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05:10
【明報專訊】新約《聖經》主要作者、 曾走遍地中海一帶宣揚基督信仰的重要歷史人物聖保祿, 其骸骨身分終在二千年後獲得證實。教宗本篤十六世宣布, 天主教聖人聖保祿(St. Paul,基督教稱為使徒保羅)石棺內的骸骨, 經過歷來首次科學化驗後,初步證實屬於聖保祿本人。 這是教廷繼日前宣布發現聖保祿最古老的肖像後,另一重大發現。
為紀念聖保祿誕生二千周年, 教廷將去年6月28日至今年6月29日定為「聖保祿年」。 就在慶祝這活動閉幕之時,教宗周日宣布一項重大發現, 就是考古學家在羅馬第二大教堂「城牆外之聖保祿教堂」( Basilica of St. Paul's Outside the Walls )地下室,出土了聖保祿的石棺,棺內發現一些遺骨, 經科學家利用碳年份測試法後,確定骸骨屬於公元1或2世紀, 與聖保祿殉道的年份脗合,教宗說﹕「 這看來證實了無可異議的傳統觀點,就是這些遺骨屬於使徒保羅。」
相傳頭部藏銀像 屍體藏石棺
使徒保羅和彼得都是耶穌死後, 將基督福音廣傳世界各地的重要人物。根據記載, 聖保祿在1世紀時受到迫害,被羅馬皇帝尼祿斬首。 相傳聖保祿的頭部藏於聖約翰拉特蘭教堂的銀製半身像內, 而屍體其他部分則藏在「城牆外之聖保祿教堂」的石棺內。 教宗表示,考古學家亦在遺骨旁邊發現一些香料、 鑲金的貴重紫色亞麻布,以及帶有亞麻布絲的藍色布料。
「城牆外之聖保祿教堂」坐落於4世紀兩座教堂的遺址上, 其中一座教堂於1823年在大火中被毁, 令聖保祿的墓穴得以發現,其後埋於地下室。大火後, 在原址建造了現在的聖保祿教堂, 但新建的祭壇卻將聖保祿墓穴的地下室隱藏起來。
信徒要求 教廷02年挖掘
梵蒂岡之所以挖掘聖保祿的墓穴, 其實源於2000年時千禧年慶祝活動, 當時許多來到羅馬的信徒向教廷表示, 對於未能參觀或觸摸聖保祿的墓穴,感到很失望, 於是教廷請來考古學家於2002年起, 在教堂祭壇下展開挖掘工作,於2006年發現了聖保祿的石棺。 石棺面刻有拉丁文碑文「Paolo Apostolo Martyr」(即殉道者使徒保羅),棺上有些小孔, 古時的朝聖者就是從小孔塞入布碎,嘗試觸摸聖人的遺骸。 信徒相信,觸摸到聖人埋骨處的布料,可沾染聖人的靈氣。
除了骸骨外,梵蒂岡周末亦宣布在聖保祿追隨者、聖泰克拉(St. Tecla)的地下墓穴壁畫上,發現了一幅畫於4世紀末、 相信是聖保祿的畫像,是迄今最古老的聖保祿畫像。 畫像上聖保祿臉型瘦削、光額頭、留着黑色鬍子, 被一團黃色光環圍繞。 早年的羅馬基督徒常將過世的人埋在地下墓穴,並在墓的牆壁, 畫上一些宗教圖樣作裝飾,以顯示虔誠。
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