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峰迴路轉的另類醫師生涯 An Alternative Career Path for a Doctor
- 陳恒德 Dr. Herng-Der, Chern
時間:2024/03/29 19:00-21:00
地點:台大醫學院 201 講堂
陳恒德醫師在演講中分享了自己從臨床醫師轉型為醫藥品上市審查、健保藥價給付等法規科學、政策制定的經歷。從他的生命經驗當中我們看到,人生的道路往往充滿意外,但只要願意順服上帝,就算在挫折中也能找到適合自己、能投注一輩子而不感到疲倦的領域。
陳恒德醫師於 1983 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完成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訓練,並於 1994 年自美國匹茲堡大學取得藥理學博士學位。陳醫師曾任台大醫院臨床藥理學科主任及台大醫學院副教授。歷任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副執行長與執行長,負責台灣新藥臨床試驗/查驗登記與醫藥科技評估之技術審查、法規諮詢與法規研擬。
陳醫師在演講中首先介紹了自己的家庭背景。他的父親是一位小鎮外科醫生,曾在馬偕醫院訓練當到外科代主任。但因為祖父為學生做保欠債,因而回鄉開業。在父親的影響下,陳恒德醫師也立志成為一名醫師,且希望能接續完成父親未能留在醫學中心的遺憾。在台大醫學院畢業後,選擇了內科作為自己的專攻,並進入當時競爭激烈的消化系內科。在訓練即將結束之際,意外得知台大沒有開消化系內科主治醫師缺給他們這一屆,他雖然有些遺憾,但也只能準備離開台大。
不過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因著美國在華醫藥促進局敦促台灣重視醫院用藥浮濫的問題,陳恒德醫師獲得了赴美國研修臨床藥理學的機會。在美國,他深入學習了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的相關知識。回到台灣後,陳醫師在台大醫院推和中研院擔任研究職務。在這些職位上,他參與了多項新藥研發和臨床試驗的項目。
1998 年,陳恒德醫師受邀參考美國FDA精神去規劃衛福部財團法人醫藥品審查中心的成立,並為此辭去台大的職務。在這個職位上,他帶領團隊完成了多項重要藥品審查工作,為台灣的公共衛生作出了重要貢獻。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後,陳恆德醫師參與了台灣的防疫工作。他參與「CDE Can Help」計畫,鼓勵廠商投入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為台灣的防疫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演講的最後,陳恆德醫師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他認為,人生的道路往往充滿意外,但只要順服神給的感動,把握住每一次的機會,就能在峰迴路轉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永信 2024/03/30 (Assisted by Ge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