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外埔兒童的寫作天地!!
文化體驗心得報告 葉柏諺
有一天老師發給我們一張通知單,內容是關於參觀博物館的行程,這次到台北參觀台灣博物館及長榮海事館,以下就是我的參觀後的報告
時間:3月4日
地點:台北
觀察記錄
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
在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導覽人員首先在一樓介紹了老舊有歷史的火車,讓我看得目不轉睛。也看到火車搭橋的演變,從過去的木造橋樑,到現今更耐用的鐵造橋墩,讓我嘆為觀止。接著,導覽人員又帶我們上二樓,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城市鐵道模擬街景,模擬台北車站一日的工作準備,原來每天穿梭的火車,承載著許多人上班上學的人們的交通工具,是需要叔叔阿姨們,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在檢修鐵道及火車的設備,為的就是確保安全。
長榮海事博物館
接著來的長榮海事館,其中我最期待的就是鐵達尼號,解說人員告訴我們鐵達尼號的故事,原來鐵達尼號會撞到冰山,是因為船長太有自信,導致船隻撞上冰山。失事在救援上的救生艇也不足夠,才會讓這麼多人白白葬送生命,所以現在規定建造時,就一定要有足夠的救生艇數量,如果沒有足夠的數量,是違法的喔!
心得感想
參觀完這兩間博物館,我發現以前人都擁有相當高的智慧,能夠不斷地改善生活中的所有事物,所以我很幸運生在這個時代,能夠享用現在的一切。
最後,希望未來還能夠踏出學校,去外面上一堂精彩又豐富的文化體驗課程 。
文化體驗心得報告 趙建凱
明天就要去博物館了,我的心情又期待又興奮。出發前,我事先上網查了明天參觀的展區內容,希望明天參觀時可以更深入了解,一下就是我的參觀內容。
時間:三月四日
地點:台北
觀察紀錄
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
首先抵達的是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園區包含了一、二樓展區、八角樓、古蹟修復展示工坊、防空洞及清代機器局遺構。展區中展示了鐵道相關的各項設施、模型及歷史介紹,讓我對台灣早期和 現代的鐵道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行程的最後,我和同學們用紙黏土模仿製作了展區中的展示品,非常的有趣。
長榮海事館
今天的第二個行程是長榮海事博物館。館內大量收藏了種類豐富的模型船,從遠古人類建造的獨木舟,到現代的各式帆船、動力船、工作船;還有台灣特有的竹笩及王船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以海洋為背景的畫作。我最喜歡的當然是航海探索區,可以與多項航海儀器互動,體驗海上航行的相關知識。
心得感想
今天參訪的博物館,讓我分別學習及認識到許多與鐵道和航行的知識。其中我更喜歡長榮海事館,在航海探索區互動時,讓我彷彿化身為一名威風的船長,徜徉在浩瀚的大海。希望下次還能有這樣寶貴的機會,可以讓我去感受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文化體驗心得報告 甘悅恆
前一個禮拜老師突然給我們通知單,我看了一下通知單,上面寫3月4日要去台灣鐵道博物館和長榮海事館,抱著期待的心情希望那天的到來。以下就是我的報告内容:
時間:3月4日星期二
地點:台北市
觀察記錄表
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
那裡面有很多五花八門火車模型,有莒光號車廂搬進展間 珍貴文物演繹百年鐵道史
在古典的廳舍中,昔日鐵道部、鐵路局的辦公空間,如今改裝成展覽廳,包括鐵路便當、車票、車頭銘牌、路牌閉塞器等,把台灣鐵道史百年來現代化的一點一滴都收藏進了館內,讓各個世代的遊客,能透過觀賞展覽,交換彼此世代間的記憶。????
長榮海事館
我到這裡就看到達悟族的拼板舟,在此樓層展示了遠古時期人類所打造的各種船隻,例如歐美古代的維京船、帆船、戰船、中國的船、以及台灣的王船、漁船都有,五花八門大小的船隻模型非常精緻,開始看到近年來的船隻已經與古早時期的船隻有了很大的不同,無論是設計、功能、性能還是材料都有著非常大幅度的進步,包含遠洋客輪如鐵達尼號、瑪麗皇后號等巨型模型,還有長榮貨輪展示區,可以看到不同噸位的貨輪介紹,另外還有現代戰艦、潛艦的模型。
心得感想
這次的旅遊,讓我們知道有很多歷史車站,比如彰化傘型車站、苗栗車站,火車模型五花八門多,還有不可以亂按平交道的緊急按鈕,不然會罰新台幣六千以下的罰款,我們到海事館裡面的模型比鐵道博物館的還多,然後我們到駕駛是誰船區還要寫日記比如風向天氣發生什麼特殊狀況都要寫下來,還有擲瓶禮確定打破可以保平安,假如沒打破就會不平安。
文化體驗心得報告 林郁洋
有天老師發下通知單,上面出現了兩間不同的博物館,我看到的當下就已經抱著期待的心情,期待那天的到來,回到家更是上網看了相關的資訊內容,為了跟大家分享,以下是我的參觀心得報告:
時間:3月4日
地點台北
觀查記錄
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
導覽員介紹完石膏及列車模型,老師就讓我們體驗坐火車,進到仿真的莒光號車廂,我發現那個火車做的非常逼真。我們還有去看火車的交通號誌,原來號誌邊的緊急按鈕是不可以亂按的,亂按會罰緩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上。
接著導覽員還有讓我們做石膏的DIY,這些石膏是用來補天花板,因為如果天花板或者是牆壁還是柱子壞掉了就可以直接換新的了。
長榮海事館
下午我們來到長榮海事館,原來古代的人是用豬皮來做船,如果在北極的話,還是海豹皮來做船,他們的造船方式都讓我大開眼界。
以前的人船上還會有個洞口,那個洞口是用來上廁所的,如果船員想上廁所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在船上上廁所了,直接留像大海,但我覺得這樣很不衛生。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鐵達尼號事件,原來是因為船長太過自信,看到冰山按後來不及轉向而撞到冰山,造成船就沉到海底,又因為救生挺不夠,導致有許多人沒辦法即時搭上救生艇,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
心得感想
這次的戶外教學讓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希望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我就可以學到更多有趣的知識,了解及珍惜現在的一切。
文化體驗心得報告 陳均翰
有天老師發下通知單上面寫到我們要去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和長榮海事館,我好期待鐵道園區裡面看到火車還有鐵道跟以前的建築,我想要在海事館裡面看到傳說撞到冰山的鐵達尼號。
時間:3月4日星期二
地點:台北
觀察紀錄
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
我走進鐵道園區,我印象深刻的是導覽員他帶我們去一間教室裡面做石膏,我們有看做石膏的過程做石膏的師傅他先把石膏倒入模具,等石膏乾了以後把模具裡面的石膏拿出來,再把邊邊修好。
我還有坐上防真的莒光號車廂,就像坐上真正的火車,外面的燈一閃一閃的,冷氣開的很強,還有火車行駛的聲音,很真實。還有看到以前的售票的設備,如:電腦、鍵盤、通訊的電話,相當有歷史感。
長榮海事館
在長榮海事館裡看到許多的船,裡面我印象深刻的是鐵達尼號失事的事件,在遇到冰山時,船長他對自己技術太過自信,因為他看到了冰山,卻只是冰山的一角,因為距離太近,導致船根本來不及轉向,為了防止水淹上來,在船上面的駕駛員,果斷將底層的防水閥門直接關閉,在最底下工作的人員來不及從門逃出去,他而失去寶貴的生命。
心得感想
參觀完這兩間博物館,讓我體驗到許多從前不知道的事物,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可以再去體驗更多,像是飛機、海洋世界等等。
文化體驗心得報告 洪祐樂
出去玩的前一個禮拜,老師突然發下通知單,單子上面寫說,3月4日週二校外教學的內容,一看有到海事館我相當期待,還特地於行前查詢相關介紹場館的資料,以下是我的報告內容。
時間 3月4日週二
地點 台北
觀察紀錄
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走進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導覽員帶我們去參觀百分之百還原的火車軌道模型,這些火車就像我們坐的火車,可以在火車模型的軌道上行駛,相當的逼真。導覽結束後剩下的時間,老師帶我們去參觀火車模型,雖然這些這些火車模型不會動,但是一點也不輸火車軌道模型 ,因為這樣的火車模型更大更好觀察火車的細節。接著我們還參觀以前的鐵路便當,其中有雞腿便當、滷排便當和我最愛的炸雞排便當,雖然是食物模型,但看起來就非常美味,看得我垂涎三尺。
長榮海事館
下午我們來到長榮海事館,我最喜歡位在四樓船模型,因為裡面除了有我喜歡的軍艦,像是大和號、航空母艦,還有大家一定都知道的鐵達尼號。其中大和號雖然沒有像航空母艦那麼霸氣,但上面還是有很多我佩服的裝置,例如:飛機彈射跑道,因為大和號的跑道很短,所以他們就製作了一個像彈弓的彈射裝置,讓飛機可以加速起飛。而航空母艦十分霸氣,就像一個簡易機場,可以停好多台戰機,而且他不會像大和號一樣,飛機如果靠船太遠,那台飛機就不能再回收利用。
再來大家耳熟能詳的鐵達尼號冰箱的故事令我非常悲傷,因為船長的疏忽害了許多的寶貴的性命,但如果船上的救生艇有準備齊全的話,那就不會害得那麼多生命,所以之後的大船,在建造時都必須配備足夠的救生艇才能出航,如此一來才保障大家的安全。
心得感想
參觀完這兩座場館,覺得史蒂芬生發明了火車頭、詹翔平發明的火車車廂,美國人羅伯特·富爾頓發明的蒸汽船讓船隻的行駛速度邁進了一大步,讓我們現在的交通方便了許多。這兩座博物館我都很喜歡,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可以再走出教室,來一場更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文化體驗心得報告 柯昕妤
有一天,老師發下了一張通知單,我一看是去台北的鐵道博物館和長榮海事博物館,我真的好期待,所以這次到台北參觀博物館,我想就這次的參觀,寫一篇心得報告,以下就是我的報告內容:
時間:3月4號星期二
地點:台北
觀察紀錄
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
在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裡面,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壯觀仿真的火車模型、鐵道,甚至還有好吃的鐵路便當,以及過去到現在使用的火車票,以前的火車票不是用機器印出來的,而是用蓋印章的方式,還有以前的鐵道不是用鐵做的,而是用木頭做的,感覺很危險,木頭會因為潮濕而腐爛,不堪使用也容易發生危險。
從以前到現在火車行駛的動力方式也有所不同,以前的火車是使燒煤炭的,而現在的火車都沒有燒煤炭,是全面電氣化了。
原來鐵道有這麼長一段的歷史,這當中蘊含者古代人及現代人的智慧,才有如今方便我們搭乘的交通工具。
長榮海事博物館
我們一到長榮海事館就看到很多五花八門的船,有維京人的船模、中國人的船、達悟族的拼板舟,還有我最期待的鐵達尼號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船隻是鐵達尼號,解說員細細的解說鐵達尼號的故事,原來鐵達尼號在第一次航行時所造成失事的原因就是船長過於自信,所以就撞到冰山,又因為救生艇不夠,很多人因此失溫而失去性命。
心得感想
參觀完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和長榮海事博物館後,我覺得要把石膏做的好是很困難的事情,做石膏的師傅不但會做好漂亮的石膏,也會修補破損的石膏,這真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的功夫,實在了得。
至於長榮海事館,大部分都是船隻模型,讓我們看的目不轉睛,鐵達尼號模型有著龐大的煙囪,可惜的是他第一次航行就撞到冰山,沉下水底,很多人都因為這樣而失去寶貴的性命。我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可以踏出校園,學習及體驗更多的文化。
文化體驗心得報告 葉姵恩
有一天老師發了一張通知單,是要去台灣博物館的通知單,我期待了很久,終於身歷其境,以下就是我的報告內容:
時間 3月4日星期二
地點 臺北
觀察記錄
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
博物館裡面有很多火車的模型,模型從過去老舊的火車,到現在改良後的火車。當天還有導覽員介紹火車的歷史,印象最深刻的是扇形車庫,軌道由車庫外展如一面扇子,所以稱扇形車庫,火車頭經長距離奔馳後進入車庫休息、保養。
還有老師帶我們去坐莒光號模擬火車,簡直跟真正的一樣,坐椅坐起來很舒服,上面還可放行李箱很方便,冷氣很冷。
長榮海事館
博物館裡面有許多船隻模型,還有精密的航海儀器。導覽員會介紹這艘船之前有發生過什麼事情,會把它記念下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鐵達尼號艏尖艙、3個前貨艙和6號鍋爐房都遭到冰山損壞,所以船被海水淹沒 。導覽員還有說是因為船長太有自信了,導致撞上冰山,也因為救生艇不夠,有些人掉進海裡,所以很多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原來我們常聽到冰山一角,就是因為在海面上看到的冰山,也只看到冰山的十分之一,但其實海平面底下還有十分之九是我們不知道隱藏著危險。裡面有太多令我好奇的船,還有航海儀器,讓我看的目不暇給。
心得感想
參觀完這兩所博物館,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以前的人除了很有智慧,其實也相當辛苦,像是在航行時紀錄天氣的航海日記。航行方向的定位,沒有現今的高科技雷達可以導航,是要用天象觀察方位 。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可以再走出教室,看看更多課本上學不到的事務 。
文化體驗心得報告 趙妍諼
有一天老師發下要去校外教學的通知單,我很期待的依照通知單上的地點,上網查詢展館相關的資訊,以下是參觀後的心得報告:
時間:3月4日
地點:台北
觀察紀錄
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
一到鐵道園區,導覽員帶我們一起去作石膏的教室,我們大家認真的看著製作的影片,要做的時候先把石切出四塊分給四個人在放入模器壓下固定,接著就是等他乾就可以了,原來這些是要修補天花板使用的石膏模具。
接下來的參觀時間,我還看到了平交道的展示,其中有遇到危險的按鈕,但那可不是玩具,先萬不能隨意亂按,亂按是要罰錢的,那是要在發生危險的時候,提早讓即將行駛列車的駕駛叔叔知道前方有危險,所以是要保護用路人安全的。
長榮海事館
下午來到長榮海事館,其中我最期待的就是鐵達尼號,原來鐵達尼號是在1912年4月10日首航,船上的船員及乘客共有2224人,在4月14日時,收到好幾次有關冰山的警示,但是為了創下快速橫越大西洋的紀錄,當時的船長並沒有因此改變航道避開危險。就在當日的晚上船員親眼看到了冰山才緊急的左轉,這時船的右舷已經撞上了冰山,水面下的船身嚴重受損,鐵達尼號撞上冰山的2 小時又40分鐘後沉沒在大海中,由於救生設備的不足,造成1514人失去性命,這次意外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與哀悼。聽完鐵達尼號的事件,讓我感到相當震驚與難過,原來,後續的船隻都必須設有符合人數的救生艇才算符合規定的,這樣才能保障每個人的安全。
心得感想
參觀完博物館,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有好多從前的故事及古代人的做法都值得讓人去探索,不但可以學習過去人的智慧,更能記取他們的生活經驗,希望未來還能參加不同的文化體驗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