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2 (內容調整)
2020/09/09 (增加連結)
什麼是策略?
什麼是好策略?
策略選擇
五個環境所對應的策略原型 (Reeves et al. ,2015)
經典型:做大 (be big)
適應型:求快 (be fast)
願景型:搶先 (be first)
塑造型:協調 (be the orchestrator)
重塑型:求存 (be viable)
Rumelt (2011)認為
在某種情況下,找出關鍵問題,設計協調一致且集中的應對方法
Rumelt (2011)認為有三個要素:
診斷
指導方針
協調一致的行動
Rumelt (2011)認為有兩個重要的力量來源:
連貫的策略
指導方針和行動協調一致的策略
透過微妙的觀點轉變來創造新的強項
Rumelt (2011)認為
好策略總是出乎意料
找出隱而未現的力量
松田久一(2012)將策略分為0到5級
0級: 打好基礎
1級: SWOT / TWOS
The SWOT is Dead. : Here’s a better SWOT alternative for tech leaders
Value & Potential
內部環境分析 (S & W)
與標竿企業或業界標準相較
外部環境分析 (O & T)
PEST analysis
政治(Political)
經濟(Economic)
社會(Social)
科技(Technological)
五力分析 / Porter's five forces analysis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
新進入者的威脅(Threat of New Entrants)
替代品的威脅(Threat of Substitutes)
同業廠商的競爭強度(Rivalry among Existing Competitors)
環境圖 (Environment Map) : PEST+五力分析+其他
市場力量
市場議題
市場區隔
需要和需求
轉換成本
收益吸引力
產業力量
競爭者
新加入者
替代產品與服務
供應商和其他價值鏈上的成員
利害關係人
關鍵趨勢
技術趨勢
政策法規趨勢
社會與文化趨勢
社會經濟趨勢
總體經濟力量
全球市場狀況
資本市場
原物料及其他資源
經濟基礎設施
2級: 競爭優勢
3級: 資源基礎論
4級: 機動策略
開創新市場
藍海策略
白地策略
免費增值 (Freemium)
長尾
破壞性創新
跨產業整合
5級: 平台策略
Reeves et al. (2015)認為企業所處的環境決定企業應採取的策略
商業環境的三個面向
可預測性 (predictability)
可塑性 (malleability)
環境嚴苛性 (harshness)
五個環境所對應的策略原型
能夠預測、無法改變:經典型 (classical)
無法預測、無法改變:適應型 (adaptive)
能夠預測、能夠改變:願景型 (visionary)
不能預測、能夠改變:塑造型 (shaping)
企業資源嚴重受限:重塑型 (renewal)
Reeves et al. (2015)認為
五個環境所對應的策略原型
經典型:做大 (be big)
適應型:求快 (be fast)
願景型:搶先 (be first)
塑造型:協調 (be the orchestrator)
重塑型:求存 (be vi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