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0-26
地點:坦尚尼亞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
國際基督徒醫師暨牙醫師協會(ICMDA) 2023年世界大會心得分享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以賽亞書42:3)
烈日下,我的頭探出越野車的車頂窗口,強風不斷在我的臉頰拍打。背著風,我向車後望去,揚起的塵土和成群的蟲子在眼前飛舞。遠眺是綿延的山脈圍繞著一片大草原。草原中有一大片湖泊,四周點綴著幾株孤零零的小樹,樹上掛滿著各種型態的鳥巢。羚羊、牛羚和斑馬們成群地在草原上覓食。湖邊站著一整排紅鶴,幾隻河馬在旁邊悠閒地泡著水。
這時,車裡傳來一陣歡呼聲,大家爭相站起來,指著遠處的一個黑點。雙手握著望遠鏡的女士興奮地喊著:「我看到牠的角了!」。大家緊跟著互相傳遞望遠鏡。在鏡頭裡,我看見一隻頻危的犀牛正低著頭、緩緩咀嚼著青草。標誌的犀牛角在綠地的襯托下十分明顯。
這是會議後隔天,我與許多會議成員一起到坦尚尼亞北部的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Ngorongoro Crater)參與一日遊的見聞。
在台灣,當一個見證主的基督徒,就好像草原裡頻危的犀牛。除了受到繁重工作的獵殺外,也受到許多屬世價值的打擊。甚至自己也常常會迷失方向,不知道終日勞碌是為了什麼?
在四年一度的ICMDA世界大會中,我遇到了來自一百多個國家,一千多位高舉主的基督徒。有些人是已經在醫療福音禾場工作,或在回教國家、或在內戰頻繁的地區、或在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或因社會變遷而逐漸與年輕世代脫離的高度發展地區。同時,也有許多仍在學的醫學相關科系學生參與。就好像躲在山洞裡的以利亞先知向上帝抱怨只剩他一人時,上帝卻對他說:「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列王紀上19:18)
我們在會前會的課間討論活動、休息時間、吃飯時間,不斷的互相認識、聊天、建立友誼。除了了解彼此的差異外,更多的是得知彼此在福音工作上面臨的困境,以及如何藉著主的帶領逐漸走出來。
本次大會的講者Voddie Baucham,藉著自己從休士頓牧會到尚比亞服事的經驗,向我們總結呼召的三個過程。首先,主會給我們恩賜、才能和渴望。之後,呼召必須在一位合格的信徒身上(提多書1:6-9)。最後,上帝會給我們機會。而這個機會不是只是自己覺得就算數,我們必須尋求家庭、屬主的基督徒們與我們一同確認這呼召。這些人將成為之後在禾場遇到困境時候的助力。同時,不要為自己的未來做保證,因為我們的生命不屬於自己。上帝隨時可以要我們暫停,回到他面前反思,或更換禾場。
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祂其實並不需要我們就能獨立完成福音的征戰。但祂卻向軟弱的我們張開雙臂,邀請我們與祂同工。從醫療的觀點來看,上帝不需要醫護,就可以把病治好(馬太福音4:23-25)。祂也不需要牧師,就可將祂的道放在人心中。但祂卻呼召我們,要我們在生活中的每個方面,無論是工作、家庭、教會、言行、內心都成為祂的見證。如果我們的工作夥伴在得知我們是基督徒的時候卻感到驚訝,那我們很可能已經遠離主,把信仰生活從自身割離下來,沒有真的回應主對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的呼召。
一周的會議中有太多的收穫,如外科醫學的教育、當地教會與醫療傳道的結合、不同基督教機構的合作、如何讓年輕世代加入……等等,很難在一篇文章中寫盡。其中,最大的收穫是,雖然在工作環境中,我就像一株被壓傷的蘆葦,掙扎著想活出新的生命。常常在困難中,感到灰心喪志,不曉得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但上帝早已預備數不盡的茵茵綠草,在世界的每個角落扎根。我們不需要單打獨鬥,反而要在每一件事上彼此合作,為主成就永續且重要的福音工作。
2023/6/27 陳永信 撰寫
ICMDA 2023年世界大會合影
參與ICMDA 2023年世界大會,與會前會小組成員合影
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Ngorongoro Crater)休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