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設計與AI創新應用
授課教師:曾智義助理教授
授課教師:曾智義助理教授
課程宗旨
介紹促進社會包容與人本關懷的永續理念,並透過設計人類學方法深化人本設計思維,來發展感知落差與需求發現。後續,將探索AI技術的創新應用,從人本價值與科技賦能的角度,分析人本AI的設計思維,培養將AI科技創新與社會永續及人本價值觀緊密結合的能力。
今日為學生期中作品發表,計畫教師成員至課程觀課。
《健康味來:智慧餐點新選擇》
成員:陳威仁、江柔萱、林昀臻、黃唯維
設計理念:平台提供一個智能健康餐推薦系統,針對學生族群的個人需求、經濟預算及健康狀況,進行最佳化的推薦。基於AI技術,平台會分析每位用戶的飲食偏好、營養需求和生活方式,量身打造個性化的健康餐選項。推薦過程中,系統會考量多種營養指標,確保餐點搭配科學合理,達到均衡飲食的效果。
《衣見鍾情》
成員:曾嘉宜、林季葦、李欣宜、顏俊杰、張芝毓
設計理念:針對網購的部分,創造可以隨時帶著走的app。掃描使用者當前身材、錄入數據,而網購店家提供服裝的數據,供買家套入自身的人體模型之中,並且在家裡直接投影呈現,讓顧客可以立即得知衣服穿在身上會是什麼樣子,也可以將模型和衣服的數據分享給朋友讓朋友提供意見。另外再額外增加一些模板的數據庫,提供用戶可以進一步調整使用。
《智慧廁所計畫:女生排隊不再漫長》
成員:曾映霖、羅榛翎、蘇郁涵、周杰毅、歐書佑、吳宜霖
設計理念:為解決女生廁所排隊問題,我們建議引入熱感應與步伐追蹤技術,以偵測廁所附近的男女比例及人數,再利用大數據分析得出平均等待時間。透過AI的引導,可將不同區域的廁所等待時間平均分配,從而大幅縮短排隊時間。此外,在廁所內設置機器人,實時偵測各間廁所的使用情況,分析使用頻率對環境清潔度的影響。針對使用率較低、可能存在衛生問題的廁間,機器人可即時進行清潔和維護,提升整體使用體驗並減少因環境問題導致的空置情況。
《共享單車設施優化—停不了,騎不動,查不到》
成員:劉育瑋、黃偉軒、江家佑
設計理念:為解決共享單車系統的常見問題,提出以下改進方案:針對高峰時段無法找到單車,設置即時單車定位系統,提供附近可用單車資訊並提醒最近位置。針對熱門地區停車位不足,啟用智能停車引導系統,提示其他可用停車站並提供步行路徑,同時基於歷史數據預測空位出現時間,便於提前安排。為改善單車維護不足問題,標示單車維修狀態,讓用戶避開故障車輛,並啟用自動報修與調度系統,快速處理維修需求,提升騎行安全與使用體驗。
《人言電梯:我該等嗎?》
成員:許天耀、方宥樺、翁柏鈞
設計理念:這款智慧電梯系統專注提升乘梯體驗,核心功能是顯示「個人化預估等待時間」。系統結合AI與身份識別,利用現有電梯數據計算每位排隊者的等待時間,並透過地板投影顏色區分批次,在面板上同步展示對應時間,讓等候更加透明有序。主要使用者的目標樓層由課務平台自動識別,外賓及其他次要使用者可選擇透過APP填報樓層,並遠程查詢電梯情況。這套解決方案既能提升排隊效率,又提供便捷、直觀的智慧乘梯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