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作者謝有雄先生同意刊載在本團體的網站上。請讀者尊重版權,切勿自行把本文轉載,多謝合作!
多謝 Andrew 在晚飯時詢問「 教會如何認出聖母的道理是包函在啟示內」,其實聖母的道理(如: 無染原罪和聖母升天)也有聖經為依據, 但不是有某句經文很直接地講論這件事, 這就透過教會長時間的反省,領悟出這些道理是在啟示之內。
無染原罪的聖經依據,可以是創3:15及路1:28。 按某些聖經學者的解釋,創3:15中所說的踏破蛇頭的女人, 其圓滿意義應當是指瑪利亞。既然因著基督的救恩, 這女人能夠戰勝邪惡的魔鬼,換言之, 在這女人身上不可能有一刻時間隸屬於罪惡權下,由此推論, 聖母從受孕那一刻開始,就沒有受到原罪的玷污。路1:28的「 萬福,充滿恩寵者」,既然聖母充滿了天主的恩寵(full of grace),則在她身上不可能有罪的陰影存在, 所以結論出聖母是「無染原罪」的。
聖母升天的聖經依據,也可見「聖母升天節」彌撒的讀經( 教會慶祝某個節日時會選用相關的聖經,故此留意那天的選經, 有助了解那瞻禮所慶祝的是甚麼),它選用默12:1-6( 魔鬼對那生育默西亞的女人無能為力,不能傷害她),格前15: 20-26(耶穌的死亡復活既能消滅了他的仇敵, 而最後被毀滅的仇敵便是死亡),和瑪27:50-53( 耶穌死的時候--救贖了人類,許多長眠的聖者的身體都復活了-- 基督的救恩有如此的效果,那麼,何況她的母親?)。
溫保祿神父在其編譯的《救主之母瑪利亞--當代神學家論聖母》, 再版,台中:光啟,1983,至少有兩段說話談及「 教會如何認出聖母的道理是包函在啟示內」,現節錄如下:
1. 「教會訓導當局並非從聖經確定的字句,以邏輯的方式推論, 而道出無染原罪的真理。 教會是以她對啟示綜括的信仰意識為出發點, 去探討瑪利亞在救援史中的使命及適合於此使命的恩惠。 這個綜括的信仰意識,包涵著整個的啟示內容,這個信仰意識, 在宗徒時期產生了聖經,靠這個信仰意識, 初期教會才得以辨識正經與偽經(啟示憲章釋義第八節)。 在解釋聖經,天主聖神藉教會這一個概括的信仰意識,使教會『 將上主之言忠實地保存,陳述並傳揚』,因此, 教會不僅僅藉聖經吸取關於啟示的確定性, 而且也藉著這個信仰意識才能認出啟示的含意。 所以教會並不需要從聖經上某經節字面的意義, 指出無染原罪信理明明白白的聖經根據。教會對聖經上某處經節, 認識其『精神意義』或『更圓滿的意義』, 也促進她對啟示真理的真正瞭解。」(第73-74頁)
2. 「聖母升天的信理如同所有的信理一樣,也是依據聖經。 聖經中雖然沒有明白地記載瑪利亞被提升天的事實, 但本信理在聖經中還有含蓄的根據,不過, 因其含蓄的方式非常特殊,如果釋經學者, 祇用聖經學上的歷史批判法,祇在聖經表面的文字中去尋求, 就難確定瑪利亞被提升天的真理如何包含在聖經內。 靠教會傳統的信仰意識及教會訓導當局的指導, 我們才能認得本信理包含在啟示內的確實性(參啟示憲章九、十) 因為聖經是基督藉聖神託給教會的書,所以當教會解釋聖經時, 那就是曾經默感聖經作者的聖神講解祂自己的著作。」( 第118頁)
上述節錄中的「啟示憲章釋義第八節」論及「啟示憲章第八節」, 它講述「聖傳」;「啟示憲章第九節」講述「 聖傳與聖經彼此間的關係」;「啟示憲章第十節」講述「聖經、 聖傳和訓導權」。
如果對以上的節錄感到有點艱澀,或對聖傳、聖經、教會訓導權有興趣,可參「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弟兄對天主教的誤解」網頁的A1和 A10兩篇拙作, 那裏有較淺白的介紹,即 http://www. catholicworld.info/sameroot/ A1.htm 和 http://www.catholicworld. info/sameroot/A10.htm 。
有關聖母的4端教義,「同根生」網頁也有論述, 也許它們可作為小小的講義吧,請見該網頁的G項, 主要是G1至 G4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