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天涯海角—鶴咀海岸遊
撰寫:李崇泰、李業泰、吳少英、梁美齊、郭楚華
發布日期:2022年3月
鶴咀海岸保護區, 在香港區東南面。從筲箕灣巴士總站乘搭9號巴士到鶴咀站,車行約20分鐘。下車後沿鶴咀道一條路去再原路折返,算是輕鬆易行。沿途可以欣賞鶴咀石河、更樓瞭望台、鶴咀燈塔、雷音洞、蟹洞及鯨魚骨等。遊覽完畢,折返到起點的巴士站位置乘車離開。
初級
(適合所有長者前往)
8公里
4小時
旅程主要途徑鶴咀道步行。沿途都是石屎路,鋪裝良好,十分平坦非常容易行,部份路段有樹陰,也可觀看海景。
旅程大部分路段均爲平坦石屎路,惟獨前往部分景點時需要行經斜路和梯級,包括:登上鶴咀燈塔、雷音洞等,而海岸公園一帶亦會有較多斜路。
在筲箕灣坐巴士總站坐9號巴士去鶴咀展開旅程(謹記留意班次是否經鶴咀)。另外,若果縮短步行距離,可以從筲箕灣乘搭的士前往至鶴咀電台展開旅程。
鶴咀途中有兩個洗手間,它們分別位於:巴士站下車後步行10分鐘的位置而另一洗手間則位於鶴咀村内的信記士多旁。
旅程中的補給站不多,各位遊人謹記帶備足夠的糧水。如果仍然需要補充糧水,可以於鶴咀村内的士多購買。
沿途沒有設置太多休息站,如果需要休息,可於行程中途前往鶴咀村内的士多購買小食坐下休息。
沿途指示不算太清晰, 各位遊人謹記在事前做好路綫規劃,以避免走錯路。
沿途手機接收良好,遊人可邊走邊查看旅遊資訊。
鶴咀燈塔(英語:Cape D'Aguilar Lighthouse),又稱德忌立角燈塔,是香港第一座燈塔,位於香港島南區鶴咀半島的鶴咀,於2006年3月3日列入香港法定古蹟。
鶴咀燈塔於1875年4月16日落成啟用。造價15,000港元,建成時高17米,採用煤和石油氣燈,天朗氣清時訊號燈發出穩定的白光能照到23海里以外。燈塔並有看守員駐守。1893年,位於橫瀾島的燈塔落成啟用,因此鶴咀燈塔便失去使用價值,最後於1896年停止運作。1975年,鶴咀燈塔重新啟用,並改為自動化操作。
又稱碉樓瞭望台,位於鶴咀村學校的對面,建於20年代,全座都是採用花崗岩築成,闊約 4 米,高約 9 米,兩層樓高並設有槍洞及天台城牆,是以收藏村民的貴重財物乃至藏身抗敵之用。據有村民指出,朱氏先祖在百多年前自西環石塘咀遷來,由於不斷進行墾殖,故逐漸豐裕起來,為當時的盜賊所垂涎,於是斥資興建更樓,用作保存族中貴重財產,直至1942年日治時期便停止使用。
近「鶴咀海岸保護區」的大木牌,馬路左邊叢林之間,會出現一條很短的石屎樓級,落去是往鶴咀的景點雷音洞。行到石地轉右,經過岩石之間狹窄的縫隙,就入到雷音洞。雷音洞的另一邊是大海,每當海浪經狹道湧入,浪聲如雷震耳,故而得名。腳下的石頭長期受海浪沖刷,全都是圓滑的模樣。
1. 香港筲箕灣巴士總站乘坐9號巴士,留意班次是否經鶴咀站。(近筲箕灣地鐵站A3出口)。
2. 在鶴咀站落車。
3. 下車站的路口是鶴咀道,就沿著路一直行,沿路是平坦的石屎路易行,是一條馬路,要留心車輛出入。
4. 途中有兩個流動廁所。
5. 沿路兩旁各有不同景色,左邊山旁有奇趣的石,右邊是對岸的赤柱半島,景色怡人。
6. 往前走到鶴咀村口,有「信記士多」及「鶴咀阿蘇凉茶」可補給。
7. 轉入村内有一所「香港鶴咀學校」遣址,向前走有一個公廁。
8. 由阿蘇凉茶右邊的小路入,走過村屋靠左邊小路,就是「更樓」。
9. 「更樓」以花崗岩建成,這座19世紀落成的二級歷史建築物。
10. 看完更樓,折回原路口大路繼續向前走。
11. 來到電訊公司發射站大閘,有一個警告牌寫著「私人地方,不可擅進」,由左邊的泥石路,要小心走。
12 . 走到小路盡頭後,要沿着欄杆走過去便可繼續前往。
13. 走到一條分岔路,左轉入前往白色燈塔。
14. 鶴咀燈塔的英文名稱為「德己立角燈塔」,已列為法定古蹟。
15. 沿路折返靠右邊的石屎路,去雷音洞,留意左邊有一路口下石梯級,洞的入口全是碎石,有海浪水冲入碎石濕滑,要小心。
16. 繼續向「鶴咀海岸保護區」前進,一座白色研究所,是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是私人地方,遊人切勿進入。研究所外有鲸魚骨標本,標本對出的海邊,會看見的是蟹洞。
遊覽完畢,沿路折返到巴士站乘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