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完美”父母

不以“完美”要求孩子

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发育是有阶段性的——好像是废话——由于孩子大脑和身体结构的特点,所以缺乏自制力、比较情绪化,此外有些对力量或身体协调性的事情没法做到。此外,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不管什么年龄段都一样。

可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忘记这一点,正如《小王子》里面所说的,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又或者是,道理都懂,但涉及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还是容易着急。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被孩子的多哭属性困扰,觉得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任意一件小事都可以哭得撕心裂肺。共情、斥责、惩罚、讲道理,总之各种办法都试了,但基本上收效甚微。那种挫败感和无力感相信会有不少家长感同身受。

实在没有办法,我决定放松自己的神经,也许我本不应该以这种“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毕竟如何面对挫折、控制情绪这一课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让她自己慢慢去学会如何调适可能还更好一些,大人的帮助效果还适得其反。所以后来有时候我干脆让孩子在旁边哭,只告诉她什么时候好了我们就继续做下一件事。

不管对她来说是不是好事,反正我自己不再为这件事感到压力很大,也不至于总是陷入到焦虑当中。当你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的时候,其实也宽容了自己。

嘴上说让孩子做个普通人就好的人很多,但我觉得,当有横向纵向比较、有社会环境压力的时候,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不以“完美”要求祖辈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孙辈的教育方式,是很多父母必须面对的问题,毕竟现代城市有能力自己全职带孩子的还是不多——而且全职也有全职的问题,不展开。有相当多的人觉得老一辈观念古旧且顽固,坏习惯很多,又过度溺爱孩子,于是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

可以理解,人老了,其实就跟孩子一样任性,转数下降,无法理解和接受新事物,总会以自己已成型的人生经验来作为判断依据,所以和年轻一辈有冲突是难免的。

但接下来我要唱个反调,这种情况,作为年轻辈的我们有没有责任呢?静下心来想想就知道,如果我们愿意拿出耐心、信心和恒心,还是有无数办法可以改善这种情况的。但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么做呢?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拿“完美”去要求他们,觉得他们就应该做到A、B、C、D,而无视他们几十年所生活的环境和经历带给他们的烙印。

所以,如果你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们,那是你的问题,不是他们的问题。通常他们会对你的事情说这说那,也只是缘于你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自主和自立,而有些确实无法改变的事情,也许需要学会接受。单说溺爱这事,多少人的回忆文章里,说起爷爷奶奶在自己小时候偷偷给自己零食或者护着自己,心里不是暖暖的呢?把事情贴上过于绝对化的标签,会失去环境的多元性,我不认为过于单一的生活模板和相处方式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

而且,孩子是最敏感的,你如何跟老一辈相处,孩子都看在眼里呢。如果总是抱着对抗或者鄙视的心态,哪怕表面装出和谐的样子,也总是会表现在情绪和言语上,然后被孩子感知。何况,祖辈那一代人大多淳朴善良,对孙辈固然有爱,对我们又何尝没有呢?只要你找准和他们沟通的办法,得到的回报是多方面的。

不以“完美”要求自己

上面说的两个可能还比较容易理解,不以“完美”要求自己又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说吧,有不少的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看无数的书、看无数网络上别人分享的经验,然后就逐条对比,按章办事。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每一个细微的环节,总是生怕自己没有“给孩子最好的”,每当自己有些地方没有和育儿专家的理论相符,就觉得自己是个不称职的父母,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甚至担心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进取当然不是坏事,但关键是怎么在进取与宽容之间取得平衡。以“完美”的准绳来要求自己,很容易令自己的神经处于绷紧状态。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人,耐心和情绪自制力都会打折扣,反而会导致更多的冲突和矛盾,而且很可能就会把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与其这样双输,倒不如放松心情,敢于自嘲,承认和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以乐观和开放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事情。

当然,我不是说父母可以放纵自己,任性而为。我只是觉得,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犯错或者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大可不必为此背上沉重的压力。而且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正是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错误和挫折的好机会。正如前面所说的,孩子因为不懂得如何去面对挫折或者压力,所以就会出现急躁、坏脾气、易哭等各种表象。光凭言语引导不足以让孩子很快明白应对的方法,但如果可以示范一下,就可能会事半功倍。例如,当孩子做了一些让你气得头顶冒烟的事情,你忍不住要发火的时候,试试边说边做“我现在很生气,我需要冷静,我深呼吸,我放松,我过5分钟再跟你讲道理。” 然后逐渐平静下来。当然,不指望孩子一两次就能学会并做到完全控制——大人都做不到呢——但潜移默化,我觉得还是会有效果的。

不做“完美”父母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要为了面子而非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完美”形象。过分的完美,只会让孩子习惯于依赖你,并且因此而缺乏信心。而且,什么都为孩子做到最好,反而可能让孩子觉得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而试图为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不但很累,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而当你无法做到的时候,不管是你自己还是孩子,心理上的落差也会引发不好的情绪。所以,有时候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尝试过,努力过,可以接受结果,同时享受过程的快乐。

其实世界上从不存在完美,也不可能存在,如果做父母之后觉得自己很完美伟大,又或者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和伟大,那可能真的要从另一个角度来想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