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山堂的流金歲月》廣播節目「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進入第二年~歡迎收聽!
繼2024年《中山堂的流金歲月》廣播節目入圍第59屆廣播金鐘獎榮譽後,2025年「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再度委任「台灣舞蹈研究學會」策劃「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12個舞蹈單元(成為其委託「臺北廣播電台」製作《中山堂的流金歲月》廣播節目當中的舞蹈區塊),為將來臺北市中山堂轉型為舞蹈發展中心預先準備。
今年的舞蹈廣節目是由學會理事長趙玉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常務理事趙郁玲(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教授)與常務理事張思菁(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副教授)負責規劃。邀請專家們深入淺出地介紹臺灣舞蹈界的重要名人,了解前輩如何以汗水與熱情推動臺灣舞蹈藝術,發現臺灣舞蹈界的多采多姿!無論是優雅的芭蕾、充滿熱情的現代舞,還是展現文化特色的民族舞蹈等等。因為有前輩老師們的辛勤耕耘,現今才能有繁花似錦的臺灣舞蹈文化!
在每個月第四個禮拜六21:00-22:00播出的節目裡,由本學會理事-以每個月一個主題的步調,與聽眾朋友暢談曾經在臺北市中山堂演出的不同舞蹈類型的編舞家及其作品,並邀請對於臺灣舞蹈歷史發展有所研究的專家進行口述訪談,以科普的方式引領聽眾感受臺灣的舞蹈文化脈動與面貌。
《中山堂的流金歲月》之「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
廣播節目連結:https://tradio.gov.taipei/channel/MjEzMA/MjI2MzE1
首集之「中山堂的舞蹈群英」導覽本季12個主題內容!
錯過首播的朋友們,可以點選各期圖片下方連結,一樣可以聽到精彩的分享內容喔!
敬請每個月第四個禮拜六21:00-22:00 一起來悠遊「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
中山堂的舞蹈群英
台灣舞蹈界多采多姿!無論是優雅的芭蕾舞、充滿熱情的現代舞,還是展現文化特色的民族舞蹈⋯⋯等,因為有前輩老師們的辛勤耕耘,現今才能有繁花似錦的的舞蹈文化,「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 」單元與台灣舞蹈研究學會合作,邀請專家們深入淺出地介紹不同舞種外,也將分享台灣舞蹈界的重要名人如何以汗水與熱情推動台灣舞蹈藝術,本集節目,邀請台灣舞蹈研究學會理事長趙玉玲及台灣舞蹈研究學會常務理事趙郁玲老師分享本年度精采的節目規劃。
阿月愛跳舞:
蔡瑞月的舞蹈風華
蔡瑞月女士是優秀的舞蹈家,更是充滿使命感的教育者與文化推動者。她從早期遠赴日本學習,到戰後回到台灣創辦蔡瑞月舞蹈社。她的舞作不僅展現了對現代舞語言的掌握,更融入了台灣文化內涵,影響了無數後輩舞者。本集「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邀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陳雅萍教授老師分享蔡瑞月如何透過舞蹈實現自我。
從臺北到新加坡:李淑芬
李淑芬,在台灣啟蒙舞蹈,之後在新加坡奠定舞蹈教育基石,成為新加坡『舞蹈之母』,李淑芬不僅擁有驚人的舞蹈天賦,更以非凡的毅力與智慧,突破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框架,為無數年輕舞者點燃希望的燈火,本集「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 」,邀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台灣舞蹈研究學會理事長趙玉玲教授進行分享。
奔放飛躍,男舞者的舞台1:
許清誥、康嘉福
台灣人對於芭蕾舞不陌生,現在大家或許熟悉許多國際知名的舞者與編舞家,在台灣有一群早期的芭蕾先驅,在資源有限、藝術風氣尚未成熟的年代,努力播下芭蕾的種子。本集「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台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教授,台灣舞蹈研究學會趙郁玲常務理事分享早期芭蕾舞蹈家許清誥、康嘉福的故事。
迴旋多元,男舞者的舞台2:林明德、南雅人
林明德常被稱為「台灣第一位男性舞者」,他曾接觸梅蘭芳的演出,也曾跟崔承喜與石井漠、高田世子等老師學習,1943年,林明德在東京日比谷公會堂首次公演;南雅人是旅日的台灣舞蹈家,曾多次在台灣舉辦舞蹈演出,受邀在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教授舞蹈,1972年,南雅人獲得教育部頒獎,本集「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邀請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博雅通識教育中心徐瑋瑩副教授及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張思菁進行分享。
颯爽俊秀、珠玉輝耀:
辜雅棽的舞蹈風韻
辜雅棽是台中舞蹈教育的奠基者,有名的影星林翠華、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在高中時,也曾經跟隨辜老師學習芭蕾舞,她所啟蒙的舞者,至今仍在舞蹈界發光發熱。本集節目邀請到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前系主任及文藝獎榮譽獎章得主王廣生老師、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張思菁老師,帶著聽眾一同回顧辜雅棽的藝術成就、教育貢獻以及她對台灣舞蹈界的深遠影響。
輕靈美妙、花舞雲霄:
許惠美的舞蹈風采
許惠美,對舞蹈展現驚人熱情。從芭蕾、現代舞一路走到民族舞蹈,她用優美的肢體、剛柔並濟的節奏,創作出如《拳舞》、《草原風情》、《天女散花》等經典,也打造出台灣第一部三幕民族舞劇《七夕雨》,本集「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邀請在海外推廣民族舞蹈多年的許梨美老師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曾照薰院長分享將生命奉獻給民族舞蹈的藝術家許惠美。
國族榮耀之舞:
展演中華、歡慶文化復興
那是一個沒有社群媒體、沒有直播鏡頭的時代,卻有一群年輕的舞者,在世界舞台上,以舞蹈為語言,訴說來自台灣的文化風采。1968年墨西哥奧運文化展、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都曾有舞者的身影,為台灣文化外交留下珍貴篇章,本集「那些流光飛舞的日子 」邀請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前系主任伍曼麗教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前系主任、 文藝獎榮譽獎章得主王廣生教授及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曾照薰院長談「國族榮耀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