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New:7/26 - 8/3/2025 中元節盂蘭盆地藏法會 Ullambana Ksitigarbha Events
摘自: 盧勝彥文集047黑教黑法--- 027真佛宗修持的法要之一供養的大秘密
Excerpt from Living Buddha Liansheng Lu Book Collections Vol. 47 - Bon and It's Magic - Chapter 27 One of TBS Yoga Practice Key Points - The Secret of Offering.
第一、集中精神力。把花印於腦海,或一切供品印於腦海。
第二、心向內變化。這一變三,三變九,點變面,面變空間,是向內追尋,非向外追尋,是感覺力的回收,最後是千千萬萬,佈滿虛空際。
第三、與大宇宙結合。這是小我個人的瞑想,進入大宇宙空靈的一種觀想,個人同整個宇宙密密的結合成一處。
我覺得目前的世界上,很少有人知道這種能力的訓練,這是精神能力的一種潛能。全世界人類都是心靈能力不能集中者,心靈都是漂浮而游離的。所以供養觀想,等於是一種精神力的訓練,對於發展堅強的意志力和寧靜的心靈有非常大的幫助。真佛宗的弟子要學會這種觀想,觀想完了,再唸供養咒。
==========================
1) Focus. Embed the image of flower (or other offering items) in your mind.
2) Multiply the image internally. One turns into three. Three turn into nine. One dot becomes one surface (2D). One surface becomes a 3D space. Visualize internally, not externally. Feel the power accumulates within innerself. Finally, everything become thousands and millions, eventually filling up the entire universe.
3) Merge with the universe. This is a way to visualize a small object merging into a big universe. From personal to universal, and finally merging as one.
Currently in this world, only a few people learn about this method. This is a good skill to train your mind power. Most people in the world cannot focus well. Their minds are floating and scattering everywhere. Therefore, this offering visualization is a good practice to focus mind, to strengthen willpower and to find inner peace. TBS disciples should learn to manage this visualization skill. After your are done visualizing, chant the Offering Mantra to enhance the power.
摘自: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75冊─真佛法中法-003 大供養的口訣
Excerpt from: Living Buddha Liansheng Lu Book Collections Vol. 75 - Ultamate Teaching of True Buddha Tantras - Chapter 003 Key Secret of Grand Offering
供養就是奉養的意思,對上的供養,含有親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對下含有同情、憐憫、愛護的意思。
我們的供物,一般是六種,即花、塗香、水、燒香、飯食、燈明。此六種表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密宗的八供,再加「如意螺」、「沐浴水」即是。
另外,尚有七供、廿七供、卅七供,依次第是「須彌山、東洲、南洲、西洲、北洲、日、月、八小洲、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將軍寶、玉女寶、主藏寶、寶藏瓶、寶山、寶樹、寶牛、粳米、大寶蓋、小寶蓋、持花女、持香女、持燈女、持塗女、嬉女、鬘女、歌女、舞女。」
這其中的「八小洲」等於八供,合計卅七供。
密宗的大供養法是:
手結供養手印。
觀想供品,印在腦海之中,先化為一排,再化為一面,再變為宇宙十方上下均是供品,無量無盡。
心中默唸供養咒加持之:
「嗡。沙爾娃。打他架打。衣打木。古魯拉那。面渣拉。堪。尼里耶。打耶咪。」
再將手印觸天心散印。
我們學佛者,當先修廣大供養,以這供養,供養上師三寶金剛護法,求其加被成就。其原則是天下所有須彌山、日月、四大部洲、七珍八寶。用想念的力量,加持咒語手印,一一化現如雲如海,重重無盡。
這種供養是勝妙殊特。
這種供養是清淨莊嚴。
這種供養是廣大供養。
供養印如下:二無名指相背立,次二中指平伸相叉,二小指平伸相叉,次以二食指鉤二中指,二大指按二小指之端。
供養結束,所唸的「讚」是:
須彌四洲並日月。
化諸珍寶供養佛。
種種莊嚴諸功德。
願共眾生證菩提。
我們學會「大供養的方法」,更要明白「大供養的口訣」,其實大供養的口訣,就是「佈施」與「無求」。Not only we need to perform "Grand Offering", but we should also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such action. The key secret to a successful offering is practising "dana/almsgiving" and "without motive".
「佈施」就是以自己之所有施捨於人,
"Dana", is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generosity to others.
第一種是財施,就是用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
1) Material Dana - to help sick and poor people with food, money, medicine, clothings, land, etc.
第二種是法施,就是用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
2) Dharma Dana - to provide immaterial guidance through Buddha's teaching, so that others will practice good moral, lawful lifestyle and stay away from evil doing.
第三種是無畏施,就是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
3) Asylum Dana - to give freedom from fear to others regardless of self's well-being.
「佈施」就是為了度慳貪。
[Dana] is to help overcoming greediness in oneself.
而「蓮生活佛」以為「無求」就是真正大供養的口訣,因為要度慳貪,就是「無求」也。Living Buddha Liansheng deemed "motiveless" as key secret of the grand offering. In order to overcoming "greediness", "motiveless" is the solution.
如果「無求」,即心無所心,無求就無心,心無所依,因為心無依,也就妄念不起,不住不著,洞然清淨。When "motiveless", good deed is perform without asking for a return. Without a motive, the action is pure, the mind is pure, no cling, no attach, thus everything is nothing, only plain pureness.
「無求」是大供養中的無盡供養。"Motiveless" is limitless offering.
「有求」是大供養中的有限福報。Offering with a "motive", will limit one's spiritual wealthiness.
「蓮生活佛」請大家注意金剛經 (Diamond Sutra) 的「妙行無住分」
第四: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Living Buddha Liansheng advised us to pay attention to Chapter Four "Wonderful Conduct without Dwelling" in Diamond Sutra:
“Moreover, Subhåti, as to dharmas, a Bodhisattva should
not dwell anywhere when he gives. He should not dwell
in forms when he gives, nor should he dwell in sounds,
smells, tastes, tangible objects, or dharmas when he gives.
Subhåti, a Bodhisattva should give thus: he should not
dwell in forms. And why?
If a Bodhisattva does not dwell in forms when he gives, his blessings and virtues are immeasurable.
“Subhåti, what do you think, is space in the east measurable?"
“No, World Honored One."
“Subhåti, is space in the south, west, north, or
in the intermediate directions, or above, or below,
measurable?"
“No, World Honored One."
“Subhåti, the blessings and virtue of a Bodhisattva
who does not dwell in forms when he gives are just as
immeasurable. Subhåti, a Bodhisattva should only dwell
in what is taught thus."
「無住相佈施」就是「無求佈施」,是不可思量的。
[Dana without dwelling in form] is [Dana without Motive], thus is immeasurable.
「蓮生活佛」明白,我們行大供養法,若能無求供養,所得的福報也就像虛空 這樣的不可限量。Living Buddha Liansheng taught us that, if we can perform grand offering out of a pure heart and motiveless, will generate immeasurable spiritual wealthiness as grand as the universe.
降伏妄心,在於「無求」。
To overcome a misleading mind, is to maintain "motiveless".
大供養的真實口訣在於「佈施無求」。Wherefore, the key secret to grand offering is performing "dana without motive".
摘自: 盧勝彥文集240打開寶庫之門--- 019由一變多的供養秘密
Excerpt from: Liansheng Lu Book Collections Vol. 240 - Gateway to Infinite Dharma Treasure - Chapter 019 The Secret of Changing One Offering to Many
密教修行,有很多種的成就,但總歸納起來,有三大成就:
一、持明成就。
二、護摩成就。
三、三摩地成就。
第一個成就是持咒到出現大淨光。
第二個成就是火供養到福德圓滿。
第三個成就是三摩地中明心見性的大成就。
又有人說:
「密教的修行,統歸供養,因爲供養法,是第一重要的。」
密教有大曼達供養法,這個「供曼達」我認爲是把整個宇宙濃縮成一個曼達,而在曼達上,放上殊勝的供品。
曼達盤有多層:
上面立著法輪——象徵宇宙最高的光明成就。
中央擺滿供品——金、銀、珠寶、藥材、米。
底盤——石頭、沙子。
西藏密宗的大曼達供養,有修法儀軌,儀軌繁複。(宜請教金剛上師)
另有三十七供。
壇城立八供。
五堆供。
米供。
水供。
火供。
等等等等。
有弟子問我:
「供養的目的爲何?」
我答:
「是積聚福德、智慧之資糧。」
弟子問:
「重點是什麼?」
我答:
「重點是心力,只要盡心盡力,就是最好的供養了。所以供養的功德,並非來自於七珍八寶,而是取決於自心。有廣大的發心,就有廣大的功德。」
我告訴弟子,我的經驗是:
我修供養法是「身、口、意供養諸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天、六道……。」
身的清淨供養。
口的咒語供養。
意的觀想供養。
食的供養,凡一切食物,要吃前先供養,用心力,化爲供養雲。
衣的供養,凡著衣,將衣物用心力,化爲供養雲。
住的供養,將房子、物品、寢具,一 一化爲供養雲。
行的供養,將車子及一切交通工具,一 一化爲供養雲。
凡一切樂事,將快樂的意悅,一 一化爲供養雲。
首飾珍品,將一切七珍八寶,一 一化爲供養雲。
…….。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弟子,你將你的一切,一切行爲,一切修行,一切日常生活,全部化爲供養雲,由一變多。
(這就是口訣)
我說:
將來我若轉世爲人,我仍然是世界第一:
我將一塊金子,化爲金山。
我將一 口食,化爲無盡的佳餚。
我將一塊土,化爲地球。
我將一美女,化爲十方三世的仙女。
我將一心,千變萬化。(廣大的發心)
我成就了佛。
摘自盧勝彥文集606虹光大成就(六)---083密法的「即時供養」
Excerpt from GM Dharma Talk 606 -The Light of Rainbow Body Great Perfection (6) - 083 The "Instant Offering" in Esoteric Buddhism.
https://tbs-rainbow.org/%E8%99%B9%E5%85%89%E5%A4%A7%E6%88%90%E5%B0%B1/%E8%99%B9%E5%85%89%E5%A4%A7%E6%88%90%E5%B0%B16/83%E5%AF%86%E6%B3%95%E7%9A%84%E3%80%8C%E5%8D%B3%E6%99%82%E4%BE%9B%E9%A4%8A%E3%80%8D
在密教裏有這樣的儀軌,就是當你看到一樣東西,認為很好,可以供養佛菩薩,就先做閉目(即把眼睛閉起來),再觀想你自己家的壇城從頭頂中心升起來。如果是要供養給雷藏寺佛菩薩,就把雷藏寺整個形相升起住在你的頂上。如要供養彩虹山莊佛菩薩,可把彩虹山莊壇城升起來住於你頂上。如要供養金剛界或胎藏界諸尊,就把祂們統統觀想於頭頂上,然後再把供品仔細看清楚,再變化成千千萬萬佈滿整個虛空,這就是供養。
所以當你看到喜歡的東西,想供養給觀世音菩薩時,你就觀想頭頂上升起你家壇城的那尊觀音菩薩,再把供品觀想到面前,變化成千千萬萬供養自己的本尊,這就是「即時供」,也就是在那個時刻你馬上做供養,然後再唸供養咒,再加持,這樣就有功德了。所以當你到故宮博物院走一走,看到古董很有價值,就把它觀想成千千萬萬,趕快升起自己主尊在頭頂上,然後供養,這就是即時的供養。
以前常談到供養的供品,我們曉得供品不只是吃的東西,一些用的東西,欣賞的東西、花、香、燈、茶、果,甚至於珍珠、七寶、房子、汽車、古物都可以供養。
有弟子問說:「他去參觀博物院,看到很多名畫古董是不是可以供養佛菩薩?」我回答說:「只要是你看到的都可以」。像我有時去OFL、去SAFEWAY、CARRY'S MARKET,就把整個超級市場東西全部變化成千千萬萬供養給所有諸尊。先召請他們來,然後供養他們,這就是做大供養。
雖然超級市場的東西不是你花錢去買,但是你有這個心(因有些東西不是你能買到的,就如故宮博物院的畫),做這樣的即時供養,也是有功德的。時時存著供養的心,就時時有功德,你自然會產生很大的福報。
密教修行是很奇妙的,你做這樣的供養也是有很大的功德。所以我們不只是在自己的壇城做供養,出外也可以做即時供養,這是很好的修行。
嗡嘛呢唄咪吽
一九九三年六月廿四日
============================
There is a practice in Esoteric Buddhism that, when you see a perfect item you would like to offer to the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you can close your eyes, visualize your home shrine arises from the top of your head, or you would like to offer to the True Buddha Temple's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then you visualize that temple arises from the top of your head. If you would like to offer to the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of Rainbow Temple, you can visualize the shrine of Rainbow Temple arises from the top of your head, or you would like to offer to any deities of Womb Realm (Matrix Realm) or Diamond Realm, just visualize them arise from the top of your head. Then you visualize the offering items clearly, and multiply them to fill-up the universe. This is how you do the offering.
Therefore, when you see something you like, you want to offer it to Guanyin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you visualize your home shrine's Guanyin arises from the top of your head, then continue with visualizing the offering item appears in front of you, then multiply it into thousands and millions and offer them to your deity. This is called "instant offering". Which mean you can do the offering right away on the spot. After this visualization, you can chant offering mantra to enhance the power. This is a way to accumulate one's spiritual wealthiness. Therefore, next time when you visit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you can visualize and multiply the valuable antiques into thousands and millions items. Then, immediately visualize your personal deity rising on top of your head to accept the offering. This is called instant offering.
We used to talk about the type of offering items. We know that we can offer anything, edible or inedible items, including flower, incense, candle, tea, fruit, or even pearl, seven types of jewels and gems, buildings, vehicles, artifacts, etc.
Once a disciple asked: "A person visits a museum and notices many antique drawings and artifacts. Is it all right to offer those to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I replied: "Anything you see is offerable." Just like when I visit OFL, SAFEWAY, CARRY"S MARKET, I multiply the items in the grocery store or supermarket into thousands and millions and offer them to all deities. I first invoke them, and then I perform the offering to them. This is called grand offering.
Even though the supermarket/grocery store's items are not purchased by you (sometimes not all items are available for purchase such as the exhibit items in the exhibitio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t once you have the intention to offer, and perform the instant offering visualization, the "merit of offering" is generated. Therefore, practising offering at anytime, with anything, can help you to accumulate merit at all time. Soon enough, you will see improvement in your life.
Practising esoteric Buddhism is full of possibilities. This type of offering will help you to gain spiritual wealthiness. Therefore we are not restricted to shrine offering, when going out, we also can also use the "instant offering" method. This is a good practice.
Om Mani Padme Hum!
June 24, 1993
摘自盧勝彥文集054密宗羯摩法---039供養之種類
GM Book Collections Vol 54 Tantric Karma Practice - Chapter 39 - Types of Offering
1、內供養,使用迦巴拉法去供養。
2、外供養,五供、六供、七供、八供、十六供、三十七供、曼達拉供等等皆是。
3、密供養,心供養之謂也,行善事供養,功德供養,本尊行止之供養。
4、財供養,即是財施(財佈施),供者,上師,財物,體會空義而供養之。
5、火供養,以名香燒護摩木,除業力煩惱之供養。
6、水供養,以清水淨業,除業力煩惱之供養。
摘自蓮生法王盧勝彥文集63【真佛秘中秘 】---003 真佛大供養法
GM Book Collections Vol 63 [Ultimate Secret of True Buddha Tantras] -Chapter 3 True Buddha Grand Offering
https://tbsn.org/verse/detail/298/%E3%80%8C%E7%9C%9F%E4%BD%9B%E5%A4%A7%E4%BE%9B%E9%A4%8A%E6%B3%95%E3%80%8D%E6%98%AF%E4%B8%80%E7%A8%AE%E3%80%8C%E5%B0%8A%E6%95%AC%E3%80%8D%E3%80%81%E3%80%8C%E8%A6%AA%E8%BF%91%E3%80%8D%E3%80%81%E3%80%8C%E4%BA%8B%E5%A5%89%E3%80%8D%E5%AF%86%E6%B3%95%EF%BC%8C%E7%94%B1%E6%AD%A4%E8%80%8C%E5%BE%97%E5%88%B0%E3%80%8C%E5%8A%A0%E8%A2%AB%E5%8A%A0%E6%8C%81%E5%8A%9B%E3%80%8D%EF%BC%8C%E6%9C%89%E4%BA%86%E3%80%8C%E5%8A%A0%E8%A2%AB%E5%8A%A0%E6%8C%81%E5%8A%9B%E3%80%8D%EF%BC%8C%E4%BF%AE%E4%BB%BB%E4%BD%95%E4%B8%80%E7%A8%AE%E5%AF%86%E6%B3%95%E7%9A%86%E5%BE%97%E6%88%90%E5%B0%B1.html
密宗行者,每回修法,一定要獻供養,這在「四加行法」之中,就是「供養曼達法」。
蓮生活佛曾說:「世間的人,若想得最大的福報,就要供養上師、三寶、金剛、護法。由於供養的緣故,表示出行者的虔敬,恭敬無上三寶,便可以得到上師三寶的加被之力,而得到無窮的福報。」
以前釋慧靈法師曾對我說:
佛前供花——來世美麗非凡,相貌英俊。
佛前供香——來世體味芬芳。
佛前供燈——來世智慧超絕,光明無盡。
佛前供茶——來世財富無盡,源流不止。
佛前供果——來世飲食無慮而有餘。
蓮生活佛說:「一個人若想得到人間最大的福報,來世成為人間的國王,或最富貴的人家,祇要他學會了『真佛大供養法』即得如此成就,單單修持『真佛大供養法』,就可以得到無窮盡的福報。」
密宗的供養曼達法,如下:
行者進入密壇就座,雙手結供養印——先置米少許於左掌上。
供養印——二無名指相背立。次二中指平伸相叉。二小指平伸相叉。(均右在外。)次以二食指鉤二中指。(右食鉤左中。左食鉤右中。)以二大指按二小指之端。(右大按左小。左大按右小。)
觀想宇宙之中須彌山在中央,而東南西北四天在須彌山的四周圍,而須彌山的東西方有日月。
再觀想自己的手中米,變成「七珍八寶」,充滿了須彌山及東南西北四天。
三觀想這一切一切的珍寶,全部奉獻給諸尊。
於是唸供養讚:
須彌四洲並日月,化諸珍寶供養佛。
種種珍奇諸功德,消業速速證菩提。
加持供養咒:
「嗡。沙爾娃。打他架打。衣打木。古魯拉那。面渣拉。勘。尼里耶。打耶咪。」
一唸完供養咒,把手印向上提,印一下天心,在散印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把米,向上撒到空中去。
如此就算完成「供養曼達法。」
蓮生活佛曾經教授大家「真佛大供養法」的祕密。
例如我們供養一燈,把燈點亮,入壇手結供養印,先將這一油燈想在你的腦海中,再將油燈化為一排油燈,再變化為一整面的油燈,甚至變為宇宙上下十方皆是光明的油燈充滿。
觀想諸尊接受你光明油燈供養。
心中默唸供養咒,再將手印觸天心散印。
例如我們供養一朵花,入壇手結供養印,先將這一朵花印在你腦海中,先把一朵花想成一排花,再把一排花想成一整面的花,甚至更為宇宙上下十方皆是充滿你的一朵花。
觀想宇宙諸尊,每尊佛皆手握你的一朵花,充滿宇宙太空。
心中默唸供養咒,再將手印觸天心散印。
這就是由一變多,一一化現如雲,如海。結果是重重無盡的供養,這樣一次的「真佛大供養」,是最勝妙殊特,最清淨奇妙,最廣大無間,其所得的福報,當然也一樣無窮無盡。
我們真佛宗陳列的八供是「小海螺」、「果品」、「塗香」、「燈」、「檀香三支」、「紅花五朵」、「沐浴水」、「清水」。由右向左陳列。而五供就是「花」、「香」、「燈」、「茶」、「果」。這兩種均可。
其實依照佛經之中,供養的儀式很繁複,而供品種類亦多,有所謂的五供,七供、八供、廿七供、卅七供。各種寶物均視為供品,如「法輪」也是一寶,「珍珠」也是一寶,「奇樹」也是一寶,「寶象」也是一寶。我認為祇要你認為是有價值的東西,就可以變化呈現給佛。
有弟子問我,我沒有珍奇的東西可供養佛,怎辦?
我回答如下,這是「真佛大供養」的祕中祕,當我們欠缺實質的東西供佛,我們也可以結供養印,就想出最美好的東西來,我們在路上看到的,或是在他人家中看到的,皆可以印入在我們的腦海中,同樣的一化多,多化無盡,同樣的供養宇宙諸尊。
加持供養咒,然後散印。
一樣有廣大的功德。
「真佛大供養法」的重點有三,即「手印」、「真言」、「觀想」。其實真正的要點,仍然是最虔敬的心。我們一心變化供品無量無盡,自然獲得的福份也無量無盡,所以一心的觀想最重要。
「真佛大供養法」是獲福無量的密法。
「真佛大供養法」是獲得上師三寶加持力的密法。
「真佛大供養法」是金剛護法護身的密法。
「真佛大供養法」是由供養佛菩薩,產生了佈施的心,再轉而佈施眾生,發出了廣大菩提心的大密法。
「真佛大供養法」是由供養,得諸尊加被,由加被再得成就。
西藏活佛認為,「供養曼達法」要修習十萬遍,甚至更多,這也是每位密宗行者必修的課程。
另外,供養上師,也正是表示「敬意」、「歡喜」及「不落空求」(或有所求,或求願,必須供養表示一點心意。)
由於上師是佛、法、僧的代表。我們跟隨上師才能修行學法,所以「供養上師」是十分重要的。真正的上師,不會貪著供養,一切對上師的供養,上師會用「取之於眾生、用之於眾生」的態度去處理,用於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方面。
「真佛大供養法」是一種「尊敬」、「親近」、「事奉」密法,由此而得到「加被加持力」,有了「加被加持力」,修任何一種密法皆得成就,沒有「加被加持力」修任何密法,皆不會產生力量。我寫一偈:
供養是心意最柔,
虔敬自然到地頭;
無窮無盡大福報,
呈現殊勝份外幽。
摘自盧勝彥文集068秘藏奇中奇---018密法修持程序
GM Book Collections Vol 68 [Ultimate Amazement of True Buddha Tantras] -Chapter 018 Proper Steps to Practise Tantras
密法修持程序(演講稿)
今天上堂說法,要特別把密法的細節解說一遍;所以今天的說法是非常的重要。
這個秘密法,所謂的祕密在於不共傳,就是一個對一個的傳。但是今天「真佛宗」把所有的密法公開,這是上師的大願。由於有這個大願,所以把密法公開。今天能夠聽到佛法,而且能夠修行的,一定成佛,這就是佛菩薩的慈悲。
佈壇
每一個修法的人,首先要有壇,就是所謂的密壇,這個密壇,以那一尊佛菩薩為中央呢?就是要把你修法、跟你最投緣、最有緣的佛菩薩供在中央。這個壇的好處,就是讓你進去以後,心中歡喜,感覺到非常的清淨。
有弟子問上師:「沒有錢佈壇、沒有房間佈壇怎麼辦?」這個壇也一樣可供在你的房間睡覺的地方;但是為了清淨的問題,你可以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用紅布或黃色的布把它遮起來。
也有弟子問上師:「那沒有床、沒有臥室怎麼辦呢?」也有沒有臥室的人。因為好幾個人睡在一起。上師告訴他:你以空中為壇,不擺甚麼香,沒有香爐,沒有八洪,沒有佛像,統統沒有,每一次修法的時候,把你自己的本尊,最投緣的本尊,想在空中。你對別人說,宇宙就是壇。但是一般人他沒有辦法能夠領會,還是要佈置密壇。
清淨
有了密壇以後,要修!開始要修行了。先要清淨。
所謂清淨,就是身體的清淨、口的清淨、意的清淨。那麼,我們開始修法的時候,就要唸:身、口、意清淨的咒,唸的時候,合掌,可以合掌唸:
『嗡,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娑訶。』
『嗡,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利,修摩唎,娑訶。』
『嗡,縛日囉怛,訶賀斛。』
『南無三滿多,摩駄南,嗡,度魯度魯,地尾,娑訶。』
召請
再來,我們要召請,就是奉請自已的本尊,跟你壇裡面的佛菩薩到來。
要唸召請咒:『嗡,啞,吽,娑訶。』要唸三遍。把佛菩薩召請來了,奉請佛菩薩來到在虛空中或在你的密壇裡面,你開始要禮拜了。
大禮拜
所謂大禮拜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身、口、意做為一個禮拜,向佛菩薩一種恭敬的儀式。大禮拜有全身伏下,全身貼地,一貼地馬上起立。也有五體投地,就是兩個膝蓋,兩個手掌、一個頭心接地。這是五體投地的禮拜。
密法裡面有四個手印做為大禮拜的。所謂佛龕手印。就是拜佛的意思,第二個是蓮花手印。第三個是金剛杵手印。第四個是平等手印(結以上四個手印。)這每一個手印在拜的時候,都要身、口、意(印頭、喉、心)。這樣子的禮拜叫大禮拜。
供養
做完大禮拜以後,你要把你最好的供品給佛菩薩。這供養是有好處的,不是說,你東西給佛菩薩,佛菩薩才給你賜福並不是這個意思,供養就是能捨,這意義是能捨。我們捨得把東西捨給別人,你自己能夠把最好的東西真正供養給聖賢。其實這能捨是真正的福報。天底下有很多很富有的人,但是他不能捨。富有的人不能捨,他的福份不能長久。
這個捨,就是止貪。把這三毒之一的「貪」念阻止。我們以東西來供養佛菩薩,佛菩薩給我們賜福,在你的心田之中就有了福報,這個就是供養的意義。
供養的時候要結供養印,這是供養印(結手印),這供養印一結,你把你供養的東西印在你的腦海裡面,然後把他變化,一個變成三個,三個變成無量無盡,如山如海。
若有人沒有東西供養,那你可以如此,今天在外面看到一朵漂亮的花,你可以把那朵花想來,變化成滿空中,如山如海,這樣子也是供養,所以不是一定要用物質上的供養才能夠得到佛菩薩的真正關心。供養就是你的心意已經完全表達了呈現給佛菩薩,這樣子你的供養就得到很大的福報。
四皈依
做完了供養以後,接著你要唸四皈依咒。
這四皈依咒是:「南無古魯貝,南無不打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所謂「南無古魯貝」,那就是皈依上師。「南無不打耶」,就是皈依佛。「南無達摩耶」,就是皈依法。「南無僧伽耶」,就是皈依僧寶聖賢。
這四皈依意義很重大,每一回修法都要唸,時時記得你的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就是讓你記得你是一個修行的人,這有了真正的四皈依就能夠脫六道輪迴,你雖然口中唸咒,但心不跟着這咒而行,這有了皈依也等於沒有皈依,這唸四皈依咒就是要你時時記住你是一個密宗的行者。
有很多人問上師:「為甚麼皈依上師排在最前面?」因為有了上師的傳法,才有佛、法、僧的存在,上師本身教佛、教法、教僧,所以上師排在最前面,由於有了上師的傳法,眾生才能夠得渡,所以上師排在第一位。
披甲護身
做唸完了四皈依以後呢,就做披甲護身。披甲護身是每一次修法都要做的;不但如此,有時出門也要做披甲護身,在睡覺以前也要做披甲護身。
要知道這世界,若沒有親證,到處都是魔;有魔也有鬼。有神就有鬼,有佛就有魔。所以一個修行的人,要懂得如何做披甲護身來降魔。天主教進聖堂的時候要手沾聖水,在這裡(胸前)畫十字,這就是披甲護身。密法裡面也畫十字,在你的天心部位、在喉、在心、在左肩、在右肩,這做法是金剛合掌 (結手印),點天心、喉、心、左肩、右肩,再回到頂上散印,這就是披甲護身。你這樣做了,你在散印的時候,你要觀想韋陀護法尊天菩薩就在空中守護你修法。再做一遍給大家看。(結手印再做一遍。) 統統有韋陀護法尊天菩薩守護你,你這時候要想出來空中有這些菩薩在守護你。在我們平時出門、早上起床、穿衣服,你可以這樣做披甲護身。
這個可當成衣服,(拿起前面的毛巾。) 結一個金剛拳,(結手印) 放在衣服上面,唸七遍金剛手菩薩真言:
「嗡,波汝藍者利。」然後觀想這件衣服變成一件金甲,一件甲胄,把它穿上來,如同一個戰士穿了鋼盔胄甲一樣,全身武裝,這就是披甲護身。
做披甲護身,手結金剛手印,唸七遍金剛手菩薩真言。點了五處的要點,就有佛菩薩守護。然後你出去辦事,就不必怕着魔,修法也不怕着魔。
其實魔並不可怕,有時候人心比魔還可怕。你有了正心,魔就不敢欺負你。有人問上師:「我從來都沒有看到鬼。」他希望可以見到,看不到所以很好奇,他希望看到;但真正鬼出來,他就嚇死了。就好比葉公畫龍。葉公很喜歡龍,他喜歡見到龍,結果龍真的出現了,把葉公嚇得半死。
甚麼地方有鬼?任何地方都有鬼。有人的地方就有鬼,所以要做披甲護身。有人問我:「任何地方都有鬼,鬼最多的地方在哪裡?」上師答說:「戲院最多。」這裡面也有。鬼最喜歡黑暗。戲院最暗。祂喜歡人,所以有時候附於人身上。這個人晚上睡眠,經常是被鬼帶着走的,看他眉心之間是青色的,眼下黑色的,都是被鬼纏。哪個地方,鬼甚麼時候最多呢?喜事的時候最多,辦喪事時最多。喜事的時候,是所有以前的祖先要囘來參加他們兒孫的結婚大典,呼朋帶親帶戚,一起來參加聚會。喪事也是一樣;喪事的時候,所有以前死掉的人都要囘來引接他的子孫,所以會沖犯。紅、白兩事都易沖犯,因為那是陰人的聚會。
當然我們密行者一一密宗的行者,不怕沖犯,因為我們做了披甲護身。有人問上師:「怎麼我沒有被沖犯過?」運氣有高有低,運氣低的時候就會被找上麻煩。所以還是做披甲護身的好。
唸經
做完了披甲護身,就要唸經,唸的是高王觀世音真經。高王經是非常的靈驗,在唐朝的時候就有了這本經典,上師本身得到這本經很多的靈驗,所以希望大家都唸這本經。高王觀世音真經如何的靈驗,在很多本書裡面都有記載;這本經甚至說:唸滿一千遍,重罪皆消滅,死者變成活。這本經上師親身體驗到它的靈驗,所以才希望所有的弟子能夠持誦這本經。
觀想
誦完這本經以後,要觀想本尊,想念本尊來給你加持。想念本尊,就以本尊的法相來觀想。白色的光照你的天心,紅色的光照你的喉部,藍色的光照你的心際。這觀想很重要,在觀想的時候手上要結本尊的手印,佛菩薩來到空中,只要他放光來照你,你的業障就會消除,一切身、口、意三業就得到清淨。
假如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觀想空中來的是觀世音菩薩。以地藏王菩薩為本尊,觀想空中來的是地藏王菩薩。以準提佛母為本尊;觀想空中來的是準提佛母。
真佛宗有八個本尊法: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準提佛母」、「黃財神」、「蓮華生大士」、「蓮花童子」、「藥師如來」。這八個本尊法,是每一個人都要選擇一位本尊來修持。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很多人問我是他應該選那一位為本尊。上師這樣回答大家:假如你認為你自己非常的慈悲,你就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假如不慈悲就不要啦!假如你認為你要救渡眾生,對陰間超渡,你自己希望想渡陰,你以地藏王菩薩為本尊。假如你想到蓮花童子的淨土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就以蓮花童子為本尊。假如你要到大日宮準提佛母的淨土,你就以準提佛母為本尊。有些人他認為自己的智慧是第一等,他就以文殊師利菩薩為本尊,想要濟世活人、救度眾生的,以藥師如來為本尊。想要得到大福報,到四天王天的,以黃財神為本尊。這尊黃財神最多人修啦!大家都想賺錢,所以黃財神的銷路最好。
持咒
密法的要點是先觀想後持咒。先把本尊觀想來,然後你稱呼祂的名字,就等於持祂的心咒。心咒就是佛菩薩本身的頻率,也就是我們收音機的調頻,你把它調到菩薩的頻率,你就可以跟祂感應了。
有一位弟子來跟我說他修阿彌陀佛法為甚麼沒有感應。我問他:「你持甚麼咒?」他說他持地藏王菩薩心咒,我說:「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呀!你這個頻率調得不對。」好像在台灣,你要看台視,結果你轉到華視。所以你修那一位本尊就要持那一位本尊的心咒,結那一位本尊的手印。咒就是一個音,是一個聲音,一個頻率。
有很多人要上師給他們心咒的發音,他害怕發音不正確。上師的發音也不一定正確,因為我小時出生在台灣,然後學國語,國語學了很久,我是國語的發音。我到香港發覺語言都不通。有人唸咒用廣東音,印度文的發音又不一樣,斯里蘭卡的發音又不同,西藏的音又不同,喜瑪拉雅山的方言有三十幾種,這怎麼辦呢?其實不要緊。因為只是頻率的關係,你持咒可以唸廣東音,外國人唸英文音,懂得羅馬字的唸羅馬音,西班牙文的唸西班牙音,頻率一樣的就可以通。
我唸唸幾個本尊心咒給大家聽:
阿彌陀佛心咒:嗡,阿彌爹哇,些
觀世音菩薩心咒:嗡,嘛呢啤咪,吽。
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嗡,鉢囉摩,寧陀寧,娑婆訶。
地藏王菩薩心咒:嗡,哈哈哈微三摩曳,娑訶。
準提佛母心咒:嗡,者禮主禮,準提,娑訶。
黃財神心咒:嗡,針巴拉,查冷查那耶,娑訶。
蓮華生大士心咒:嗡,啞,吽,別炸古魯啤媽悉地吽,些。
蓮花童子心咒:嗡,啞,吽,古魯貝,啞訶娑薩嗎哈,蓮生悉地,吽。
藥師佛心咒:爹雅他,嗡,別卡子也,別卡子也,嗎哈別卡子也,辣炸娑摩加德黑,娑訶。
這是上師本身的發音,跟一般的發音也有稍為的差別不同,就好像中國人講英文,總是差了一點;外國人看到中國人講英文講得很好,他惑覺非常奇怪,真正講英文講得不好,發音裡面有中國口音的,他們才認為是正常,所以我們唸咒差一點是正常(笑),太正確反而不正常(笑),根本我們不是印度人,也不是斯里蘭卡或西藏人,你發音太正確人家說你反常(笑),所以咒音不準大家不要怕,只要唸就有功德。你持了咒,很誠心的持,頻率相當就能夠感應。以前有人唸:「嗡,嗎呢啤咪,牛。」把「吽」唸成「牛」也有感應,菩薩不怕變成「牛」(笑),菩薩認為你誠心的唸,唸錯了,他反而會同情你,給你趕快感應。
入三摩地
唸完咒,就入三摩地。很多人問密法的重點在哪裡?密法的重點是在觀想、在持咒、在入三摩地。
觀想的意思就是把你的意念清淨,把佛菩薩的靈光請來,持咒的意思是呼喚,入三摩地是入我、我入;所謂入我,是佛菩薩的光能進入你的身體裡面,你跟祂合一。所謂我入,就是你的光能進入佛菩薩的身體裡面。入我是祂來,我入是我去。
有很多弟子問我:『怎麼我還沒有入三摩地?』上師修了十五年,才知道入三摩地。有弟子寫信給上師一一說我修了一個禮拜,還未有入三摩地,很嚴重呀!(笑)他就一直問我說為甚麼修了一個禮拜還不能入三摩地,我說「慢慢來」(笑)。修法的事情急不來。尤其是入三摩地。更深一點的說法,就是你已經到了淨土,就是入三摩地。有了入三摩地的經驗,就是你修的法已經有了證明,有了經驗。
有很多弟子也這樣的問:入三摩地是甚麼樣子呀?是不是吃到東西呀?(笑)是不是有甚麼感覺呀?很難說出來,很難解釋,上師只是這樣的跟大家講,如果入了三摩地,你就不見了。人不見了是甚麼惑覺?只感到有一種禪定的喜悅、很歡心、很高興,但這個喜悅跟中馬票不同;這個高興呀!是一種永恆。一秒鐘入三摩地,就好像一輩子都入三摩地。這個完全就是你自己知道,別人沒辦法意會。當初釋迦牟尼佛這麼說:『不可說呀!』為甚麼不可說,因為講不出來,所以講不出來變成了不可說。入三摩地,自己不見了,宇宙統統不見了,有形有相的都不見了,其中的境界,難以形容,但是所得到的就是明心見性禪定的喜悅。
這個入三摩地,要怎麼樣做才有辦法呢?要靜坐、要打坐、要禪定。有很多市面上的書教人家靜坐,很多種很多種方法,每一個方法都不一樣,但是打坐的人學了很多方法還是摸不到頭緒,這個我們真佛宗的方法,也要大家本身研究,然後認為自己最適合的方法,你自己選用你自己比較適合的方法。就是把你很多的心(雜念),把念集中成一個心(精神集中),然後再把這一個心,化成為沒有心,這個修到了把『多變成一、一變成零』,怎麼變一呀?就是精神集中。大家都會講精神集中,其實在座諸位,有很多人精神就是不集中,雜念無窮;有的在打瞌睡,有的想明天怎麼辦,有的肚子餓,有的頭暈,想得「人在這裡坐,魂飛千山外」,因為千山之外,他的女朋友在那裡(笑)。人是這個樣子,腦海之中,瞬息萬變,念念不休,要把很多的心變成一個心就很難啦!所以做九節佛風的意思就是修心。
九節佛風
我想解釋一遍甚麼叫做九節佛風。這裡有幾個觀想大家要注意一下:吸進去是白光,停在身體裡面是紅光,呼出來是黑光。這是光的觀想,把空氣當成光,開始的時候觀想白色的光從右鼻孔進去,循環到丹田,從左鼻孔出,呼出去是黑色的光。再想一遍白光從左鼻孔進,繞丹田一週,從右鼻孔呼出。再觀想前面的光從兩個鼻孔進,經過丹田,上升中脈,到了喉部阻擋再往下走,再從兩個鼻孔呼出。這是三節。再來是個顛倒,先由左鼻孔進、右鼻孔出,右鼻孔進、左鼻孔出,兩邊進、兩邊出,這就是六節。再觀想兩鼻孔進,兩鼻孔出,右鼻孔進,左鼻孔出,左鼻孔進,右鼻孔出,這就是九節。為甚麼要那樣麻煩呢?倒來倒去,攪甚麼鬼?這就是要你想左鼻孔、右鼻孔、兩個鼻孔、右鼻孔、左鼻孔、兩個鼻孔、兩個鼻孔、左鼻孔、右鼻孔、要你只想這一樣,要你精神集中,不想別的。白光進,紅光在身體裡面,黑氣出,就是清除業障,白進黑出呀!白色的光清潔內部,把身體的邪氣消除。
在呼吸的時候,要『慢』、『長』、『深』,守住這三個原則;因為在想這九節,想完了,差不多你的精神有九分鐘的寧靜,在這九分鐘到十二分鐘當中,你的心神最清最寧,可以把一切放空,佛菩薩的「能」能夠進到你的身體,變成入我,這是個經驗,你這樣做的話你會把自己的心靈放空,你一空,這個「能」就可以進到你的身體裡面來,最重要而且最有意義就是在這個時刻,你可以感覺到佛菩薩的靈進入你的身體裡面,修到最後,你自己的靈能夠進入佛菩薩的身體裡面,你可以有了成就,到處去遊山玩水,這就是修行一一密行。
修行的意義在哪裡?就是在你跟一般人不同,你可以知道人生的目的是為了成就你自己的光明,融入宇宙的光明之中,無所為而為,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我們人生的意義不是為了傳下一代,很多人都講人生的意義是在傳下一代,傳下一代是物質的意義;心靈上的形而上,人生的意義,就是心靈的光明顯現出你自已的自性成佛,就是心靈的意義,這個才是真正入三摩地。
內火明點
有人學內火明點法,內火明點就是你的氣本身足啦!在你的身體裡面調息的氣已經足啦,這個氣可以自己控制,可以變成火,可以結成丹,還可以運轉全身,這個在密法裡面叫做「拙火」。
這個火本身運轉全身,就可以把身體的垃圾清除;人家感到奇怪,怎麼身體裡面會有垃圾,其實我們身體都是垃圾;有人說洗完了澡以後身體就乾淨,其實他的腸裡面還留著東西(笑),有的人他認為他的一切身體都很漂亮,釋迦牟尼所講一一都是髒東西。這個頭髮有頭屑,眼有眼屎,鼻有鼻屎,耳有耳屎,口有唾涎,排出來的汗就跟尿一樣,很髒很髒呀!腸子裡面全是污垢,無一清淨,毛髮指甲,藏污納垢,這個就是垃圾。不但這個垃圾有呀!還有這個毒素在你的身體;細菌就是毒素,傷風感冒就是中了風邪,其實就是細菌,發炎呀!你的牙床發炎,細菌滋長,有的人特別的有味道,有口臭,所以這個細菌在全身滋長,用內火一一這個拙火本身去燒,左邊痛燒左邊,右邊痛燒右邊,頭痛燒頭,腳痛燒腳,這個內火滾到何處,細菌通通消滅。密宗行者不該有病,因為修內火法的人,把身體的細菌經常在消滅之中,抵抗力增強。如果修行的人修得咳嗽連連,腰酸背痛還算甚麼修行?
真佛宗講「性命雙修」,「性」就是領悟佛的真理,得到相應;「命」就是你的身體很健康,這是「性命雙修」,不是吹牛,好像我從台灣到美國三年啦!我們真佛宗在美國的總堂有醫師顧問,這個醫師顧問講,要賺盧勝彥的錢不容易,三年來連個感冒都沒有,所以他賺不到我的錢,修內火的人要保證給醫師賺不到錢。所以你這個內火最重要能夠運轉。轉不通怎麼辦呢?你要用瑜伽的方法,運動使他通脈;瑜伽的行者是做甚麼的呢?所謂瑜伽術就是幫助你的氣通過你的氣脈,要靜坐,也要運動,動靜互相配合,這就是成佛的大道,也就是性命雙修。
今天有很多修行的人,身體很不好,你問他你修行,佛菩薩怎不保祐你身體好呢?他說他領悟真理,不顧身體;其實也要顧身體的。只有身體好你的精神才能夠集中,才能夠做得好,做得端正,所以修性偏重於領悟佛理,修命偏重於自己的身體,都是偏,都是不對。要顧到了身體,也要顧到了修行。
加持心咒
修了三摩地以後,要加持一些心咒,因為你唸了本尊咒以後,其他的心咒在我們『真佛宗』裡面都是有關係的佛菩薩;因為有這個因緣,所以其他的心咒,每一種唸三遍,或者唸更多也可以。加持完其他的心咒以後,也可以唸『南無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這樣子的話,一次唸了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怫,一下子就唸了很多啦!這個比起一般的唸佛,更加有力量,這是方便法。這裡有個典故:在以前有一個老太婆,她唸佛,她一天都唸『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她發願要唸一億遍;但是她身體不好,她覺得好像就要過世啦,她唸不完,願不能了,就痛哭失聲;菩薩就化了一個僧人——一個聖賢來告訴她:你唸『南無三十六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這樣子的話,一下子一億遍就通通圓滿。那個老太婆很高興,她這樣子一唸就成佛。所以大家唸佛最後加持這麼的一句,對大家有幫助。
迴向
加持完了以後,就是『迴向』。甚麼是迥向?就是把你所作的功德集中成為一體,這個迴向是:『願同唸佛者,同生極樂國,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見佛了生死,如佛渡一切。某某人迴向給誰給誰。』
圓滿
最後一個圓滿心咒,就是唸:『嗡,部林。』唸完了圓滿心咒,這樣修的話,就是算功德圓滿。
總結
這個修法的重點,在觀想、持咒、入三摩地。其他的也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意義,在意的清淨,使你的意念變成佛;口的清淨,唸咒語的時刻表示口業的清淨;身體的清淨,你結手印的時候,表示我在學佛,跟佛一樣清淨。這三個身、口、意三種合起來,就是三密合一。三密合一,可以使心靈形而上,形而上進入三摩地,就是成佛了。
不修行的人,他的身、口、意都是不清淨的,他就變成形而下。所以講,有貪心的人(貪),他下輩子就變成狐——狐狸,用盡了千般狡計,好名好利。有忿怒心的人(瞋),經常去害人,身、口、意因為有了忿怒,就變成蛇,蛇是忿怒的代表。所謂痴,就是愚蠢愚笨(痴)。作法通通不對,不認真精進,好吃懶睡,就是豬的代表,下一世變豬。形而上成仙成佛,形而下變畜牲、餓鬼、下地獄,在六道之中輪迴,十分可憐。所以有些人現在目前是人身,其實他不是人;他不是人是甚麼呢?難道是仙嗎?形而下成不了仙,成了東西,東西就是豬、狗、牛、蛇、雞、鴨、這樣子的。
今天為了脫六道輪迴,就有這個『真佛宗』的密法,有了這樣子的密法修持,一日一修就好,一天修一遍,最多修兩遍,不要天天從早修到晚;有人為了更精進,從早上起床一直修到晚上,到時候他兩隻腳麻痺了,爬都爬不起來,他說是上師害的。精進不能這樣子,有人晚上不睡覺,他是要學精進,修法不睡覺,功夫不到,精神變成有問題,這個又是上師害的。所以修法很重要,要有節制,過一般人的生活,也要吃飯,也要睡覺。有一個修道人跟我講,他說他七天不必吃飯,所以修到七天不吃,上師問他,那你第八天吃不吃?他說第八天當然要吃啦!那『不吃』跟『吃』有甚麼不同?所以修到不吃,是虐待自己,不可以的。有的人講修到可以幾天不必不睡,我問他幾天以後還睡不睡?還是要睡!那『睡』跟『不睡』還不是一樣嗎!這都是想法不對,要吃也要睡,吃是身體的糧食,睡眠是精神的糧食,兩者缺一都不行。
有很多人問皈依真佛宗是不是要出家,太太不淮先生皈依,他說先生皈依之後就不愛她啦。不是的,只是要你一天之中只修法三十分鐘,不是要你出家,也不是說不愛誰。有些父母他們不了解修法的重要,他也禁止他的兒女來皈依,兒女孝順父母,不應該抵觸父母的意見,但是要請父母諒解,曉得修法的重要,婉轉的慢慢的給父母知道這樣子是有益處的。
弟子修法,可以把父母觀想在他的四週或左右,一同修法,這樣子,父母也會增加佛緣,也會有功德,這個就是觀想。老公不信,把老公想來一齊修,老婆不信,把老婆想來一起修法,這樣子的修法,兩個人都有功德,佛緣會漸漸增加。任何朋友不信佛,把朋友觀想一起修法,有功效的。你的朋友欠你的錢,他不還,把他想來修法,觀想他的鈔票從口袋裡拿出來還給你,他心裡會癢癢的,把錢還給你(笑)。修法有很多益處,女朋友跑了,把她觀想回來。觀想的力量很大,你真的有能力的話,你怎麼想,怎麼成。不是空思妄想,是修法的觀想,會成功,會有成就的。所以我教過很多年輕朋友。女朋友不想你,沒有關係,把她想來,她不想你,你想她總可以吧!又不犯法(笑),可以儘量放心的做。
密法裡面有所謂『愛染明王』,修『愛染明王法』,就可以把男女朋友想來。財神法,就是把財想來。好像歡喜天王,他是一個象的形狀,是一個象神,他的鼻子可以吐財富,可以賜給眾生財富,要修他的法,你就想他的鼻子裡面鑽石掉下來。美鈔一卷一卷的掉下,想『賓士』的人,可以想車子從鼻子裡掉出來,想要房子,可以把房子從鼻子裡面掉出來,這是密法。
法有出世間,修行成佛。有入世間,滿一切眾願。所以要修呀!你不修出世間,也要修入世間。修完了入世間再修出世間,都有意義。有些弟子我教他法,我只教他入世法,因為我跟他講:「你要成佛呀!」他說他不想成佛,我說你不想成佛,那你想甚麼呀?他說他想錢(笑) 。錢在人生之中最重要,一切都是錢,因為活着錢是很有用,我就教他財神法。他也修了法,有益處的,困為他本身想念變成了力量,就成了一種攝召,召請了財神來。所以不想成佛的,也可以皈依真佛宗。入世法是出世法的基礎,有時候我跟人家講要成佛呀!要修行呀!要成仙成菩薩,他們都不感興趣,他們只有對名利感興趣。所以要令人家修行。佛菩薩也傳下了入世間法,可見佛菩薩慈悲呀!圓滿眾願。
今天說法,就講出世、入世、還有共修、自己本身修持的過程,假如你們有記下來的話,我稍為唸給大家知道這個程序。
首先唸清淨咒,再唸召請咒,召請來啦,再做大禮拜,獻點東西給佛菩薩作供養,唸四皈依咒,作披甲護身防魔,唸高王觀世音真經,觀想三光加被,消除業障,然後持心咒,持完心咒以後就是入三摩地,三摩地出定以後,就是迴向,一切修法要求甚麼,就在迥向裡面訴說出來,所以有時候要令一個人信佛,我們迴向是這樣說:『嗡,者禮主禮,準提,敕令某某人信佛,娑訶。』『嗡,者禮主禮,準提,敕令某某生意我來做成,娑訶。』『嗡,者禮主禮,準提,敕令生一個男孩,娑訶。』『嗡,者禮主禮,準提,敕令某某某身體健康,娑訶。』這個都是入世法,在求願的時候可以這樣唸,所以在持心咒的時候也可以這樣的持,這個都是密法的入世秘密法。
今天大家囘去以後,有皈依的弟子可以佈壇,日日一修,可以圓滿眾願,所有願望能夠圓滿,而且你自己本身將來可以修出世法,會得到所有一般人得不到的禪定喜悅。在這個世界上,一般人都是求財、壽元、學位、名利、地位,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更高的理想裡面,在形而上的世界,還有更究竟的目標,那就是成佛。今天解釋詳細說法就到此為止,等一下咒水在加持過以後還是可以跟昨天一樣,每個人拿些回去。如果有人要皈依的,也可以在這個時候上前來,接受灌頂。
(註:本文原已公開,但, 尚有很多弟子問及,故再次披露。原則上,九節佛風,及内火明點,須在「入三摩地」前修。若時間不夠,内火明點可單獨修。修持要點,參研「真佛秘中秘」一書。)
【宗委會法務通告】宗法字 密法第0009號通告
[TBF Dharma Notice] ZFZ MF0009 Notice
https://tbsn.org/tbf/detail/334/%E3%80%8A%E7%9C%9F%E4%BD%9B%E5%A4%A7%E4%BE%9B%E9%A4%8A%E6%B3%95%E3%80%8B%E6%9C%80%E6%96%B0%E8%AA%AA%E6%98%8E%E6%8C%87%E7%A4%BA.html
2020年10月06日於西雅圖宗委會辦事處,
根本傳承上師 蓮生法王指示:
真佛大供養法 如下:
一 、真實供養曼達法 (詳見於2020年6月30日【宗委會通告】曼達盤供養與真實供養曼達法儀軌)
二、 曼達盤供養法修持儀軌--簡略儀軌 (詳見於2020年6月30日【宗委會通告】曼達盤供養與真實供養曼達法儀軌)
三 、曼達盤供養法修持儀軌--長軌
真佛行者個人專一修持《大曼達供養法》,可自行選擇以上三種任一種修持。
註:道場同修之前行法中的大曼達供養維持不變。
世界真佛宗宗務委員會 謹啟
日期:2020年10月14日
儀軌下載
真實供養曼達法修持儀軌
https://ch.tbsn.org/uploads/download/2020_06_30/dc388e0c26542ddd411e8d52df8b5ccc.pdf
曼達盤供養法修持儀軌
https://ch.tbsn.org/uploads/download/2020_06_30/01c37ed9482d460e63ede805931364ec.pdf
《曼達盤供養法》長軌修持儀軌
https://ch.tbsn.org/uploads/download/2020_10_17/baf27698ad4c2182109c03d3f3aabde8.pdf
摘自蓮生法王盧勝彥開示集652【活佛之歌(一) 】
Excerpt from: Dharma King Liansheng Dharma Talk Collections 652 [Songs of Living Buddha (1)]
https://tbsn.org/verse/detail/878/%E6%AF%8F%E4%B8%80%E6%AC%A1%E4%BE%9B%E5%93%81%E8%AE%8A%E5%8C%96%EF%BC%8C%E9%83%BD%E8%A7%80%E6%83%B3%E6%88%90%E6%99%AE%E8%B3%A2%E7%8E%8B%E5%A6%82%E4%BE%86%E4%BE%9B%E9%A4%8A%E9%9B%B2%EF%BC%8C%E9%81%8D%E6%BB%BF%E6%95%B4%E5%80%8B%E8%99%9B%E7%A9%BA%EF%BC%8C%E4%BD%A0%E7%A2%BA%E5%AF%A6%E5%8E%BB%E8%A7%80%E6%83%B3%E3%80%81%E7%A2%BA%E5%AF%A6%E5%8E%BB%E7%B5%90%E6%89%8B%E5%8D%B0%E3%80%81%E7%A2%BA%E5%AF%A6%E5%8E%BB%E6%8C%81%E5%92%92%E3%80%82.html
今天聽蓮梨法師談到「如何可以得到最大的福報」,那麼她講了一個例子,就是一定要去「行」,去確實做到。
密教裡面,我們學密的人知道要聚集資糧。聚集資糧的意思,第一個,在修行一生當中沒有什麼罣礙,自己本身資糧足夠的話,沒有罣礙;第二個,資糧足夠的話,還可以去濟貧救困,因果循環,這樣子你的資糧會愈來愈多;再來,你自己有了資糧,也能夠廣度眾生,資糧很足的話,可以廣作佈施、廣作功德。
那麼資糧是怎麼樣子來的?我覺得跟過去世、現在世都有關聯,好像你未來會有多大的福報?多大的福份?多大的資糧?跟你的過去世或現世,都是有關係的。
密教裡面經常做資糧的修行,也有本尊資糧主,就是資糧主,祂管財寶的,像密教的四天王、財寶天王,都是資糧主,龍王也是資糧主,在天上就是四天王,在海裡就是龍王;另外還有財寶天王跟大地神王,這都是屬於資糧主。
你要修資糧,應該講起來,密教修「七支法」。我們每一個儀軌裡面,修「七支法」都是在聚集資糧的,像我們做「四皈依」、「大禮拜」、「大供養」、「四無量心」,種種的儀軌都是在聚集資糧,尤其是做供佛的火供、水供,都是在聚集資糧,還有薈供;一般顯教裡面的佛前大供,都是在聚集資糧,做施食也是聚集資糧。
我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應該是要一心去做,一心去做就是「行」;你散心去做,就是沒有確實做到「行」這個字。所謂一心去做,腦海裡面只有想到要做廣大佈施,常常講「普賢王如來供養雲」,你在飛機上看那些雲層,無邊無際,一個念頭,那個就是普賢王如來的供養雲。
每一次供品變化,都觀想成普賢王如來供養雲,遍滿整個虛空,你確實去觀想、確實去結手印、確實去持咒,做薈供也是一樣;平時除了做觀想的供養以外,再加上大佈施、大供養時候的供禮,鮮花你不是只有買一朵,一朵當然可以。
我們平時供養供佛,都是要量力而為。有時候是這樣子的,你有多少錢財,做多少的供養,沒有錢,不要勉強去做大佈施、大供養,然後再來負債,不是的!是要你盡力去籌辦!所以宗喀巴祖師本身在做大薈供的時候,供品滿山滿谷,他就是做自己能力能夠做到的,也一樣佈的像普賢王如來供養雲一樣,鮮花滿山滿谷。
他們這樣子實際上行的供養,當然你沒有辦法,但你可以用觀想供養,也是普賢王如來供養雲,整個虛空全部充滿你自己本身的供養,任何東西都可以供,只要你歡喜的東西,都可以做供養的。
那麼你知道師尊今天做供養的時候,用什麼東西來供養呢?這個你們也絕對不會猜到的!我現在就講,你們猜我今天做什麼樣子的供養?猜中的話,我就把這個供養送給他!你們想到我供養什麼就舉手,我就把這個供養送給你,可以隨便舉手的!你們願意講就可以講!
我是跟你講老實話,我不會跟你講我供養什麼,但是你猜中了,我又跟你講不是,不會!絕對照實這個東西就給你,你們沒有人願意猜,表示你們都很富足!(師尊笑)一幅畫?你猜中了!我今天那一幅畫就給你,確實!我就是供養今天畫的那一幅畫!(眾鼓掌)是哪一位?心美啊?哇!真的!我就是供養畫的,今天我就是供養畫,任何東西通通都一樣,都可以供養!你自己有的東西,都可以供養。
我今天畫的畫,就拿來供養佛菩薩,不是只有供食、供吃的東西,並不是那麼愛吃,天天都是供食,車子也可以供養,MERCEDEZ也可以供養,什麼東西都可以供養的!任何一個好的東西、珠寶,什麼東西都可以供養。
所以這個供養是什麼?聚集所有一切珍奇的東西做供養,資糧主心中歡喜,發大歡喜心,你的運氣就會轉好,就會得到福報,命裡面你的供養都會轉化成為福報;所以密教裡面的修行、修法,最重要是你要去「行」,這個「行」是要確實去做到很完美,而不是敷衍。
所以像我們做火供,我儘量做到很完美,真的是用一心來做火供,師尊不像別人,搶著要做幾壇、幾壇,好像要做四十九壇、一百壇,或者一千壇;譬如說我已經做到一千壇護摩,但是你做千壇護摩,早上一壇,一個小時一壇,一個早上兩壇或者三壇,中午三壇,晚上傍晚又三壇,這樣做下來,你要求到一心很困難。
有些是做虛的,好像我反正要完成了嘛!那就時間短一點、觀想短一點、手印短一點,或什麼東西少一點,這個一少下來,你自己的福報也就少了,你散心去做火供一百壇,不如一心做一壇。
我做火供絕對是專一的,精神很集中的,完全在供品、在火、在自己、在本尊,這樣子的去轉法輪,做薈供也一樣,持咒、觀想、結印、召請,一樣一樣來,一點都沒有疏忽,就是行的非常確實。
做佛前大供,大家輪流主持佛前大供,不能散心去做的,你一心觀想灑出去的這個米,普賢王如來供養雲充滿整個虛空,這個福報會跟虛空一樣大!絕不是灑一個米,米灑出去,好像簡簡單單弄兩粒這樣子,沒有做觀想就結束、就回來,有時候你播出去,剛好一隻烏鴉飛過去,「啊!」看到烏鴉,普賢王如來供養雲全部都變成烏鴉,本來播出去是供養米,突然間就全部變成烏鴉!
所以這個念頭非常重要,你確確實實用這個念頭去做,一定有很大的福報!因為資糧主歡喜、佛菩薩歡喜、所有六道眾生都歡喜、六道眾生都跟你結緣,你怎麼會沒有資糧呢?就是你沒有跟六道眾生結緣嘛!
有很多人修行馬馬虎虎,甚至不願意跟眾生結緣,這一世很孤獨,「我不要跟誰結緣,我也不願意跟誰結緣,我把自己關閉起來!」你將來沒有資糧主的,不會有福報的;所以你不願意跟人家結善緣,就不會有福報,你跟所有的佛菩薩結善緣、跟六道眾生結善緣、跟所有宇宙的一切結善緣,你的福報會很大,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今天談到福報,我就跟你講,跟所有的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天及六道眾生,全部結善緣的話,你的資糧無窮無盡!
嗡嘛呢唄咪吽。
1998/10/19
摘自619密教智慧劍蓮生活佛說密教道次第廣論11---010辰二
Excerpt from: Wisdom Sword of Tantra- Living Buddha Liansheng Dharma Talk - 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11- Chapter 010 Chen 2
1、生起次第當中,一定要有供養。像護摩,就是供養。曼達拉大供養,大曼達拉供養,就是供養。我們平時修米供,也是供養。修水供,也是供養。平時我們三餐吃飯,都是供養。所以供養法在我們講起來,也是一個羯摩法。
你知道「成就妙悉地。皆由大供養。」這是我講的。成就你很好,很奇妙的悉地,大部分都是由供養的。
2、供養也是一個承事。你承事金剛上師,要如何承事?供養。並不是叫你們看到師尊,就要拿錢給師尊,才算是承事、供養,並不是這樣子的。這裡還是有身語意的供養。你的身體為著師父、根本上師,為著佛菩薩去奔跑,就是「身供養」。「語供養」,就是讚嘆,就是讚美。那麼「意供養」呢?就是意念上你要修行如來的清淨,你自己本身意念上跟著自己師父的意念而走。在《事師法五十頌》裡面,以師父的意念做為你自己的意念,你一切的情形,都是跟著師父走的這條道路,這就是一種意念的供養。
3、供養是不空成就佛,為什麼呢?因為不空成就佛是屬於羯摩部,那麼羯摩部就是作法。你作任何法都是要供養。像上次那個措如次朗仁波切,他在修法的時候,每一次他都是唸供養,都是在做供養。他供養一次,就加持一次。供養諸天,供養鬼神眾,供養地獄道、惡鬼道、畜牲道,做六道眾生的種種供養。供養佛菩薩諸天的時候,一樣的,每做一次,就加持一次。
其實供養,祂的意思是做種種的廣大供養。邀請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降臨,得到一種妙悉地,很微妙的這種成就。所以這個是屬於羯摩部的,是不空成就。
4、「稱讚為寶生」,稱讚也就是讚嘆。讚嘆是寶生佛,為什麼是寶生佛呢?這裡面有寫,「修稱讚者是讚功德。以分身語意業德五法時,寶生屬功德故。寶生佛是屬於功德的。」
「讚美勝於獻祭」,這是《聖經》裡面的一句話。哦!是「順服勝於獻祭」。就是說,你順從上帝《聖經裡面》勝過於你去供養,獻祭也就是供養上帝。這裡面還是有意念存在,因為如果你表面上去供養,但是心理很不喜歡,那就不對了嘛!你真正的心悅誠服,勝過你拿東西去供養,有這個含意在裡面的。
因為你心悅誠服的話,是從心裏發出來的,而不是表面上做的供養。供養就是說,由心內發出來的,勝過於表面上做的。你從心裏發出來就是有功德,你心裏沒有發出來的,就只是一種表面上的。
摘自677真佛宗密乘戒律---081懺悔
Excerpt from: Book Collections 677 TBS Tantric Precepts - 081 Repentance
密教的「大供養」,也是在做懺悔,比如供養花、供養香。
問你:「你供養花多少?」
「有啊!有一朵。」
其實一朵,就是千千萬萬朵。他去買一朵花,說要供養佛菩薩,這樣子拿著,觀想供養千千萬萬朵。
這個也有意義,平時你可以這樣子做。真正做懺悔的話,你要犧牲一點。你要買白色花,密教修「供養法」,要用白色的花,幾千盆、幾百盆,做大白花壇的供養。
顯現出來,表示你真正的心。我的心,像白色千萬盆花一樣,祈求佛菩薩下降,領受供養,接受我的懺悔。
你不能買一朵,一朵幾毛錢。然後你說這樣一朵花,你就是供養佛菩薩。這樣不可以的,一定要有實際上的作法。
所以懺悔是講求「真」字,另外還有一個「量」字。比如百盆的白花,是一個「量」字,咒十萬遍是一個「量」字。修「懺悔壇」一百壇,也是一個「懺量」的「量」字。
十二、供養法也是一個羯摩法
摘自619密教智慧劍蓮生活佛說密教道次第廣論11---010辰二
1、生起次第當中,一定要有供養。像護摩,就是供養。曼達拉大供養,大曼達拉供養,就是供養。我們平時修米供,也是供養。修水供,也是供養。平時我們三餐吃飯,都是供養。所以供養法在我們講起來,也是一個羯摩法。
你知道「成就妙悉地。皆由大供養。」這是我講的。成就你很好,很奇妙的悉地,大部分都是由供養的。
2、供養也是一個承事。你承事金剛上師,要如何承事?供養。並不是叫你們看到師尊,就要拿錢給師尊,才算是承事、供養,並不是這樣子的。這裡還是有身語意的供養。你的身體為著師父、根本上師,為著佛菩薩去奔跑,就是「身供養」。「語供養」,就是讚嘆,就是讚美。那麼「意供養」呢?就是意念上你要修行如來的清淨,你自己本身意念上跟著自己師父的意念而走。在《事師法五十頌》裡面,以師父的意念做為你自己的意念,你一切的情形,都是跟著師父走的這條道路,這就是一種意念的供養。
3、供養是不空成就佛,為什麼呢?因為不空成就佛是屬於羯摩部,那麼羯摩部就是作法。你作任何法都是要供養。像上次那個措如次朗仁波切,他在修法的時候,每一次他都是唸供養,都是在做供養。他供養一次,就加持一次。供養諸天,供養鬼神眾,供養地獄道、惡鬼道、畜牲道,做六道眾生的種種供養。供養佛菩薩諸天的時候,一樣的,每做一次,就加持一次。
其實供養,祂的意思是做種種的廣大供養。邀請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降臨,得到一種妙悉地,很微妙的這種成就。所以這個是屬於羯摩部的,是不空成就。
4、「稱讚為寶生」,稱讚也就是讚嘆。讚嘆是寶生佛,為什麼是寶生佛呢?這裡面有寫,「修稱讚者是讚功德。以分身語意業德五法時,寶生屬功德故。寶生佛是屬於功德的。」
「讚美勝於獻祭」,這是《聖經》裡面的一句話。哦!是「順服勝於獻祭」。就是說,你順從上帝《聖經裡面》勝過於你去供養,獻祭也就是供養上帝。這裡面還是有意念存在,因為如果你表面上去供養,但是心理很不喜歡,那就不對了嘛!你真正的心悅誠服,勝過你拿東西去供養,有這個含意在裡面的。
因為你心悅誠服的話,是從心裏發出來的,而不是表面上做的供養。供養就是說,由心內發出來的,勝過於表面上做的。你從心裏發出來就是有功德,你心裏沒有發出來的,就只是一種表面上的。
摘自盧勝彥文集229解脫的玄談---044用「大樂」供養本尊
Excerpt from: Shengyan Lu's Book Collections 229 Mysterious Conversation of Enlightenment - Chapter 044 Offering “Great Bliss” to Personal Deity
密教裡有許多供養法,其中的「袐密」供養,就是用「大樂」供養本尊。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我在「廣喜堂」接受諸弟子的提問時,談到供養法。
弟子問:「什麼是大供養?」
我答:「能令本尊大歡喜,就是大供養。」
弟子問:
「獻龍王寶瓶,如何令龍王大歡喜?」
我答:
「將自己的心供養,也就是竭盡所能的供養,沒有保留的供養,能令龍王生大歡喜心。」
(我註明如下:大供養法,有很多口訣。例如,由一變多的觀想,如同虛空中的供養雲那麼多,我們的供養,每一次都如雲海,廣大無邊。在供養曼達盤時,中央是須彌山,旁邊是四大洲、八小洲、七金山、七香水海,這種供養,等於將全宇宙供養給本尊了。還有七珍八寶的供養。又有三十七道品的供養,供養之法,述之不盡。)
弟子問:
「盧師尊說,用『大樂』供養,本尊會降甘露水,淨治弟子的身心,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答:
「我們密教行者,只要身心得到『大樂』,便將『大樂』供養上師、本尊、護法。而上師、本尊、護法,生歡喜心,必然降下甘露水,這甘露水從頂竅灌入,周流全身,行者的黑色業障,從毛細孔或腳底排了出去,這就是淨治。這種方法,也就是還淨法、懺悔法、清淨法了。」
弟子問:
「什麼是大樂?」
我答:
「氣通脈、拙火通脈、明點通脈,下降上提,均會產生大樂。此樂非凡夫之樂,而是細、長、慢,綿綿不絕,全身心適暢,如夢如幻,如醉如痴。」
弟子問:
「供養本尊,觀單身或雙身?」
我答:
「均可。」
「廣喜堂」答客問之後,有僧人問:
「這是有為法?」
我答:
「有一個人是無為法。」
「誰?」
我答:
「盧師尊。」
僧人問:
「既然是無為法,何來什麼大樂?」
我答:
「雖然不是大樂,但也叫著大樂。元始本明不是大樂,也是大樂。」
僧人問:
「學人不會。」
我答:
「虛空會嗎?」
僧人問:
「虛空是什麼?」
我答:
「如來的袐密法旨,大迦葉不聞。」
僧人問:
「誰聞?」
我答:
「東水東流,西水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