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閱讀能力、閱讀興趣及閱讀習慣之培養
(一)量的改變
1.借書量大量穩定成長:
學生借閱圖書總量穩定增加,113學年度已達到每生每月平均10.43本!
2.學習成效提高:
・參加學習扶助之學生國語進步比率顯著提升,且高年級進步率更達100%。
(二)質的改變
1.閱讀習慣已成為孩子的日常:
・每週二、三、五晨間以晨讀MSSR,展開一天的學習活動。
・班班訂閱國語日報,愛的書庫到各班。
・在校園中設置閱讀角,如:樓梯間的「斜角巷」,
穿堂的「悅讀小站」,讓學生隨時、隨處有書看。
2.學生樂於進行文字及圖像創作:
・校內每月徵文、徵畫,各月可達數十件以上。
鼓勵學生將閱讀所學轉化為文字書寫及繪畫,
是閱讀輸入、咀嚼、產出的歷程。
3.孩子多元回饋,展露自信:設計相關活動
・建平電視臺提供展現的舞臺,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主題書展引發師生熱烈參與及迴響,孩子自選閱讀回饋,展現閱讀自信。
・參加各項比賽,如:TED短講、英語朗讀比賽,學生站上舞台,落落大方。
4.學生關注議題,並提出解方:
・推動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導孩子運用圖表歸納整理重點,上臺發表解說。
・探討校園話題及社會新聞事件的前因後果,並提出解決方法。
(三)回饋
1.學生說:
(1)我要去圖書館看世界上最棒的蛇這本書,圖書館裡什麼都有。
(2)行動圖書館的書很好看,下次什麼時候再來。我好期待,行動圖書館一定要繼續,拜託!
(3)會去圖書室借書是因為覺得書很好看啊!
2.老師說:有位學生兩個月借了五、六十本書,他都借漫畫和比較淺顯的書,但只要肯開始就很好。
3.實習老師(校友)說:圖書室可不是普通的地方喔!它就像個魔法世界,充滿神祕的力量,能讓我變得更厲害。
學生閱讀個別差異之輔導及協助
(一)拔尖:本校推動閱讀的亮點為創造最多元的機會,讓孩子有展示、演出、分享的舞臺。
1.超級業務員:每年有超過60個孩子上司令臺,以逗趣的說唱表演方式推薦好書,YouTube上已有超過一百則的影片。
2.建平電視臺:每週三早修由三組小主播輪流上陣,為全校師生播報時事新聞。學生從手足無措、生澀的播報,到展現落落大方、沈著穩重的臺風,同時也學會文章摘要、朗讀、發表看法及聲音表情技巧。
3.語文競賽:參加臺中市語文競賽,歷年成績優異
113年臺中市語文競賽分區競賽榮獲團體第三名
112年臺中市語文競賽分區競賽榮獲團體第三名
教育盃鬥字英雄會國語文、字音字形、成語競賽連續兩年榮獲國小組第一名
(二)扶弱:針對閱讀理解較弱的學生進行閱讀補救教學,希望在志工的陪伴下得以弭平落差,也提昇對 自我閱讀的自信心。
1.志工媽媽繪本導讀:志工運用晨光或午休時間,陪弱勢學生閱讀。透過繪本,引導孩子逐字閱讀及增強閱讀流暢性,提供學生情感的支持,提升其自我認同。
2.小小說書人:讓每位孩子都有機會為全校朗讀文章。從有趣及具教育意義的故事中,體驗文字、聲音的力量。強化學習弱勢學生閱讀能力,提供成功閱讀經驗,激發閱讀動機及能力。
3.為愛朗讀:由高年級學長姐選定給學弟妹的好書,給學弟妹們聽,陪伴閱讀。
4.結合扶助計畫及課後照顧服務延伸閱讀:申請誠品藝術文教基金會二手書籍讓老師運用,加強學習弱勢的學生閱讀策略,提昇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輔以數位教材,增加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於課後延伸閱讀推動力量。
學生運用閱讀素養進行議題探究活動及問題解決
閱讀生活化及情境化是本校推動閱讀的一大方向,藉由書展及教學活動,強化學生對議題的基本認識,並深化雙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