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 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國立中興大學 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系所成員 - 專任教師- 曾天生 副教授 Dr. Tien-Sheng Tseng
簡要經歷
(2014/12~2018/12)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 (博士後)
(2014/07~2014/12) 中央研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 (博士後)
(2012/12-2014/06)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訪問博士後)
研究方向
未來研究方向將以疾病相關的蛋白質為主要標靶,並結合電腦輔助藥物設計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CADD)) , 生物物理與生物化學技術 (bio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techniques), 細胞與動物實驗 (in vitro and in vivo assay) 來篩選,設計,驗證,確效有潛力的小分子與抗體抑制劑。
電腦輔助藥物設計 (CADD) 包含以標靶蛋白結構為基礎的藥物篩選 (structure-based drug screening),例如分子對接 (molecular docking) 與藥效基團模組的建立 (structure-based pharmacophore modeling) 。 另外也包含以小分子的分子結構為基礎,建立藥效基團 (ligand-based pharmacophore identification) 用以藥物篩選應用。這些生物與化學計算將首要用來篩出有潛力的小分子抑制劑。此外,天然藥物以及中草藥將為主要小分子資料庫用在電腦輔助藥物計算。 特別是中草藥的部分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 (TCM)) 將與衛生福利部中國醫藥研究所合作。
初步由電腦輔助藥物設計篩出的小分子會以實驗的方式確認其抑制效力。生物化學的實驗將首先用以確定小分子抑制劑的抑制能力。再者用生物物理的方法探討小分子抑制劑與標靶蛋白質之間的結合親合性 (binding affinity), 專一性 (binding specificity),與交互作用的機制 (binding mode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這類的技術有等溫滴定熱分析 (ITC),表面等離子共振 (SPR)與生物膜層光學干涉技術 (BLI) 。此外,核磁共振技術 (NMR), 蛋白質晶體結構技術 (X-ray) 與尖端冷凍電子顯微技術 (Cryo-EM),將用來解出小分子抑制劑與標靶蛋白之間的原子交互作用,提供後續在化學合成修改小分子結構重要的方向與訊息,達到最佳化小分子抑制劑的功效。 (All the bio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supports can be available from the Biophysics Core Facility (Scientific Instrument Center), High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enter (HFNMRC) and Academia Sinica Cryo-EM center (ASCEM) in Academia Sinica.)
接著最重要是抑制劑確效的部分,驗證其在細胞層面與動物體內的藥效。利用細胞試驗與動物實驗來做確效的測試。細胞試驗的技術目前正在學習研究中,動物試驗的部分也將會盡速建立起來。最後也會將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以專利保護。
榮譽
榮獲國立中興大學優聘教師(113年8月)
授課課程
1. 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2. 分子生物學(大學部)
3. 分子生物學技術
4. 分子生物學技術(一)
5. 專題討論(碩士班)
6. 專題討論(博士班)
7. 分子結構生物學
8. 電腦在分子生物學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