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布袋戲的發展與變遷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puppetry ( Po-te-hi)

依表演型態及時間演進約可區分如下,各時期的起迄時間不是絕對的。

籠底戲時期 

自清代中葉開始,即有唐山藝人在台灣中部演出潮調布袋戲,稍晚,北地區也有泉州的南管布袋戲;約略同時,中部的鹿港、南部的臺南都有藝人傳入南管調或白字仔布袋戲。

戲班師承自唐山老師傅所傳的單齣戲目稱為「籠底戲」,有「壓箱絕活」的意思。最早在台灣演出南管布袋戲的演師,一般公認是「龍鳳閣」陳婆,擅演的南管戲有《回番書》、《養閒堂》、《寶塔記》等齣,「金同」的童全則擅演《掃秦》、《唐寅磨鏡》、《白扇記》等齣,至今尚為「小西園」、「亦宛然」的籠底戲齣。 「新興閣」保留的潮調傳統戲齣有《結義雙團》、《一門三及第》、《金簪記》等

典型的南管布袋戲,除後場使用南管戲曲外,前場偶戲表演亦沿襲梨園戲排場,動作十分細膩,以文戲為主,格調高雅,文辭優美,頗受上流階層人士喜愛,卻不易被基層群眾所接受,曲高和寡。

潮調籠底戲-金針(簪)記

北管正本戲時期   Beiguan-based  glove puppetry

北管以打擊樂器為主,音色激昂高亢,節奏明快,特別適合在廟會喜慶的場合當作伴奏,清代中末葉以後成為臺灣戲曲音樂的主流。 

掌中戲班結合臺灣各地最盛行的北管子弟戲,進行布袋戲改良。幾位著名的演師如李天祿、黃海岱、鍾任祥、吳清發等都曾經是北管子弟,這些演師將其學自北管的曲譜與戲齣應用於布袋戲演出,促成了北管布袋戲的發展。這些來自北管戲曲與演出的劇本,通稱為「正本戲」。  

這時期戲班紛紛捨棄南管採用北管後場,戲本也以武戲為主,配合激昂的音樂,加入大量武打雜耍特技如:跑馬、打藤牌、跳窗等,大受歡迎,致使優雅緩慢的南管布袋戲被緊鑼密鼓的北管布袋戲所取代。

古冊戲時期 Historical fiction

正本戲的戲齣有限,為應付日漸興盛的演出需求,布袋戲的主演們開始向傳統章回小說取材。如《鋒劍春秋》、《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演義小說都是演師們取材改編的對象。台灣人俗稱章回小說為「古册」,依此演出的戲碼也就稱為「古册戲」。 

依小說類型約略可分,神怪戲如《封神榜》、《西遊記》、《濟公傳》;公案戲《彭公案》、《施公案》、《包公案》等。

劍俠戲時期   Chivalry puppetry 

古冊戲不再讓觀眾感到新鮮刺激之後, 1930年代,師們在籠底戲與古冊戲之外,改編清末的俠義章回小說,如《七俠五義》、《小五義》、《七劍十三俠》等。主角多為江湖好漢,個個身懷絕技,行俠仗義,為「劍俠戲」的嚆矢。 

光復後,演師們改編民國20、30年流行的武俠小說或自行創編,以少林寺故事為主其特點在於這些小說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江湖奇俠,發展出吐劍光、祭飛劍、法寶等情節,被稱為「劍俠戲」。

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後,禁止民眾戶外集會,布袋戲轉入戲院票演出,稱為「內台戲」劍俠戲是內台戲初期的主流劇種

到了1949、1950年,亦宛然演出「我是山人」的少林寺洪熙官、方世玉等英雄故事,一本本連台演下來,非常轟動,欲罷不能,帶動布袋戲的少林潮。 

以北管後場演出劍俠戲著名的演師有:新莊「小西園」許天扶、台北「亦宛然」李天祿、虎尾「五洲園」黃海岱、西螺「新興閣」鍾任祥、關廟「玉泉閣」黃秋藤、屏東「全樂閣」鄭全明等人..。

著名劇目:《五美六俠錦飛劍》、《蕭寶童白蓮劍》、《龍頭金刀俠》、《怪俠紅黑巾》、《清宮三百年》等

皇民化布袋戲時期(1942-1945)  Japanese Colonial Era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加強管制演出外台戲禁演傳統戲齣,史稱「禁鼓樂」,布袋戲團紛紛轉業或歇業。1942年日本政府成立「台灣演劇協會」先後准許7支人形劇團在戲院演出「皇民劇」以日語、日本人物造型戲偶、日本配樂演出殖民政府審查過的劇本,如《鞍馬天狗》、《水戶黃門》、《血染燈臺》、《荒木遊廈門》、《櫻花戀》、《猿飛左助》、《怪魔復仇》等,演出時機與場地都由日本當局規定,演戲功能在於宣傳殖民政府的殖民政策與灌輸殖民思想。目前各劇團留下的,大抵只有戲偶和少數的劇本。 

皇民化布袋戲雖然短暫,但這段期間,劇團開始改用現代人形木偶、西洋配樂、布景式戲台等,這些變革對台灣布袋戲的發展有著不可抹滅的影響。

當時准許的7支人形劇團(布袋戲團):台北「新國風」、「小西園」、台中「旭勝座」、台南「五洲園」、「新興(閣)」、「永光」、「福光」。

皇民化布袋戲偶-日本武士

反共抗俄劇時期 (1950-1960s)   Political Propaganda

1949年起國民政府為防範匪諜活動,嚴格管制演出外台戲,並要求劇團正戲開演前,先演出一段「反共抗俄」以宣導政令,戲偶多梳西裝頭、戴帽的現代人型偶頭,戲服也採用現代服裝樣式,如1953年「亦宛然」在台南慈善社演出時,有「開場前半小時上演《憤怒的火燄》、《大別山下》等反共宣傳劇」的廣告詞。這段時間不長,各劇團約只留下一些戲偶,和少數的劇本,供作歷史見證。 

The anti-communist and anti Russia doctrine promulgated by government,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political propaganda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金光布袋戲時期 (1960s till now) Golden-ray puppetry 

由於劍俠戲,逐漸走向光怪陸離、乖異荒謬、曲折懸疑的劇情,脫離俠義小說範疇,以戲中人物具有高深莫測的武功、金剛不壞之身的人物特質,衍生出「金剛戲」(金光戲)。後場音樂逐漸捨棄鑼鼓伴奏,改用西樂唱片配樂,更脫離戲曲的演出特質與範圍,將西洋電影、音樂及漫畫元素融入戲劇。在戲偶方面,配合因劇情與人物特色,創造出各樣奇形怪狀、加大尺寸,使用螢光顏料,有別於傳統戲偶造型的戲偶競相出現。視覺方面增加絢麗燈光螢光布景及爆破煙火等,達到〝金光閃閃,氣千條〞的視覺效果

1953年 「排戲先生」吳天來為「新興閣二團」鍾任壁排戲,出現長篇連續的金光戲,吸引觀眾買票入場,帶動商業劇場蓬勃發展。此時期因為商業劇場與民間廟會的蓬勃發展,所謂「時勢造英雄」,布袋戲演師群雄並起。 

金光戲濫觴時期(1950-1970)著名的演師與劇目

「進興閣」廖英啟《大俠一江山、「新興閣」鍾任壁《大俠百草翁》、「寶五洲」鄭雄《南北風雲仇》、「隆興閣」廖來興《五爪金鷹一生傳》、「南投新世界」陳俊然《南俠翻山虎》、五洲園黃俊奇俠怪老人》、真五洲黃俊雄《六合三俠傳》、「正五洲」呂明國《儒俠小顏回》、「高雄國興閣」張國《玉筆鈴聲世外稀》、「五洲小桃源」孫正明《聖俠小顏回》…等百家爭鳴

The biggest changes in the BODEHI world came after the creation of the Golden Ray Theater  in 1960s, which ushered in a new era for puppet theater in Taiwan. Golden Ray’s puppets were larger, and their colors, clothing, and hairstyles also changed. Black lights and fireworks were added to create greater fanfare, and elements from foreign movies, music, and cartoon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puppet shows. The popularity of this new style grew rapidly alongside traditional  puppet shows. 

廣播唱片布袋戲時期 (1960~) Broadcast puppetry

廣播布袋戲,是以聲音取勝的表演藝術,聽眾單憑聲音來想像表演的內容。於錄音室錄製演出過程,交由廣播電臺播放者,稱為廣播布袋戲。這種演出是一種無償的方式,聽眾不須支付任何費用即可欣賞精彩的演出。但它通常與商業行為相結合,最普遍者是與藥廠(商)合作於中場休息時間進行藥品廣告,達到促銷其產品的目的。如鄭一雄於1956年在中廣臺南臺錄製布袋戲《三國演義》,連播約三個月啟廣播布袋戲之先河。

1960代起,金光戲大行其道,廣播公司爭相延聘布袋戲藝人錄播節目,開啟廣播布袋戲的紀元。結果造成臺南地區民眾不午休而聽收音機的特殊現象。後繼者為1958年臺南關廟玉泉閣第二團黃秋藤,在岡山正言電臺的播演。之後,陸續有陳山林、沈明正、曾志鵬、鄭能波等人加入。 

電視布袋戲時期 (1970~) TV Series

1962年電視台開播,首位登上電視演出布袋戲者為李天祿,演出劇碼為《三國》。但真正引發收視熱潮者1970年黃俊雄主演的《雲州大儒俠》劇中史艷文、藏鏡人角色,成為家喻戶曉人物。之後布袋戲成為電視最受歡迎的節目,知名劇團,如新興閣、五洲園二團、小西園、玉泉閣、進興閣等,紛紛受邀電視台演出,形成電視布袋戲的全盛時期

1974年新聞局以「妨礙農工正常作息」為由,下令電視台禁播台語布袋戲。至1982年電視布袋戲復播後,此時洪連生在華視,黃俊雄在臺視,其子黃文擇於1983年也以一齣《苦海女神龍》發跡於中視。1984年5月黃文擇在中視演出《七彩霹靂門》,是「霹靂」電視布袋戲的先聲;1985年10月有「吳萬響掌中劇團」在臺視播出科幻木偶劇《雷霆發威》。但整個電視布袋戲界幾成黃氏父子天下。1988年之後,黃家陸續退出電視布袋戲的製播,轉向錄音帶出租市場等新方向發展。

The advent of television in the 1960s would cause the art form to evolve even more. Puppet theater was featured on Taiwan television from its early days, but saw a tremendous rise in popularity over the next decade. Considered the father of television puppet theater, puppet master Huang Chun-hsiung refined the Golden Ray style for the TV age, with dialogue in Taiwanese supplemented by Chinese subtitles. 

In 1970, his program Shi Yan-wen , the Confucian Swordsman of Yunchou quickly became a sensation, consistently hitting ratings of 90% or higher. Legend has it that when Shi Yan-wen (史豔文) was on air, productivity around Taiwan ground to a halt. The government pulled the show off the air in 1974, accusing it of disrupting the nation’s work schedule and harming the economy. But many suspected that another motivation was involved. 

電影布袋戲 (1958~) Puppet movie

1958年黃俊雄拍攝使用西洋配樂的布袋戲黑白電影《西遊記》上映,開啟台灣布袋戲電影先河,爾後1967、1968年黃俊雄分別導演兩部布袋戲電影《大飛龍》、《大相殺》上映。

2000年霹靂製作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上映,累積票房破億,為該年度台灣最佳本地電影,隨後外銷美國與日本,近年霹靂仍陸續推出新電影。

The Pili Company invested 300million NT dollars to produce the Puppet movie ,〝The Legend of the Sacred Stone〞 . It was officially released in 57 theatres around Taiwan during January of 2000. Box office sales broke the record for Taiwanese film. It was the most popular Taiwanese movie of the millennium year. This movie further brought the charm of  Po-te-hi into the international video market.

布袋戲傳承系統(由北至南) Po-te-hi Puppetry system

1.亦宛然系統:以「亦宛然」為首,傳授似宛然、新宛然、弘宛然、山宛然、小宛然、巧宛然、微宛然等..。

2.小西園系統:以「小西園」為首,傳授新西園、正西園、全西園、新竹園、上西園、天宏園等..。

3.世界派系統:以「南投新世界」為首,傳授明世界、全世界、通世界、真世界、觀世界、黑人等..。

4.新興閣系統:以「西螺新興閣」為首,傳授進興閣、義興閣、光興閣、復興閣、隆興閣、豐興閣等..。

5.五洲園系統:以「虎尾五洲園」為首,傳授真五洲、寶五洲、新五洲、正五洲、輝五洲、昇平五洲園、建五洲等..。

6.玉泉閣系統:以「關廟玉泉閣」為首,傳授真玉泉、正玉泉、美玉泉等..。

7.全樂閣系統:以「全樂閣」為首,傳授明興閣、金樂閣、新樂閣、全新樂閣、新國興、大自然等..。

布袋戲班的主演以獨到的表演技藝成名後,各立門戶,之後廣收徒眾,即形成各自的傳承系統。如李天祿的「宛然」系統,黃海岱的「五洲園」系統,以及以鍾任祥與陳深池兩支傳衍的「閣派」系統,因各縣市自成一格的地方劇團大有人在,欲一窺全貌,需要更多的調查研究資料來補充,表列不及,請見諒。

參考 布袋戲主題知識網、掌中乾坤布袋戲數位博物館、雲林戲布袋戲資源調查成果報告書、Taiwan Business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