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站
採摘站
您習慣喝甚麼口味的茶呢?
紅茶、綠茶、鐵觀音,還是...烏龍茶?
我們喝茶時會挑選茶的種類
在學習知識時也是如此
我們將知識分門別類
若只把知識分成兩類,可以是科技與人文
再細分一點,科技裡頭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人文領域裡有藝術、歷史、文學、哲學、甚至是語言學
一門學問就像一片梯田,每個「一心二葉」都是寶貴的黃金
課堂上的學習、書籍上的知識,影片裡的主軸,隨口一句標語
都和知識「採摘」有關
在一門學問裡,找到適合「傳授的知識」是基本功
把知識比喻成茶園
採茶就是為知識進行初步的擇選
生活中又有哪些是知識採摘的環節呢?
教師備課時挑選適合教授的教材,課本編篡時知識的增與減都是常見的例子
這次旅程特別挑選,單維彰教授的數學知識發展脈絡
以及陳宣毅教授的物理知識發展脈絡做說明
歡迎領取知識小茶包
享受【濃厚不苦澀的數學茶】和【清爽解油膩的物理茶】吧!
補給站:知識如何被採摘
單教授如何採摘數學知識
單老師藉由郵票著手講述了數學知識的發展,從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泥板說起,到古希臘畢達哥拉斯的畢氏學派,如何奠定了西方數學要「證明」的思維,再接到東方(作為古文明之一的中國)數學發展,經歷了可圈可點的東西方數學知識交流後,又是如何因為政治而分到揚鑣。
整段敘事聽下來,就像是悉知了數學從古到今的演變,更像是在聽數學的故事,一點也不晦澀。其實在數學專業領域中,還有更多難解又複雜的議題。教授挑選知識的能耐,證明了他在專業領域內下的功夫。要有這樣的底蘊(這裡的底蘊是指,有能力深入淺出的將知識傳授,本身所需要的學問),必須對該領域有深刻的了解。凡是看似簡單的東西,背後都藏著多年的耕耘。
陳教授進到教室後便說,像他這種等級的人來講授「物理知識發展脈絡」,實在是有點太傲慢了。這句話便輕鬆點出物理知識的廣闊無邊,以及挑選知識的重要性!
這次教授以一條時間軸,來闡述物理知識的發展脈絡。和單教授挑選知識的方向很不一樣,陳教授沒有從古文明這麼久以前的物理知識說起,在他看來物理真的開始發展出自己的脈絡,是從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開始。雖然這堂課提到許多物理公式,但教授特別說明不需要理解公式怎麼運算,列出公式的目的是要從公式中發現物理知識發展的大問題。
同樣的講題,不一樣的敘事方式
來自不同的視角看待知識應該如何被傳授
了解完採摘知識的重要性,有了這個基本功
接下來的知識挑揀肯定難不倒您
趕快去下一站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