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曾國彰、徐瑞鴻 老師
訪問者:許文潔 老師
祥龍隊介紹
龍在中華民族象徵高貴與神聖,可為民間消災降福。舞龍最初用在祭祀祖先、祈求天降甘霖,後來才逐漸發展成逢年過節的表演節目。
舞龍運動大部分是在行進動態中完成龍的遊藝、起伏、翻騰、纏絞與穿插等動作。利用人體多種姿態將力度、速度與耐力等揉於舞龍技巧之中,或動或靜,組成飛龍在天的優美形象。
安和國小祥龍隊成立於民國84年,在歷任校長、新北市政府和土城區公所的大力支持下,逐漸成長茁壯;加上廖文志校長、家長會及指導老師徐瑞鴻老師與曾國彰老師對傳統藝術團體的齊心努力,使得安和祥龍隊更加發揚光大。
直至現在,本校祥龍隊由3~6年級學生組成,人數約30人左右,每週有三個早自習的練習時間。
練習項目、表演內容
舞龍是一項非常特殊的團體運動,訓練時必須全員到齊,既不突出個人、更無法做到單獨練習。其動作主要由一連串的穿、跳動作組合而成,再配合鼓聲雄壯、簡潔的節奏,可以表現出龍的爆發力、速度及輕巧柔軟等許許多多的特性。
舞龍的技巧經過不斷的發展與改良,動作千變萬化,花樣百出,再配合龍珠及鼓樂襯托,舞龍已成為一種集武術、鼓樂、戲曲於一身的文化藝術。
表演內容結合游龍、翻滾、穿騰、組圖造型及8字舞龍,五項舞龍動作型態組成,依照不同的比賽及演出需求而有不同的套路編排,動作名稱也使用較為喜氣及吉祥的文字取名。祥龍隊較常使用的動作分別為:
1.祥龍獻瑞
2.雙喜臨門
3.祥龍穿騰
4.神龍擺尾
4.心心相映
5.內有乾坤
6.巨龍翻身
7.龍尾追珠
8.龍騰虎躍
9.游龍呈祥
10.龍騰九霄
社團的甘苦談
家長較不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社團活動,家長難免對龍隊會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認為會影響成績且品行變差,因此招生不易。另外龍隊每週練習時間不多,多為課餘時間,且龍隊是一個團隊項目,早自習的練習時間不見得全員到齊,因此練習時較難培養團隊默契,又再加上龍隊需要較大的體力,在學生無法經常練習的情況下,體能的訓練顯得相當重要,這就是我們會面臨到的困難與挑戰。
但在看到學生練習後,展現在臉上的自信與笑容,並能找到在學業之外的成就感,從一開始的基本練習到能團隊合作舞出表演內容的項目時,不僅僅老師很感動相信學生自己本身都很高興!
希望學生學習到的精神、目標等
目標:
在市級比賽拿下優等以上成績並在學校校慶開場表演。
精神:
1.團結合作,人龍合一的精神,We are 「one」,不突出個人,以團體合作取勝。
2.更希望學生從平時的練習學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人生道理,成功不會從天而降,含淚播種歡笑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