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市新化區東榮社區展協會
→共生元素:開放參與
→共生緣起:
◎東榮社區位在新化大目降園區內,園區內環境需要經常維護打掃,否則容易變成社區髒亂點,藉由大家對社區的公共議題的關心,進行社區環境檢討和改造想法,大家期待將園區內一處荒廢空地改造成適合社區居民的友善空間,營造成社區居民可以互動、聚會的場所。
● 臺南市新化區東榮社區展協會
→共生元素:開放參與
→共生緣起:
◎東榮社區位在新化大目降園區內,園區內環境需要經常維護打掃,否則容易變成社區髒亂點,藉由大家對社區的公共議題的關心,進行社區環境檢討和改造想法,大家期待將園區內一處荒廢空地改造成適合社區居民的友善空間,營造成社區居民可以互動、聚會的場所。
→共生行動:
◎社區向公部門進行提案,認養園區內的一處荒廢空地,藉由改造作為社區居民相聚的休閒場所。
◎針對場地進行改造討論,規劃有社區居民期待的開心農場及在大樹下設置泡茶休憩角,使不同年齡都能在改造場地活動。
◎長輩參與規劃場地設計討論,通過在空地設置開心農場,發揮長輩過往種植蔬果和花卉技能。
→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荒廢場地的改造需要帶領社區幹部及長輩一同參與規畫討論如何施作,並定期舉辦會議檢討各項議題,對於需要檢討或改變調整的地方,也需要取得大多數人的同意,如何運用有限的經費將場域規畫成大家喜歡的樣子,是過程中遇到最大的難題。
→帶來的影響與改變:
◎許多社區居民願意走出來,在社區據點周遭運動、休閒活動,增加社區居民互動的機會,慢慢連結社區居民們的情感。
◎透過場域的改造討論改變社區的過往模式,社區彼此的互動、關懷增加,也使大家關係更加密切。
◎社區志工們原本認為維護環境打掃是苦差事,在感受到社區居民對他們每日辛勞的付出,都大大讚許,心態上也慢慢的改變。
→有感小故事:
◎對於東榮荒廢場地的改變,長年居住的社區居民都認為遙不可及,因為已經擱置多年,環境依然滿地落葉樹枝,社區居民抱怨不已,在社區認養後,最高興的是長年利用社區運動的長輩,看到我們針對場地進行打掃時,都會過來打招呼,慰勞我們的辛苦和稱讚的語句,並且看到眾人開心的表情,可以感受到居民與社區連結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