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ung'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victor.hui.92
畢業後雜談 - Keung
光陰荏苒,四年青春如掌中細沙, 悄悄的溜走了。究竟四年的大學生活有沒有 白費呢?那就只有你自己才知曉了。
但是有可以肯定的,就是認識了一 班「諸朋夠友」,使我的生活圈子驀地擴闊 了。對我來說,這四年是獲益良多。
以上一些陳腔舊調,在一些離別在 即的場合是屢見不鮮,而這次我也不例外用 了它來作開場白,要不然,這篇雜談又不知 從何說起了。談到友誼,我能斷定班中有不 少同學是不認識其他同學,這裡不認識的意 思是從沒有真真正正傾談過這情況是挺奇怪 的,難道四年來沒有碰面的機會?難道用四 年的時間都不能沖去陌生與隔膜?難道這樣 的年紀還這樣被動。害羞?我不是奢望甚麼 ,祇是日後有緣相遇的時候,不想如陌路人 般迎面匆匆而過。
有些人較為短視,只管對著書本、 上課等等,為的是一張「靚沙紙」;沒錯, 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平日與人相處之道亦不 可忽視。當一群同學聚集一起時,有說有笑 ,正是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在當中你可以抒 發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意見,建立自己 的信心與形象。
很奇怪,有些人對事物很悲觀,有 些人很樂觀,但我認為應該抱一個「綜觀」 的角度去看事物:即是說兩個角度都要兼顧 ,這樣,事物就能有為全面的分析,我認為 人應用自己的悟性去洞悉每一件事物,因為 凡事都有本身的特質,只要瞭解本身的特做 質,所有事情也迎刃而解了;但要做到這點 是何等困難啊!不過仍有可行的方法,就是 平日要多思考、多發問、多看書及多留意周 遭事物。
這世上,有些人很抑鬱,凡事也看 不開;有些人則很快樂,何解?人有時會被 環境所支配,例如,遇到不如意事,就大發 脾氣,或將憂鬱藏於心底,這樣只會對自己 有害無益。我認為人應該要避免受環境支配 ,若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應視乎環境而作出 適當的反應和行動。也許你認為這個答案非 常抽象,這就要靠平日的經驗了。總言之, 你應支配環境,適應環境,而不是被環境所 支配。
好了,好了,好像說了很多理論, 牢騷似的,我說這些只是希望表達一個道理 :一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至於發揮到那個 地步,就要看看自己的悟性和努力了。
最後,願同學日後能創出美好的前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