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輔導
以設計思考為輔導方法,協助高中生發展專題
以設計思考為輔導方法,協助高中生發展專題
全案以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DT)為方法步驟,導入社創組織的思維和運作為標的,目的在了解社創組織並協助社創組織進行合作專案的募款。本計畫區分以下列步驟層次進行社會創新。
l 認識NPO合作題目:了解社創組織所做的社會服務有哪些?遇到什麼困境挑戰?實際了解詳細社會服務內容以及背後的行動意義。
l 導入設計思考:運用設計思考的方法同理思考,提出可能解方。
l 目標導向:提出解方的改變邏輯,讓民眾清楚自己的參與、捐款也是帶來改變的一環。
l 成長心態:提出預想解方之後進行實驗試做(pilot run),並反覆測試及修正。
高中教師輔導組隊,參與學校課程
高中師長利用上學期課堂時間,協助同學探究議題,引導同學逐步完成提案。可另外預約教練諮詢(線上為主)。
#計畫會提供師訓、引導教材。
自主報名同學,參與培力基地輔導
利用隔周周末,由設計思考教練協助同學進行提案籌備。培力基地除了提供課程,也可以協助同學進行原型製作,請另外向教練提出特別需求。
🧐【114學年輔導角色與分工】
在 114 學年,計畫的輔導模式將結合 校內高中師長的課堂引導 與 設計思考教練的支援諮詢,提供學生更強的支持系統:
1. 高中師長
o 上學期於校內課堂或社團中擔任主要引導者,將社會議題與設計思考(DT)融入課程,帶領學生逐步完成NPO提案。
o 在寒假與下學期擔任陪伴者,協助同學掌握查核點、設定實作進度。
o 透過先前的 DT 培訓,具備基礎的設計思考引導能力,可獨立引導課堂上的討論、活動與初步原型製作。
o 當課程中遇到需要進一步專業建議、技術協助或跨校交流時,主動聯繫專案教練。
2. 設計思考教練
o 教育部苗圃計畫教練,具備豐富的設計思考教學與專案輔導經驗。
o 上學期提供教學資源,包括:線上教學引導影片(12分鐘)、線上諮詢、培力基地資源。
o 下學期會擔任較重的輔導角色,協助同學做中學進行NPO實作。
o 為資歷尚淺或初次帶領 DT 課程的教師,提供引導技巧與課程設計的指導,協助教師強化課堂xChangemaker的掌握度。
o 依需求安排跨校觀摩活動或線上分享會(online seminar),讓不同學校的學生有機會交流專案構想與學習心得,促進靈感激盪。
3. 協作模式
o 常態運作:由校內高中師長獨立引導學生完成 DT 流程,確保專案進度與學習連貫性。
o 支援介入:當課堂進入挑戰較高的階段(如議題深化、募款策略、原型測試),或教師需要引導策略諮詢時,由教練提供即時支援。
o 跨校交流:針對有觀摩與切磋需求的學校,教練協調並促成跨校觀摩或工作坊,擴展學生視野並提升作品品質。
此模式將協助各校能保有穩定的課堂推進力量,同時在關鍵時刻獲得專業輔導,並促進區域間的資源共享與學習連結。
歡迎聯繫計畫辦公室提出需求。
114.7.10師訓
比照史丹佛大學Makerspaces的精神,計畫於北中南三地提供實作培力基地,輔導學生製作提案原型。同學也可以在LINE群諮詢教練。
💡培力基地開放時間 (隔週實體開放,避開大考)
#當日活動細節、聯絡師長請以群組公告為主
💡培力基地
北:大同大學 經營大樓102教室
中:東海大學 第二校區想創空間
南:中山大學 圖資大樓十樓西灣學院西灣廣場
113-1南區培力基地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