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日的主題,上午由蘇士哲教授講解利用核磁共振影像分析胺基酸種類的方法,下午由林玉俊教授講解關於利用螢光蛋白標定胞器方便觀察的內容,並帶我們實際參觀他的實驗室,操作螢光顯微鏡觀察粒線體等胞器。
上午授課老師:蘇士哲教授
下午授課老師:林玉俊教授
心得&總結
在課程中,教授帶我們看了一些很貴的儀器(早上),還用特別的顯微鏡看了一些活的細胞(下午),我(們)從來沒有看過這些東西,以前做的玻片都是死的細胞,第一次看到活的,也趁機驗證了課本上常看到的一些細胞圖,那些圖雖然看起來有點簡略或不真實,但其實他的畫法都是有意義的(大部分),裡面隱藏的細節都是很有學問的。
教授也給我們做了一些簡單的練習,試著從TOCSY和NOESY的圖中找出胺基酸的順序,這些圖其實算是簡單的,但還是花了我們不少時間,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圖裡面會有一些重疊的部分,這些重疊的地方有時候不是那麼好辨認,這需要多一點的經驗。我們也發現在開始連之前,可以先數一下TOCSY和NOESY的數量,先透過觀察可以大概知道會有幾個重複,之後在連的時候就會"稍微"容易一點點。這些都是透過練習可以得到的,但要連出正確的圖形還是相當的困難,尤其是當點變多的時候,能夠找出它正確的順序都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