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God's Calling: Unexpected Path and On Track
在哈佛醫學院與神同工 - 蕭俐俐 Dr. Li-Li Hsiao
時間:2024/5/3 18:00-21:00
地點:台大醫學院 聯教館 307
蕭醫師出生於南投水里,雖然父母相繼在她8歲和12歲時過世,但親人和老師們的照顧,讓她的成長過程充滿了愛。在台中讀高中時,她曾被帶去受洗,卻仍不清楚信仰,也未踏入教會。直到她去美國攻讀博士時,加入查經班開始勤奮的研讀神的話,才了解基督信仰是與造萬物的主建立親密的關係。而這也成為她一生追求的目標 ......
與會學子專注聽,
神做引導說分明;
同主旨意順從行,
工作滿有好心情!
早在四年多前,我有幸前往蕭醫師在哈佛的實驗室進行短期研究,那時得以親自看著她,怎麼用有效率的方式幫助實驗室成員走出瓶頸,怎樣風塵僕僕深入弱勢社區,進行慢性腎臟病的衛教篩檢宣導,記得當時蕭醫師曾問過我,是不是基督徒?在什麼教會聚會?但當時我語焉不詳,話題也就此打住,因此沒有機會多聽她在信仰上的經歷。
時隔數個寒暑再次相見,蕭醫師還是跟往常一樣的爽朗與硬朗,以前都不知她是怎麼辦到的,但今天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從神而來的喜樂!因為她是真正熱愛目前的工作:做一位基督徒醫師(她特別強調要把"基督徒"放在醫師前面),在哈佛這個場域傳揚主的福音,與神同工!
如同箴言3章5-6節所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認定他,他必使你的道路平直。對於同是基督徒的聽眾,蕭醫師提醒我們,要多與神有親密的說話,因為基督教不是個宗教,乃是神與人的關係!她自嘲自己不會用什麼正式的禱告詞,與主都是用像朋友的語氣詢問,只要主沒有給他明確的回應,她就按兵不動,維持現有的計畫,有時甚至要持續禱告兩年,才得到主的指引!
當然,她也曾經對於自己的外科天賦甚為自負,一度走得太快,跑到神的前頭,然而,神就親自擊打並拆毀,斷了這條道路,雖然這也讓蕭醫師一度與神賭氣了半年,但這樣的經歷,也使她成為一個順服神旨意的人,凡是都走在神的後面,聽主的聲音,以神為優先。
對於醫學生、大學生,蕭醫師也講了兩個必須的操練,第一:電梯談話,要能在短短1-2分鐘向他人闡明自己的理念、想法,激起對方的興趣,才有可能獲得合作的機會;第二:多與人主動接觸,不要怕生,尤其作為醫師,更是要與患者有密切的互動,她也舉了幾個跟患者有仔細且細心的交談,而扭轉患者偏見和得到正確診斷的例子,這兩個教導,四、五年前我就聽過,但,至今仍是受用無窮!
至於小組帶領的實行,蕭醫師囑咐我們,千萬不可因為太忙、時間不夠,就不讀聖經,因為聖經就是主的話,倘若一個聚會只有吃吃飯、唱唱詩歌、匆匆禱告,那只會越來越空虛,畢竟沒有了根本,就沒有生命,唯有仔細查找聖經,才不會迷失方向。
正如以賽亞書6章8節提到,"我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蕭醫師正是這樣的人,她傾聽主的聲音,並緊緊跟隨,願我們也都能作主的追隨者。
喻慶祥 20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