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資訊科技

媒體是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材料及工具;資訊科技泛指用於管理與處理資訊所採用各種技術的總稱。

為了善用媒體,媒體界提出使用者要具備_______________(medialiteracy),又稱___________或媒介識讀,也就是指一般使用者能夠理解及詮釋所傳達的資訊,並參與媒體資訊的產出。

_____________是指個人知道何時需要資訊,並能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能力。

資訊素養有助於_________________的提升,也可強化大眾媒體的運用,兩者相輔相成。

媒體包括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等大眾媒體。

近年來因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又產生了新的傳播媒體。例如:影音分享平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live broadcast)等。

此種發展對媒體傳播資訊的方式起了很大的變化,過去民眾都是______________;而現在人人可以發布資訊,擁有_________________。

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透過___________,就能很快找到__________。現今資訊供應量快速增加,但卻_________,也不一定能_________,或是__________。

在充滿媒體資訊的生活及工作環境中,有關__________(information disorder)、_______、________(cyberbullying)、_______(internet addiction)等,都頗受社會各界關注。

何謂不實資訊?中文裡常用「________」或「_______」,但在定義上並沒有明顯的區分。根據歐洲理事會對「資訊失序」2017 年的報告,提出以下三種不同的類型: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為了檢視資訊失序,可以依資訊虛假的情況和造成傷害的程度來描述三種資訊之間的差異,但要辨識資訊的真假,是件不容易的事。現行「____________」第 63 條第 1 項第 5 款規定「______________」,也會受罰。

為了避免被不實資訊操弄,商業網路大戶如臺灣 Google,包括其所屬的 YouTube 所有平臺,在________活動期間,則_____________。

Facebook 則要求刊登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皆須揭露__________。

我們平時就要留意,遇到危言聳聽或不合常理的資訊,如能依照防範假新聞或不實消息的原則:三不二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許可以減少一些干擾。如前所述,現在人人可以發布訊息,擁有散布資訊的______,做為一個________/__________的數位公民,更應該注意資訊的_______,要力求_______,共同維護社會的安寧、國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