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與氣候治理

作為一座海洋城市,基隆的居住及產業環境很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目前更正在面對興建第四接收站填海造陸的問題,藉由2021年兩次定期會及臨時會的機會,我和市長及相關局處首長,討論本市的能源轉型、淨零碳排、氣候治理政策檢討和規劃,並提出提案要求市府訂定具體的能源轉型政策目標,並立刻啟動相關盤點。

⚡️淨零碳排與地方氣候治理

市長在第五次定期會市政總報告中提到蔡英文總統宣示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但針對基隆的淨零碳排政策規劃,市長卻只提到尚未興建的市政大樓減碳設計,沒有其他目標與政策規劃。我多次向市府表達,不論是能源轉型、淨零碳排或是氣候治理,都不只是中央政府的責任,城市、地方政府必須要有因地制宜的政策推進。我詢問市長,未來基隆的其他建案、大型公共建設審查條件規範是否有要比照市政大樓調整?市府對於產業、交通運輸規劃的淨零碳排政策方向又是什麼?並沒有得到具體回應。

 

針對氣候治理的地方責任,我連署能源轉型聯盟「氣候治理,地方先行」六大訴求,並具體建議市府應該「訂定具體可行而且因地制宜的長期氣候目標和策略」,並「完善氣候治理架構,並且編列氣候治理預算」。簡言之,地方政府要訂定因地制宜的目標、設計政策架構、訂定法規搭配並編列預算執行,讓各局處有統合的目標,提升公民參與和認知,讓大家一起動起來。以能源轉型為例,已經有8個縣市訂定地方能源自治條例、11個縣市成立能源主責單位,基隆過去在能源轉型政策評比中,得到最後一名落後其他縣市,希望未來在淨零碳排和氣候治理上,我們能夠迎頭趕上。

⚡️能源轉型政策檢討與展望

我多次透過提案、質詢要求市府針對能源轉型及減碳相關的「低碳永續家園、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計畫」進行檢討,在等待了近一年的時間,終於收到非常粗略的回應。


就2018年到2020年的實施達標情形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局處完全達標,而部分指標其實就是局處本來在做的業務,應該重新檢討是否確能達到減碳的效果(例如產發處其中一項減碳目標是提升種植山藥的面積)。我要求市府盡速檢討過去能源/減碳相關計畫實施成效及目標訂定,並提案要求綜合發展處盤點市有建築物、廳舍、宿舍屋頂,並針對是否適於設置太陽能發電設施進行評估,綜發處也終於在第六次定期會後著手進行盤點工作。


我也多次提案要求市府訂定含納永續、減碳相關治理目標及政策規劃,並能夠作為能源轉型治理依據的本市能源自治條例,在我多次的提案及於總質詢時要求,環保局終於開始著手進行《基隆市低碳城市自治條例》的研擬。


另外,我也向公車處建議,目前許多縣市使用的太陽能板智慧站牌可以在白天時儲存太陽能並用於電子紙顯示各路線公車的到站時間,其相關資訊也可以使用wifi來連線,大幅降低設置的時間成本、並可以便利更換與利用腹地,希望公車處可以納入新技術,加速智慧站牌的設置並減少行政與時間成本。

⚡️舉辦及受邀主講能源轉型講座

我多次向市長強調,能源轉型政策成功的關鍵在於民眾的了解與「參與」,因此在2021年,時代力量基隆黨部舉辦了「台灣永續行動咖啡館:三四五接接去哪?來看能源轉型的天然氣接收站政策!」線上講座,我與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一起主講目前能源轉型政策下的天然氣接收站問題。


我也受邀於台大城鄉所學會主辦的「基隆:中央能源轉型與地方治理的交錯」,與蔡雅瀅律師對談中央能源轉型政策在地方的執行狀況與困境,並從地方治理、經濟發展與資源分配的角度,和城鄉所同學們一起審視台灣的能源政策。

打造韌性城市及大武崙溪整治

2017年6月基隆安樂區大武崙地區淹水的畫面躍上新聞版面,水退了,淹水的噩夢仍在大武崙居民心中留下陰影。由於淹水嚴重,當時行政院院長前來視察、馬上指示投入前瞻計畫經費協助「治水」,針對大武崙溪提出短、中、長期的「改善」方案──加高堤防、改善河川瓶頸段、浚深、滯洪池,以及建置分洪道。


深究淹水的原因,其實也不能全部都怪大武崙溪。周遭的過度開發讓山坡地能容納雨水逕流的樹木、能涵養水源的土壤消失,最後所有雨水都用最快的速度衝進大武崙溪,造成暴漲,過去錯誤開發與過度工程思維也讓大武崙溪整個河道三面水泥化,無法有更多容納逕流的空間。


整體來說,因應2017年淹水而來的大武崙溪排水改善,主要仍以「工程」手段強制改變溪流、或把所有排水引入溪流,以貫徹「不讓水來」的原則。然而,在極端氣候下,單位時間的降雨越來越強,雖然大武崙溪加高堤防、瓶頸段等短期改善已經完成,但效果有限,也證實了面對極端降雨,我們必須翻轉純工程、「治水」的思維,從「不讓水來」轉變成「不怕水來」,讓城市面對極端降水更有「韌性」。

🌊舉辦韌性城市講座

2021年年初,我們邀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賢老師分享含納永續精神的「韌性城市」概念。韌性(Resilience)是面對外在的變動,以調整自身的方式而持續存在、持續發展的能力,而非阻止變動發生。承洪韌性是耐淹力與災後重建力的總和,在自然的變動中,我們也該朝讓城市成為一個不怕水淹的城市的目標前進。

我也分享針對過去淹水的大武崙溪的前瞻治水計畫,像是築堤防、浚深河道或分洪道,都還是停留在「不淹水」的工程思維,然而更高的堤防把河底挖的更深不斷的加派抽水機有效嗎?在去年的幾場大雨,我們就看到堤防雖然阻隔了大水,卻積了更多的河水,最後只差一點點就要潰堤、造成更大的災害,而堤後排水也因為堤內河水積高,而造成排不出去的現象。「不讓水來」的工程方法在氣候變遷下可能已經開始失效。面對氣候變遷,尤其又要開始進行河谷廊帶的產業規劃,我們是不是有機會翻轉這個概念,讓市府不要再把大筆的稅金(大家的錢)投入可能逐漸失效的防洪工程中,應該要為了未來世代和城市永續發展,開始把「韌性城市」成為產業發展、都市設計與公私部門合力的目標

🐦大武崙溪整治:排水中期改善

我明白承洪韌性的實踐在大家和公部門的認知完全翻轉前,是很難推行的,因此我持續關注大武崙溪整治相關方案是否能夠融入更多永續、韌性的可能。


目前正在細部設計的「大武崙溪中期改善──大武崙順興橋至民樂橋改善工程」,有「一點點」微小的進展。在2021年9月7日舉辦的細部設計報告第二次審查會議,我看到習慣於工程介入的工務處和在地環境團體、生態檢核顧問公司進行討論,並請工程顧問公司開始納入兼顧生態的設計,例如增加魚類多樣性的空間,讓大武崙溪的生態環境可以有一點改善。

非常感謝基隆野鳥協會和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協助這段改善工程的生態檢核和提供兼顧生態的意見,也很難得的看到大武崙溪無名橋至民樂橋天然土坡是翠鳥的棲地。對此,鳥會也很明確建議,因為翠鳥於臨水土坡上鑽洞築巢,建議不要在這段天然土坡上築護岸。比較可惜的是,因為地方的要求,最後仍會施作護岸,勢必影響到翠鳥的棲地。我在會議中除了詢問翠鳥棲地迴避與減輕對策、生物通道的設計是否得宜等,也特別詢問公開說明會的規劃。在第六次定期會業務報告及總質詢中,我也再次和工務處長及市長建議。


希望除了關注「排水」外,有更多的朋友反思目前溪流被工程「整治」主宰的問題,一起來翻轉我們的觀念,從「不讓水來」到「不怕水來」,展望溪流和生態共存的韌性城市。

垃圾減量及評估垃圾廢隨袋徵收

基隆天外天焚化廠連續三年評鑑得第一,但其產生的底渣評鑑卻是名列末段班,連廚餘回收成果在全台灣各縣市都是末段班。我們任由廚餘及其他可回收物拿去燒,卻產生一大堆底渣與飛灰難以解決。而基隆永盛掩埋場收基隆的飛灰掩埋是全國最廉價,掩埋的鉅額環境成本卻留在基隆。當年該掩埋場是在爭議中通過環評,並解編水質水量保護區(永盛位於山坡地保育區,下游有清澈的瑪陵坑溪),一不小心重金屬等污染物會有排入河川水體或下滲土壤與地下水。​

我與王醒之議員在第六次定期會聯合總質詢時,具體要求市長允諾訂定廢棄物焚化減量目標「每年減5%」,得到市長初步正面回應。除了垃圾處理和焚化量應逐年減量,保護基隆的好山好水外,我也指出基隆自己垃圾產生量從2015年到2020年人均量維持在全台全三名,除了配合中央有補助的減塑政策之外外,基隆市卻沒有具體有效的垃圾減量規劃。我也舉台北市、新北市實施垃圾廢隨袋徵收有效降低垃圾量六成及三成五為例,對於基隆是否可以試行垃圾費隨袋徵收,環保局回覆不可行原因為:一、財政支出負擔會增加,二、恐助長隨意棄置垃圾行為。但事實上,環保局回覆的資料中表示,基隆市垃圾費若改為隨袋徵收,市府支出是遠遠低過隨水費徵收,而隨意棄置垃圾狀況應透過配套措施跟稽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