言之,此詞含義變化多端,端看其使用的場合。
雖然教廷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條文,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在過去,教廷國常以義大利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一直到義大利加入歐元區為止。雖然教廷國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卻擁有著世界性的影響力。
這個小國步行大約一小時就能走完,境內高差出現65公尺到19公尺,高達45公尺的垂直落差,此剖面的坡度有65-19/793=5%。(境內最高點有76公尺高,最低點約18公尺高)城內建築物不多,是以教堂、廣場和博物館為主,界線外的羅馬則是房屋密佈。)
在小小的境內如何營造神聖的宗教信仰空間?許多來自人為設施所營造,例如:大大的聖彼得大教堂和廣場,從立體剖面可見教廷國豎立高聳的圍牆,與外界國土區隔,計算在GoogleEarth呈現的落差大約有8公尺高。
開啟〈街景視圖〉可見高聳的圍牆,還可以觀察到牆外羅馬和台灣一樣,騎機車是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聖彼得大教堂(3D建築物圖)
聖彼得大教堂及廣場(街景視圖),以大型廣場視覺集中(教堂與廣場長約470公尺),強化中心的聖彼得大教堂的神聖性。
或許是信仰中心所在,國界內外有顯著差異,教廷國內部沒有街景視圖。
居民:教廷國大約有1490(2009.1/1)名常住居民。教廷國的公民大部分是神職人員,包括了主教、神父、修女,以及著名的瑞士衛隊(一支教皇的志願禁衛隊)。梵蒂岡車站一天只有兩班車,早上一班進,下午一班出。到了接近傍晚,除了真正設籍在教廷國的居民可以留下來,其餘的人都得離開。還有大約3,000名世俗工人,他們是教廷國的主要勞動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岡城內。
4. 交通設施:美墨與邊界哨站
(1)墨西卡利市
墨西卡利(西班牙語:Mexicali)是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的首府,北面接壤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卡萊克西科及東北面亞利桑那州。根據2005年普查人口佔下加州的75%;人口來自不同種族,並有一個唐人街,約有華人5000人。
美國加州晶片業者為減低成本,在墨西卡利建立晶片製造基地,獲得墨西哥聯邦及下加州政府投資2百萬美元,總統並提供投資超過10億美元的廠商享有10年免稅優惠。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一再在電台廣播中呼籲支持。配套工程包括興建新公路及過境設施等。預計該項目將會為墨西哥帶來10萬個工作崗位。
當地因為產業發展需要大量廉價勞工,遂成為大量華人移入地區,近年來更成為中國人偷渡至美國的跳板,引起美國政府關注,邊境檢查哨的地位也就相形重要。
偷渡最佳地點
車潮
圍牆
(2)提華納市檢查哨
美國往墨西哥為六線道 墨西哥往美國為二十二線道提華納(西班牙語:Tijuana)是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大城市;並與美國聖地牙哥組成了都會區。
(二) 國家內部的界線:
以夜間地圖觀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與週遭夜景呈現明顯反差。
(三) 都市內部的界線:
一個悠久的城市往往可見新舊城區或是顯著不同的建築紋理,它的成因非常複雜,可能是受到人文上的:歷史發展、產業活動、政策、都市擴張;自然環境、水文條件等影響。我們列舉幾個可見的樣貌為例,呈現都市的內部差異:
指標:街道和建築紋理─北京為例
簡介:北京市,簡稱「京」,舊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四個直轄市和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流中心,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也具有較高的國際影響力。(維基字典)
相對位置: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經老城西南,毗鄰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餘年歷史、八百五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有四個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數個政權建政於此,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維基字典)
首先先觀察北京市區的街道型態,可以發現:以中軸線為中心,中心呈現棋盤狀,到外環的放射狀兼環狀包圍的差異。
比例尺:29km
比例尺:9.82km
比例尺:1485M
北京市是個歷史悠久的古都,由GoogleEarth中明顯可見越靠近中心(舊核心),棋盤狀越明顯;而在外圈的街道較為凌亂。
棋盤狀的發展係因歷史發展,維持舊有古都格局;再輔以放射狀道路,以利於現代化都市擴張(林家瑩,民92)。經歷史地圖(1930年)和新地圖(2009年)疊圖分析後發現,歷史地圖邊界之間,在新舊市區出現街道的顯著差異。
比例尺:5.84KM
比例尺:5.84KM
討論:環狀交通的出現,可為CBD解決交通擁擠問題,都市內部結構將成為何種類型?
二、 界線的新樣貌─合作的關係
政策劃分出行政區界,兩地可能出現差異,但當兩地能夠以合作「打破邊界」,地景又會出現什麼樣貌?我們找了以下案例:
合作的指標
1. 出現在邊界上的水庫:巴拉圭和巴西、中國和北韓
水庫常常是建立在國家內部的水利設施,但是當水庫的建設有跨國界的情形,國家之間該如何協調其成本及利益分配以獲得最大收益?
(1) 巴西和巴拉圭邊界上的水庫
a. 水庫簡介
伊泰普水庫(Itaipu Binacional)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位於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公尺)上,巴拉那河發源於巴西東南部,河水流量大,水流湍急,流經3000公里在阿根廷匯入拉布拉他河注入大西洋。壩址控制流域面積82萬平方公里,大壩全長7744公尺,高度196公尺,攔腰截斷巴拉那河,形成面積1350平方公里、庫容290億立方公尺的人工湖。湖的大半在巴西,小半在巴拉圭境內。
b. 建造歷程
1973年兩國政府簽訂協定,共同開發界河長200公里一段水力資源,此河段為兩國共同擁有,歷時16年,耗資170多億美元,1991年5月建成舉世界矚目的伊泰普水庫。
c. 問題與協調
當初兩國規定,雙方各付50%的啟動資金,將來的發電量也由兩國平分。但由於當時巴拉圭經濟困難,一時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就向巴西方面貸款。因此,不光是啟動資金,巴拉圭後來建設和運營水電站的資金,均來自巴西方面的貸款,總計180億美元。根據雙方的規定,到2023年,巴拉圭須還清這筆貸款。
換句話說,“打造”伊泰普水電站所有的經費都出自巴西。因此,在最終利益分配上巴西自然希望得到一些實惠。實際上,對於人口不足600萬的巴拉圭來說,根本用不完這50%的電。巴拉圭每年實際使用的電量僅僅是伊泰普總發電量的5%。雙方於是規定,剩下的45%電量,巴拉圭要以成本價賣給巴西,而且只能賣給巴西電力公司。巴西付給巴拉圭的價錢是每百萬瓦/時大約45美元,而實際上巴拉圭只能得到大約3美元,剩下的42美元用以還當初借巴西的債。
時間一長,巴拉圭發現並不划算。因為,錢雖是巴西出的,可巴拉圭還一直還著貸款。這等於2023年以後,巴西不僅拿回成本,而且還以十分低廉的價格一直使用著能源。此外,南美很多國家都想以市場價購買巴拉圭多餘的電。但受當初的規定所限,巴拉圭無法自由支配多餘的電力資源。因此巴拉圭希望能夠自由賣出多餘的電力,而不是只能賣給巴西,另外巴西也應該提高購買的價格。
在巴西人看來,目前伊泰普水電站帶給巴拉圭的收入超過了其國民生產總值的4%,巴拉圭全國80%的用電都來自該水電站。巴拉圭不僅通過水電站解決了國內的能源問題,還有巨額的收入,是“空手套白狼”。而現在巴拉圭又想把水電站的收益進一步擴大化,提高供電價格,用巴西人的錢賺巴西人的錢,巴西人自然不樂意。這就是雙方爭執的始末緣由。
雙方因此爭執了很多年,為什麼最近加快了談判和解決的步伐呢?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巴拉圭總統盧戈上任之初,對巴拉圭人民最大的承諾就是要更合理地分配伊泰普水電站的收益。這也是他能當選的最大的資本。因此,為了“兌現承諾”,盧戈從上任之始,就著手推動同巴西方面的談判,並且稱這是其政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另一個原因是巴西總統盧拉一直希望巴西能夠加強在拉美諸國的領導地位,樹立自己大國的形象。因此,巴西願意在同鄰國的一些利益衝突上做出讓步。
根據兩國的最新協定,巴西承諾今後以目前三倍的價格購買巴拉圭的電。同時,巴西方面還答應巴拉圭可以向除巴西電力公司以外的巴西企業出售電力。但巴西並沒有答應巴拉圭可以向第三國售電的強烈要求。
2009年7月25日巴西總統盧拉和巴拉圭總統盧戈,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就兩國共同擁有的世界上發電量最大的伊泰普水電站達成一項新協定。根據該協定,巴西將大幅度提高從巴拉圭購買電力的價格,並且逐步允許巴拉圭向巴西自由賣出電能而不受巴西電力公司的干涉。至此,長期影響兩國關係的伊泰普水電站之爭暫時畫上了句號。
水庫工程的興建帶動了巴西、巴拉圭建築業、建築材料和其他服務行業的發展,展現了拉丁美洲國家間相互合作的重要成果。
(2)中國和北韓邊界上的水庫
a. 水庫簡介
水豐水庫位於中國與北韓界河鴨綠江幹流下游、中國遼寧省寬甸縣和朝鮮平安北道朔州郡境內,面積274平方公里。
b. 建造歷程
日本偽滿洲國時期於1937年至1941年建造的水豐大壩,長900公尺,高146公尺,為世界少見的水泥結構高壩。
c. 問題與協調
水庫蓄水主要淹沒中國和北韓的部分土地,因水電站是以“滿洲國”的名義修建的,為補償北韓的損失,日本人將鴨綠江江面的大部分島嶼劃給了北韓。
日本偽滿洲國時期於1937年至1941年建造的水豐大壩,長900公尺,高146公尺,為世界少見的水泥結構高壩。
1955年,中國和北韓兩國成立水力發電公司,由雙方互派代表參加理事會,共同做好對界河水電資源的開發管理。根據兩國協定,水豐水電站的機組及大壩運行管理由北韓負責,發電量由兩國共享。水豐水電站不僅為中國和北韓兩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承擔了下遊兩岸艱巨的防洪任務,已成為連結中國和北韓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而近年來水豐大壩防洪設施改造工程的實施,不僅有力地保護鴨綠江下游兩國人民的安全,同時也將進一步深化中國和北韓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
2. 出現在邊界上的橋:中國和北韓、美國和墨西哥
a. 鴨綠江斷橋
鴨綠江斷橋的前身,是鴨綠江大鐵橋,使建於1909年8月。1905年,日本人確定在江上架設大橋,1909年5月,在北韓新義州一側開始了基礎施工,同時採取了邊施工邊與中國清政府交涉的辦法,迫使中方同意建橋,迫於日本人的壓力,清政府不得不同意日本人在中國一側建橋,此橋於1911年10月竣工,大橋總長944.2公尺,寬11公尺,共12孔,為便於船舶航行,中方第四孔架設旋轉式“開閉梁”,這便是鴨綠江上第一橋。
1950年6月25日,北韓爆發內戰,美國即派兵入侵北韓,並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應北韓政府的請求,中國決定:抗美援朝,鴨綠江大橋則成了抗美援朝、支援前線的交通大動脈。由於大橋在援朝戰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美方便千方百計對其進行破壞,1950年11月,大橋被攔腰炸斷,北韓方一側鋼梁落入水中,至此大橋癱瘓。戰後中國與北韓兩國決定不再復建,要留給後人記取戰爭的教訓,被人們稱為鴨綠江斷橋,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
b. 中朝友誼橋
中朝友誼橋建於1937年4月,在鴨綠江斷橋上游,與鴨綠江斷橋相距不足百米,與鴨綠江斷橋並稱鴨綠江上的“姐妹橋”。
1937年4月,日本帝國主義為全面侵略中國作準備,在第一座大鐵橋上游67公尺處,修建鴨綠江上第二座大鐵橋,歷時6年,於1943年4月建成通車。第二座大鐵橋建成後,第一座並具有開閉功能的大鐵橋失去原有作用,依據設計要求期滿,日本人將其鐵軌拆除,鋪設木板,由鐵路橋改為公路橋。
1950年,第一座大橋被炸斷的同時,與其相鄰的第二橋也遭受了嚴重的創傷,為保衛大橋的安全暢通,安東鐵路分局職工和駐軍部隊全力以赴搶修大橋,有力地保衛了鴨綠江大橋的安全,目前中朝友誼橋是中國和北韓往來的鐵公路聯合橋。
不管是斷橋,還是友誼大橋,它們都不是現在的產物,這兩座大橋都是日本兩度入侵東北期間所修建的歷史遺物。
鐵橋兩側建築景觀有明顯差距(上圖為中國丹東)
鐵橋兩側建築景觀有明顯差距(上圖為北韓新義州)
c. 河口斷橋
距離丹東約一百公里的鴨綠江上游,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境內,1940年日本人指令偽滿洲國在長甸河口村興建了第一座鴨綠江公路大橋;全橋總長709公尺,橋高25公尺,橋面寬6公尺,於1942年建成,取名清城橋,是鴨綠江上連接中朝兩岸最早的一座公路橋。1951年3月29日,美軍出動飛機轟炸,將清城橋炸斷,停戰後將清城橋改名為河口斷橋。
目前鴨綠江上現有的幾座大橋都是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尤其是「抗美援朝」之後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兩座大橋。舊的一座在「抗美援朝」被炸毀,目前只用作觀光遺址。另一座稱為「中朝友誼橋」也因年代太久,廿噸以上的貨車無法通行,且只能單向通行,成為兩國人員往來及物流的瓶頸。因此,中方即曾向北韓議建新的鴨綠江大橋,並願全額負擔建設費用。於是,中國和北韓於將2010年建造一座新的跨越鴨綠江的大橋,這座大橋將連接遼寧省丹東市新開發區浪頭和北韓新義州南側的龍川。中方與北韓之間原先的經貿關係雖然頻繁,但結構多為單項,即中方向北韓提供援助或中方從北韓進口資源類產品,北韓則從中國進口日用品等,建了新大橋,雙方關係將更加密切。
河口斷橋兩側建築景觀有明顯差距(上圖為中國河口村)
河口斷橋兩側建築景觀有明顯差距(上圖為北韓清城工業區)
3.美墨雙子城市:艾爾帕索vs德州
在國際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自一九九四年一月開始實施。協定分四階段、十五年陸續降低會員國之間的關稅,以促進區域內的貿易自由化;相對的,將增加非會員國輸入的貿易障礙。而墨西哥擁有廉價勞力、便宜土地、豐富資源,又緊鄰著最大市場──美國,將是最大受惠國。
台灣的發展─宏碁:一般在美墨邊境雙子城設廠的公司,都是運用墨西哥的廉價勞力、美國的管理──墨西哥的工廠負責製造、美國的公司負責報關、運輸、技術、顧客服務、後勤支援。由於公司與工廠地理位置接近,雙方聯繫便捷,可以說是另一種「廠辦合一」。
「過去美洲市場向台灣宏碁總部買貨,空運運費成本高,海運又在海上漂二十多天,對電腦這種生命週期短的產品來說,折舊率太高。」牛志豪表示,從艾爾帕索不管到美國東岸還是西岸,都只需要兩天時間。「這就是董事長施振榮所說的『麥當勞理論──新鮮使命』。」
「每天都有很多美國高級主管,早上過這條橋到對面去上班,下班再開車回來,」宏碁在艾爾帕索的AII公司總經理牛志豪說,「上下班時間,一定塞車,就像台北、永和間的中正橋一樣。」
三、總結:
邊界可能是差異,近年來全球化下的去領域化,邊界概念也可能是合作的契機,成為另一個發展起點。例如往昔新疆被視為中國國境邊陲,但如果跳開中國中新視野,按照接鄰國家數目計算,實則為國家向外合作的重點區域。
本文只是初探,試圖從地表(google earth)上容易觀察到的景觀出發,作為界線兩側差異的指標,期待後續研究能繼續發展,完成此概念。
四、參考資料
1. 美國中文線上論壇:偷渡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http://gate.tycool.com:82/gate/big5/www.tycool.com/bbs/showthread.php?t=56753
2.
華翼網:墨西哥做跳板-FBI調查中國人非法赴美途徑
http://newsbig5.chinesewings.com/cgi-bin/i.cgi?id=cq0207203173917
3.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
http://www.catholic.org.tw/catholic/vantican-1-1.php 4. 中華民國外交部國情概要
http://www.mofa.gov.tw/webapp/fp.asp?xItem=162&ctnode=276&style=comuprint
5. 維普學術論壇
http://club.cqvip.com/html/29/384410.shtml
6. 和平論壇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bbs.china.com.cn/
7.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9-08/15/content_1393096.htm
8. 百度百科:伊泰普水電站
http://baike.baidu.com/view/89181.htm
9. BBC中文網:分析:鴨綠江大橋與中朝關係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0/02/100226_china_korea_economy.shtml
10. 聯合新聞網:建新鴨綠江大橋中國埋單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216918
11. 新華網:新鴨綠江大橋選址丹東國門灣工程有望今年開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ln.xinhuanet.com/2010-02/25/content_19093973.htm
12. 林家瑩(2003)從路網觀點探討都市發展過程中中心商業區所面臨之課題與對策,成大:都
市計劃研究所碩論。
13. 旅遊資訊王
http://travel.network.com.tw/chinaguide/p103262.html
14. 奇摩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SHMA_USFCBoFjZfk29Lm/article?mid=37360&prev=-1&next=37109
15. 遼寧神韻
http://big5.huaxia.com/lnsy/liaon_lnly33.htm
16. 奇摩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5e17uuGeGQHiAgdDu7lI1yLkhQ--/article?mid=1182
17. 新浪博客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1c78a0100eyoi.html
18. 地圖維客
http://www.eemap.org/id/132623
19. 維基百科-丹東市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B9%E6%9D%B1%E5%B8%82
20. 維基百科-新義州市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6%B0%E7%BE%A9%E5%B7%9E%E5%B8%82
21. 維基百科-加薩走廊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A%A0%E8%96%A9%E8%B5%B0%E5%BB%8A
22. 維基百科-墨西卡利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2%A8%E8%A5%BF%E5%8D%A1%E5%88%A9
23. 維基百科-堤華納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2%82%E8%8F%AF%E7%B4%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