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教育活動辦理情形(每1場次2分,最高12分)
(2)校內辦理全校性環境相關實務
a.校園環境維護,師生一起來(佐證資料)
b.各項環境教育課程
-我愛校樹課程
-校園開心農場
-野望影展
-慈濟x PaGamO縣市台灣盃環保防災勇士PK賽校內賽
-空品旗暨空氣品質教育宣導
-全球暖化課程
-廢物再利用-美勞課
-二手資源認領活動
-認識校園周遭環境
-校園植物牌更新
3-1-2校內辦理全校性環境相關實務
b.各項環教育課程
我愛校樹課程
學校校園角落有一顆羊蹄甲,因節根作業及其他因素導致羊蹄甲病弱,學校藉此發展一系列「我愛校樹」課程,
希望藉此課程能讓全校師生對於校園大樹能更了解與珍惜。
低年級 大樹與我
中年級 舞樹
高年級 話我校樹
校園開心農場
搭配二年級生活課種豆課程及三年級自然課種菜課程,在校園建闢開心農場,讓學生從實際的種植與觀察中了解此地的氣候、日照
及土壤適合種植何種作物,作物的生長階段與病蟲害的關係,學生從種菜到吃菜就可以學習到科學知識與認識環境。
在全校師生合力細心照顧下,學校有機蔬菜大豐收,常常有蔬菜可食用。
野望影展
透過英國Wildscreen的協助,自2011年起舉辦「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WildViewTaiwanFilm Festival in association with Wildscreen)
,每年引進台灣20部世界頂尖的生態環境紀錄片,為提升學生環境教育概念,學校申請影展入校,進行環境生態保育宣導。
慈濟x PaGamO縣市台灣盃環保防災勇士PK賽
校內賽
期望透過線上教育、線下體驗、互動學習與生活實踐的過程,傳達環境教育相關的知識、態度等,進而落實具體環保防災行動,
藉由答題中吸收豐富的環保防災資訊,融入電競遊戲,建立學生對環保與防災的正確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
空氣汙染日益嚴重,藉由空氣品質教育宣導,且於在校園明顯處掛放當日空氣品質旗幟,讓學生了解空氣中存在有害物質,
了解其來源及對人體的危害,更能了解當日空氣品質,決定下課時是否適合在外遊玩。
人為因素加速了全球氣候暖化,生態環境開始失衡,乾旱、空汙等現象,在在顯示我們應加緊腳步正視環境問題。2016年4月有175個國家響應簽定巴黎氣候協定,一起努力改善共同面臨的難題;讓我們也一起加入全球減碳行動,為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鼓勵孩子透過簡單的日常行為,將減碳實踐在生活中,運用活潑有趣的任務挑戰方式讓孩子樂於參加,將保護環境的理念,透過活動深植孩子心中。
廣告扇子、紙箱太多了怎麼辦?
看美勞老師的巧思,指導學生將廢棄物大變身,成了美美的裝飾品。
平時學生會將校園內撿拾到的物品送至學務處讓同學們認領,部分畢業生也會將運動衣服捐到學校給有需要的學弟妹們,學校會不定時的將這些物品、衣物擺放出來供學生認領。另外,學校會將3-6年級的綜合課本回收保管再利用。
配合二年級生活課程,藉由參觀校外教學的活動,學生能認識學校附近的商家集宗教信仰,並能尊重不同的宗教文化,以培養珍愛鄉土的情懷。
在群體的活動中,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並和睦相處,且意會到自己存在的重要。
原本校園植物牌部分脫落或說明不清,將學校植物牌重新更換,加上QR CODE,掃描後可以馬上知道植物的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