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博雅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英國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London)舞蹈碩士、學士。從編創、表演轉向舞蹈評論、研究。研究關注台灣舞蹈藝術史的轉變與社會變遷之關係。期刊論文發表於《文化研究》、《台灣舞蹈研究》、《中山人文學報》、《藝術學報》等,評論散見於「表演藝術評論台」、「藝術地圖」、「PAR表演藝術」。著有專書《落日之舞: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2018)。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博雅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2015-2018年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英國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London)舞蹈碩士、學士、專業表演文憑,南華大學自然醫學所碩士。早期與英國、台灣舞團劇團共同編創、表演,近年從舞蹈實作轉向舞蹈研究、評論。2018年出版專書《落日之舞: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1920-1950》,描繪台灣新舞蹈藝術如何開展的政治文化脈絡。期刊論文發表於《文化研究》、《台灣舞蹈研究》、《中山人文學報》、《藝術學報》等。評論散見於「表演藝術評論台」、「藝術地圖」、「PAR表演藝術」。學術理想是探索自己從事多年的舞蹈藝術如何可能,以社會學的視角考察與建構台灣舞蹈藝術史,讓瞬間即逝的舞蹈藝術留下歷史想像的基礎。研究之餘,對身心療育、另類療法感興趣,曾任台灣正念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