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校園最閃亮的星 校長 廖文志
為落實藝術教育扎根、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安和近年來投入了大量心力與專業師資,默默耕耘。為檢視成果,讓安和的孩子也有發表的舞台,於是催生了「安和之星擂台賽」,且規模日盛,至今已是第15屆。回想當年為了提供學生展演舞台,在趙榮景校長任內和眾師長倡議下開始辦理,迄今已成為學校最受囑目的大型活動。
參賽的學生,均來自各班平日表現優異的孩子。校園中充滿藝文氣息,更重視藝術教育向下扎根,透過豐富多樣的課程與活動,培養學子美學創思能力,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不同類型的藝術型態與元素,涵養對藝術的喜好,並在各項競賽中大展長才。
隨著音樂響起,每位參賽者都將平日練習成果發揮得淋漓盡致。即便年紀小的選手們也毫不怯場,鋼琴、小提琴、吉他、烏克麗麗、舞蹈、歌唱、舞獅…盡情的在場上展現自己,那力與美的結合,讓人驚艷。
經過一系列預賽、複賽,孩子們精華盡出,過關斬將,終於站上這最高的藝術表演殿堂-安和之星總決賽,即便是初試啼聲,仍讓人驚豔。孩子們不僅把優美歌聲與柔美的舞步,傳唱到校園各個角落,同時也把安和之星的光芒,透過網路直播傳遍全世界。全校師生都非常期待他們的演出,孩子們也展現出深耕藝術教育的美好果實,並藉此活動發掘出學童個人之潛能。
喜歡美好的事物是每個人的天性,而甜美的歌聲、優雅的舞步更有如天籟般讓人癡迷,只要我們肯用心發掘,努力培育,相信日後孩子的好表現一定會自然流露而出,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安和之星」,未來藝壇的熠熠巨星。
讓我們為他們鼓掌加油,也為他們的努力喝采!
賣夢阿嬤 愛心永流傳 會長 楊雅文
在高雄市公園路橋下賣了50年「愛心自助餐」的阿嬤莊朱玉女,為讓眾多艱苦的工人、遊民能吃到一頓有肉、有菜的飯菜,在高雄公園路橋下賣自助餐,而且一賣就是50年。家人在阿嬤過世後成立「莊朱玉女慈善會」,讓阿嬤的善心精神永續流傳。
莊阿嬤每天一早就獨自帶著新鮮食材到住家附近橋下路邊攤,為生活有困難的人準備一頓溫飽的餐點,即使他們身上沒有錢,莊阿嬤也毫不在意,只擔心他們有沒有吃飽。大約50年前,阿嬤體諒高雄碼頭當裝卸工人很辛苦,不但將家中經營的包辦處倉庫充當宿舍,免費提供給工人們住,還提供免費的便當或自助餐。後來因負擔太大,只好象徵性的「收3元」、「收5元」,最後來才調為「10元」,但對於真的沒有錢的人,仍讓他們隨便支付或不收費用。
這樣經過數十年,直到80歲,家人擔心阿嬤體力無法負荷,苦勸阿嬤之後,莊阿嬤才改為每天只煮午餐一餐。阿嬤堅持日復一日為工人、街友準備便當,直到她離開人世,攤位拆遷成空地,才結束這愛心義舉。
即使賣掉七棟房子照顧與自己毫無相關的人,在外人眼中或許看起來很傻,但莊阿嬤依然堅持自己的理念,用無私奉獻的愛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找到生命的意義。
平凡的阿嬤,不平凡的善行,阿嬤的嘉言義行真的感動了許多人!
各位小朋友,在台灣很多角落,也有許多人默默地付出不為人知的,這些都讓我們感到社會的美好與溫暖,也希望阿嬤的故事能夠激勵我們,未來我們有能力,要一起為這社會付出自己一份的心力與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