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祈禱與愛的見證:吳傳健 牧師的院牧旅程
時間:2024/12/10 19:00-21:00
醫者仁心點信光,祈禱堅忍訴神章。
鄰里兩載潤心雪,病者一朝見主芳。
慈手濟人懷愛念,真言喚眾破迷茫。
福音傳遠揚恩典,生命之光照四方。
吳傳健牧師,一位全然將生命獻給神的牧者,在神的指引下將醫院當作福音的禾場。在這裡,他見證了基督的愛與恩典。他的故事充滿了謙卑的傾聽、為他人設想的愛心與恆切的祈禱,展現出一位基督徒如何在福音工作中活出信仰的真實與力量。
旅程的起點:神的阻擋與開路
吳牧師在眷村長大,是第二代基督徒。在神的保守下,他沒有沾染上抽菸、喝酒、打麻將賭博的惡習。出社會後,他先在工廠工作,一開始他不太敢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是基督徒,但之後遇到祭拜的民間習俗,他開始表態自己是基督徒,並得以避開許多看時辰的祭拜活動。
在工作中,他第一次遇到傳遞福音的機會是一位感情受傷的同事,主動尋求幫助。吳牧師當時決定邀她到教會。她一到教會就不停地流淚,並感受到極大的安慰。吳牧師之後在持續的研讀聖經、對信仰的了解越深下,他決定卸下工廠的工作,就讀神學院,全職做福音的事工。然而,當他畢業後卻始終找不到接納他的教會。那時候他跟著教會會友一起去台大公館醫院周三下午探訪病人,並在其中得知總院祈禱室在找全職服事的院牧。神也為他開路,開啟他近二十年的院牧旅程。
愛的實踐:用關懷與傾聽融化冰冷的心
有一次,當他探訪完病人,病人卻跟他說:你下次不用來了。當下他感到很挫折,但在反思後,他發現自己只是一味的傳講,卻沒有足夠的傾聽,就好像落在石頭上的話語,非但讓病人沒有感動,還造成他的反感。之後,他開始更多傾聽。在了解病人的身體疾病後,為他、家屬還有看護禱告。在幾次探望並祈禱後,病人主動開口,表示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平安與慰藉,願意更多地了解基督信仰。牧師才得以在鬆軟的土撒上福音的種子。
鄰里的愛:堅持的力量
吳牧師也分享了一個觸動人心的真實故事。有一位信主多年的姊妹,雖然熱衷教會聚會,卻常疏忽家庭,導致自己的丈夫拒絕接觸信仰。但有一天丈夫卻主動詢問姊妹可否一起去教會。丈夫之後向她說,會有這樣的改變是因為他看到自己對門的鄰居,一位寡婦帶著兩個孩子。有一位會所的弟兄兩年如一日,從不停歇,且默默的將菜一大清早放在鄰居家門口。這樣的愛讓他的心深受感動。這段見證深刻說明,愛的行動往往比言語更能感動人心,持續的付出更能彰顯神的恩典。
不懈的禱告:改變人心的力量
祈禱是吳牧師生命中的重要支柱。他特別提到慕迪的故事,啟發我們要為未信主的朋友不斷禱告。慕迪為三位朋友禱告,其中兩人在他生前信主,而最後一位在他離世後也接受了基督。
吳牧師也引用路加福音18章1節的教導:「常常禱告,不可灰心。」他勉勵我們,即使看不到即時的果效,也要堅持禱告,因為神的計劃超乎我們所能理解。牧師以自己的經歷證明,禱告是改變人心的力量,也是連結神恩的管道。
面對靈性挑戰:以信心征服恐懼
牧師還分享了處理靈性攪擾的經歷。雖然是在強調科學的醫院,但還是會遇到許多無法解釋的靈異現象。有病人和職員受到靈異現象困擾,吳牧師以禱告和神的話語幫助他們脫離恐懼。他強調,基督徒要持續操練信仰,靠近神,以此在屬靈爭戰中站立得穩。
活出信仰:自然流露基督的愛
在職場和生活中,吳牧師強調信仰的自然流露。他認為,基督徒不需刻意說教,而是以行動來感動人。當他真誠地為同事祈禱、耐心聆聽他們的困難時,這些行為常常帶來意想不到的果效。許多同事因此對基督信仰產生興趣,甚至主動詢問有關信仰的問題。
牧師相信,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見證。當基督的愛充滿我們的生命,我們就能以謙卑與溫柔去影響身邊的人,讓他們感受到信仰的真實。
結語:信仰的實在與力量
吳牧師的見證告訴我們,信仰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實在的生命經歷。祈禱讓我們與神建立關係,愛的行動將基督的恩典帶給他人,而堅持不懈的心使福音在生活中散發光芒。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吳牧師提醒我們,不要忽略祈禱的力量,也不要低估愛的影響力。他用生命告訴我們,無論在家庭、工作或鄰里間,我們都可以成為神愛的見證人,改變世界的一小部分,進而將希望與和平傳遞給更多人。
陳永信 (Assisted by ChatGPT4.0) 2024/12/10
JAMES 小組 Line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