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總結:
優格製作:
製作時,助教特別提醒因為牛奶已經開封使用過所以製作出的優格不建議食用(雖然其實成品看不出和一般優格有什麼差別),而成品部分雖然呈現正常優格質地,參照過往成員經驗,下方優格的質地應該較硬,所以應該會比普通優格再硬一點,但我們組的成果是下方偏軟一點點,攪拌過後會接近原本優酪乳的感覺,推測有可能是發酵時間不夠久、發酵不完全,導致優格較稀。
皂化反應:
皂化過程中,我們組的皂基一直無法成功凝固(攪拌許久仍呈現稀稀的液態),所以總共加了兩次酒精催化,第一次加酒精沒有明顯效果,但加入第二次酒精反而造成皂化進行過快,很快就凝固(差點來不及加入香精及色素),但助教有說以往的肥皂做出來清潔力挺不錯的,不禁讓有些期待 (但要等待皂化完全還要等大約一個月左有才能使用);不同於國中理化課本是將酒精直接加入油中與氫氧化鈉水溶液做混合,這次實驗僅僅是將酒精用來催化,且後續也不用進行鹽析,皂基混合完成放置即可使用,但這次實驗成果看起來也較國中的做法完整(成果是完整的肥皂而非像國中肥皂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