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特性

電子商務 ( Electronic Commerce, EC ) 是指透過電腦網路所進行的商品銷售、服務提供、業務合作或資訊交換等商務活動。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活動比較,具有以下幾種特性:

  • 交易不受時空限制
  • 可擴大銷售範圍
  • 可降低營運成本
  • 較易進行個人化行銷

電子商務的四流

電子商務從瀏覽購物網站到收取貨品的交易過程中,包含

  • 商流:是指商品因交易活動而生所有權移轉或使用權取得的過程。
  • 物流:是指物品運輸配送的流通過程。
  • 金流:是指因交易活動而產生的資金流動。
  • 資訊流:是指資訊情報的流通。

電子商務的未來趨勢

身為電商巨頭的Amazon,在2018年將會迎接它的第24個生日。以同業來說,亞馬遜不僅只是長壽,市值更是年年攀升。在2017年時,Amazon的市占率已高達37%,且市值比起Macy’s, Bestbuy, Target, Walmart……等美國傳統零售商的總和還要多了1300億美元。根據Sellbrite預估,未來的3年內Amazon的市占率還會持續上升,在2021年時可望達到50%。

電商平台的種類

傳統的電子商務平台簡單來說主要可以區分成兩種:自行管理型電子商務平台(Self-hosted ecommerce platforms)與託人管理型電子商務平台(Hosted ecommerce platforms)。

1. 自行管理型電子商務平台

需要企業全權處理電子商務平台的經營與管理,包括設計與開發電子商務平台、定期更新網頁以及安裝與更新軟體工具等。所以,此類型電子商務平台的開發與維護成本相當高,但優點在於企業能直接控制網路銷售平台、明確的掌握銷售數據與確保數據的安全性。

2. 託人管理型電子商務平台

開發成本相對便宜,企業不需自行管理平台,而是採取「租用」的概念。產品資訊更新以及網站維護與管理等工作,皆由即需即用軟體(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供應商處理。

差別在哪?

簡單來說,第一種就是自己架網站自己賣,台灣目前自己開店的自己賣的網路電商平台比較大的包括Shopline(堪稱是亞洲版的Shopify)、Meepshop以及91App、cyberbiz、easystore等;比較小眾請店家幫忙設計的如LOHAS IT

而國外常見的電商購物網站則是WordPress搭伙的WooCommerceShopify;第二種就是透過別人的平台在上面賣:如Amazon、Lazada、阿里巴巴、蝦皮、momo購物、樂天(通常在別人建好的平台上販售你的商品,平台都會有固定的抽成費用或是月費)。

你想從事哪一種類型的電子商務

在經營你的電商網站之前,你得先釐清以下三件事:

  1. 你的電商網站的主要的經營是對誰?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B2C(Business to Consumer)、C2C(Consumer to Consumer)與C2B(Consumer to Business)。
  2. 你的商業模式是屬於哪一種類型:供應商直運 (Drop Shipping)、批發和倉儲(Wholesaling and Warehousing)、 自有品牌和代工製造(Private Labeling and Manufacturing)、白牌商品(White Labeling) 和訂閱制(Subscription E-commerce)
  3. 你要販售商品的形式:單一產品 (Single Product Model)、單一類別 (Single Category)、複數類別 (Multiple Category)。

1.界定商業類型 (Ecommerce Business Classifications)

由於電子商務的本質是交易進行的場所,商業類型在討論的是在此交易場所中,買家與賣家的身分,分別可能是企業及消費者。由此可以產生主要的4種組合,包含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B2C(Business to Consumer)、C2C(Consumer to Consumer)與C2B(Consumer to Business)。

(1) 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

B2B模式是企業對企業之間的交易。在B2B下,大部分公司的商品是某種形式的服務,但也包含不少軟體公司、辦公室家具出租、檔案託管、供應鏈管理……等目標顧客為企業的公司。

舉例來說,製造飛機的波音公司以及台灣的專業電子製造商 – 鴻海精密,就是典型B2B模式的公司。


(2)B2C – Business to Consumer

B2C模式是最廣為人知,也是早期電子商務平台的商業模式。B2C模式承襲自傳統零售商,由平台聚集企業端的產品,再將之推銷、出售給消費者。

舉例來說,美國的Newegg以及台灣的PChome線上購物,就是B2C的電商平台。

(3)C2C – Consumer to Consumer

B2B與B2C對一般人來說是比較直覺的,像是企業與企業做生意、企業賣東西給消費者在生活中都非常常見,C2C就比較難想像了。

消費者要怎麼賣東西給消費者呢?

其實與市集的概念很相似,而C2C電子商務平台可以想像成將市集進行的場所搬到網路上。舉例來說,美國的Amazon、近期戰得不可開交的蝦皮PChome商店街,還有更早以前的露天、Yahoo奇摩拍賣,都是C2C的電商平台。

(4)C2B – Consumer to Business

C2B模式就更難想像了,一般人要怎麼賣商品給企業呢?這裡要注意的是,商品其實不只是指有形的物品,服務也算是商品的一種,團購就是最典型的一種喔。

個人提供自身服務給企業以換取報酬,而媒合兩方的場所就可以稱為C2B的電子商務平台,像是UpWork,在上面就可以找到提供各式各樣服務的freelencers。除此之外,像是提供自身網站流量給企業的聯盟行銷 (Affiliate Marketing)、Google Adsense廣告版位,都包含在此模式中。

補充資料:請同學上網查詢 G2C、G2B、G2G 分別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