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主任的話



親職教育講座-「從腦科學看親子教養」有感

輔導主任 劉寶富

「親子教養」是孩子在媽媽的肚子中就已經開始的課題。在親子教養中,我們常教導孩子的是生活習慣、正確動作的養成,卻容易忽略孩子正確的情緒表達以及教導孩子如何與情緒相處。

就身體發展的角度而言,隨著人的成長,大腦神經細胞的突觸連結以及神經纖維的聯繫會經由不斷的學習而更加密集,大腦功能也日漸成熟。比較特別的是,前額葉的發展比大腦其他區域慢,「前額葉」位於大腦額葉的前大半部,掌管著我們的「集中專注」、「工作記憶」、「判斷抉擇」、「抽象思維」、「情緒控制」、「同理心」等作用,與人的情緒控制、社交能力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又稱為「社交腦」(social brain)。我們需要透過情緒與社交的學習,如與人相處的基本禮貌、情緒表達的禮節和倫理觀念等,才能刺激前額葉的神經細胞,導引社交腦的正向發展。

因為生理的因素,孩子的情緒發展相較而言是比較慢的。就以我家的例子來說,我家大哥正處於青春期的情緒風暴:

「爸,你閉嘴好嗎?煩死了!」

「╳!,這水怎麼那麼燙?是要怎麼喝啦!」

聽到孩子說出這些話,大多數家長的反應可能跟我一樣,理智線斷掉,開始大聲斥責孩子;好一點的狀況是自己覺察控制自己的情緒,深吸一口氣,開始與孩子長篇大論的說道理。

孩子怎麼可以有這樣錯誤的行為或想法,他需要立即矯正,於是乎我搬出一堆道理,頻頻指出孩子的不是,經過一番說教,常常最後的結果有兩種,一是終於讓孩子在口頭上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我們也從孩子的認錯中鬆了一口氣;一是孩子認為自己沒有錯,於是衝突加劇,一發不可收拾。

這樣的戲碼,一陣子便會在家庭中重複上演。往往在過程中,我耗盡了口舌,贏了孩子,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孩子錯誤的行為,我認為這是身為父母應盡的責任,這就是教養。而這些我自以為再正確不過的作法恰恰與馬醫師分享的「錯誤教養方式」不謀而合:

‧我想要用最簡單的方法(說教)來處理孩子複雜、不成熟的情緒感受。

‧解決孩子當下「口出惡言」的問題似乎比同理孩子當下的感受重要。

‧最後,在這場親子教養過程中,我贏了孩子,卻沒贏得孩子。

透過這場講座,讓我有機會重新省思親子間教養的關係。如同我們自己從小學習「拿」、「握」、「騎車」等行為,都是不斷練習慢慢學會並逐漸定型的,「情緒表達」、「感受」、「思考模式」等等也是經由學習而來的。孩子從小的學習對象就是父母,在我們生氣、說教的過程中,孩子同時也在模仿父母的情緒表達。在親子衝突中,提醒自己先同理孩子當下的情緒感受:

「我覺得你很生氣,可能是生氣自己沒有注意到水很燙,下次記得提醒自己喝水前留意水的溫度」

等到孩子情緒過了,再與他談談「口出惡言」這件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畢竟,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的是處事的道理,而非高張的情緒。

親子教養中,就急於解決孩子目前問題的情況下,「同理孩子」這件事雖然看似不是那麼有效率,但卻是一個讓孩子學習情緒表達、衝動控制的重要機會,透過模仿父母「同理」行為及情緒表達,不斷刺激腦神經細胞的連結,能夠幫助孩子型塑情緒行為模式,期許家長們,在成為父母的道路上,讓我們一起在親子教養中,「贏得」孩子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