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呼應教育部「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的精神,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於2024年8月12日至8月20日舉辦「2024暑期山城田野調查營」,以期深化「SDG x DIGITAL—促進社會包容的數位應用」計畫的成果。
此活動將串聯前後學期的課程內容,目的在於探索人文關懷與數位應用的結合,培養學生們成為能參與永續發展、地方創生以及數位轉型的跨領域人才。活動設計將以「包容式科技」為核心,鼓勵大學生運用人工智慧及其他數位應用工具解決社會問題,深入分析農村基層複雜的需求,探索永續發展的多元可能。
我們希望提倡細緻的「田野調查」,引導學生團隊深入了解台灣農村複雜的社會與環境問題,並貼近鄉村居民的生活處境與真實需求。透過這樣的深度探索,學生們將創作出引起社會共鳴的專題與作品,這不僅是對於地方社區的一種實質貢獻,也是對於學生跨領域學習的重要學習機會。
透過「2024暑期山城田野調查營」,我們期待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台灣農村社會與環境議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透過「田野調查」與「包容式科技」的實作學習,培育出具備人文素養與數位應用能力的跨領域人才。這些學生將成為逢甲大學進一步推動永續發展、地方創生與社會創新的種子,產生持續性的影響。
#全球變遷︰極端氣候的衝擊與調適
主要是訪談在地果農對於氣候變遷的因應方法與調適,同時與農田水利署東勢工作站合作,盤點東勢河階地形上的各水圳微水力發點潛力點,希望藉由盤點後,設置儲能系統,並應用於社區的公共、防災、長照、運輸等用電。
主要是田調東勢果農的世代傳承,了解不同世代對於農業的看法,同時透過GIS,將大茅埔的農作進行作物視覺化,希望可以進一步疊套調查團的生態調查資料、水圳。
主要是針對東勢的傳統文化傳承進行田調,思考在地文化傳承,而實做部份則是了解地方食材,這組在田調時,也吃遍了東勢許多的傳統食物或是特色食物,也進一步可以了解不同族群進入東勢,在食材與料理上迸發的火花。
#社會議題︰農村技術、勞動與性別
涵蓋的範圍十分地廣,他們不僅拜訪了很多團體,也拜訪了不同的族群,藉此了解東勢的社會議題,而在實做上,還要了解生態多樣性、傳統民俗植物與在地知識,了解實踐永續的可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