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著作合理使用原則

課本檔案提供同學使用:

1.因網路發達,資訊科技工具方便,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經常在做____、______、_______等他人______或______發表著作,這些行為都涉及著作權合理使用規定。


2.重製

例如:________等。


3.公開播送

例如:____________等。


4.公開傳輸

例如:____________。


5.仔仔同學喜愛藝文活動,也經常上網搜尋好的文章及圖片,再把它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他除了自己閱讀及欣賞外,也會跟家人分享。他這樣的重製行為合法嗎?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圖同學對電腦很著迷,他觀賞電影《模仿遊戲》後,就上網蒐集許多被尊稱為電腦之父圖靈(Alan M. Turing,1912∼1954)的相關論述及圖片,也用心寫了一篇名為《圖靈的遭遇及對電腦的貢獻》的文章刊登在校刊。這篇文章他把引用他人發表的文章都註明出處,同時也附上一張圖靈的照片。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位傳奇人物,又把文章電子檔貼到社群網站供人賞讀。他這樣的做法符合著作的合理使用嗎?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美術科美美老師介紹臺灣美術史概要後,要求班上同學三人一組,選擇一位臺灣前輩畫家(諸如陳澄波、廖繼春、林玉山等),上網搜尋其畫作,共同探討畫家的繪畫風格,報告要附上最能代表畫家風格的畫作,但以三張為限。報告完成後,要上傳到班級網站供大家閱讀。老師的要求符合著作的合理使用嗎?為什麼附上的照片限於三張呢?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音樂科玉音老師上課教古典音樂賞析時,除了說明樂曲的特色外,也會同時播放該樂曲的一小段曲目。她說明:「因為著作財產權的問題,除非取得授權,才能播放完整的樂曲。」因此,建議我們可以在網路的YouTube 上找到該樂曲,可以聆聽完整的樂曲。她的做法及說明,也讓我們了解合理使用的問題。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臺灣高山鐵路簡史》是社會領城力歷老師最近在他的網站完成的著作,並把他的著作重點改寫成講義,也製成簡報檔當上課的教材。老師上課時,同學可以用手機拍攝展示的簡報,或錄音、錄影嗎?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生物科文虎老師為了介紹臺灣特有的保育類動物—石虎,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找到幾篇有關石虎的論文,也下載三張圖片,整理成講義(他引述的文章及圖片都有註明出處),印給同學參考。他又到某單位借了公播版的石虎影片。老師上課時,使用多種資源當教材,這樣做是否會有侵權的問題?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家用版 vs. 公播版

家用版:________________。

公播版:________________。


12.週會時,學校邀請校外專家演講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為了保存其有價值的演講內容,是否可以在其演講時錄音、錄影?

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