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水塘物語
發佈日期:2021年5月30日
大潭水務文物徑位於港島東,由柴灣站乘搭16X小巴至大潭道下車,便可以開展你的「大潭水塘物語之旅」。整條路徑林木豐富,空氣清新,是一條入門的郊遊路徑。沿途中,更可親身接觸到獨特優美的拱橋和水壩,也可遠眺港島和九龍的風景,使人心身舒暢。
初級
(適合所有長者前往)
9公里
280米
4小時
(交通時間已計算在内)
整條路徑是泊油路,路面狀況良好。林木豐富,有樹蔭阻擋太陽,不會受陽光暴曬。
整條路徑雖然有上有落,但路途不算太斜,容易行,是一條入門的郊遊路徑。
遊人可於柴灣站乘搭16X小巴士往大潭郊野公園南門開始旅程,並於鄰近終點的鰂魚涌站乘搭港鐵離開。
路徑沿途有厠所,能夠方便遊人的生理需要,洗手間位置:大潭郊野公園南門、大風坳以及東區自然步道。
路徑設有補給站,分別位於大潭郊野公園南門、大風坳。
路徑旁多處位置設有座椅,大家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隨意在路徑旁的座椅休息。
路徑沿途的指示牌十分清晰,清晰顯示各個目的地的距離和方位。
手機信號於路徑沿途均接收良好,遊人可沿途使用手機瀏覽出遊資訊。
大潭篤水塘石橋於1907年建成,一共有4條石橋,大潭每座石橋均屬花崗石拱形結構,並以多條頂部修窄的巨柱承托。
大潭中水塘水壩於1904 年至1907年建成,圍繞大潭整個系統的水壩,均同屬一系。大潭中水塘的水壩以石鋪面,建有一個靜水池,側牆以混凝土建成,並設有管狀鋼製防護欄。基於安全理由,原建築物完工 70年後,水壩溢洪道的全段降低了3米,造成現時壩頂輕微內凹的外貌。
大潭上水塘水壩於1883年至1888年建成,水壩高30.5米、 長121.9米、寬18.3米,當時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壩建築 物。在重力作用之下,水塘儲水經由7300呎(2.2公里)長貫穿山嶺的隧道及 16 500呎(5公里)長的地面輸水道輸送至中環。該項目的各個主要部分都顯示 規劃者的決心及建築工人的毅力。
大潭上水塘水掣房於於1883年至1888年建成,水掣房沿水壩頂部約三分之一位置興建,為一座簡單的方形構 築物,只有一個門口,而小窗口現已封閉。水掣房以層列石面粗琢花崗石築成。原來的廡殿式屋頂已由平屋頂取代,突出的飛檐由雕飾托臂承托,依然原好無缺。
於柴灣站乘搭16X小巴士往大潭郊野公園南門開始旅程,沿著大潭水務文物徑一直走,再而進入畢架山路段繼續往路徑最高點前行,到達大風坳涼亭可稍作休息。之後便可以沿著柏架山道往鰂魚涌方向繼續下山,最後就會到達位於鰂魚涌的大潭郊野公園入口,旅程便會完成。完成旅程後,便可以於鰂魚涌乘搭巴士或港鐵離開。
柴灣站C出口乘搭16X小巴
2. 乘搭小巴於大潭郊野公園南門落車,展開旅程前可於南門的公廁上廁所。
3. 展開旅程後,很快便會見到「大潭篤水塘石橋」。
4. 步行約1.5公里後,便會開始進入「大潭中水塘」範圍。
5. 步行2公里,便會開始進入柏架山段。
6. 進入柏架山段約20分鐘後,便會來到「大潭上水塘水壩」。
7. 「大潭上水塘水壩」上的風景。
8. 經過「大潭上水塘水壩」後,繼續沿柏架山段前行。
9. 步行多30分鐘,便會來到路線的最高點 —「大風坳」。
10. 來到「大風坳」可稍作休息,補充體力以及去廁所。
11. 經過「大風坳」,可依指示牌,沿鰂魚涌方向落山。
12. 到達終點前,大家會經過前身為「太古糖廠高級職員宿舍」的「林邊生物多樣性自然 教育中心」。
13. 位於終點處的「大潭郊野公園」名牌。
14. 經過4小時的旅程後,便來到位於鰂魚涌的終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