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 為什麼大學生不論文組理組,都需要修生命科學作為通識?
期中、期末考公告 :
早上八點00125 班 : 11月4日 早上10:10到校自習,am10:50點名,am11:10 實施測驗。
下午一點00131班 : 11月4日 下午1:10到校自習,pm1:50點名,pm 2:10 實施測驗。
考試開始15分鐘後可提早交卷,之後不得再有學生入場領卷! 測驗時間50分鐘!
凡補考者一律先扣平時成績50 %,之後視情節(傷、病、 事 . . .等證明)再決定是否回加分數
出缺席成績計算
( )你的出缺席成績想佔本次考試的? [A]0% [B]10% [C]20% [D] 30%
不作答視為0% | 上課時數18小時(含考試2小時),病、事假每小時扣2分,曠課每小時扣5分,喪假、例假不扣分
歷史上三大瘟疫
人類歷史上三大瘟疫 黑死病、1918西班牙流感、COVID-19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 前兩次死傷慘重,當時的科學水平對 細菌、病毒全然無知,也沒有解藥問世, 最終靠著佛系群體免疫在付出慘痛的死亡人數後,草草落幕。
相較於COVID-19 疫情,一年內就開發出疫苗,疫情爆發的2020年全球人口79億! 之後即便Covid19肆虐! 疫情嚴峻!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依舊突破80億! 全球人口增速並未因此放緩多少!
本次課程將導入 : 細胞 病毒 比較、群體免疫、免疫學常識、細胞激素風暴、藥物開發流程、什麼是CRO公司、臨床試驗 與 新聞、相關議題探討
生命起源、 地球歷史
探討 生命的起源 和 地球的歷史 除了滿足對科學好奇心,也是一種文化遺產傳承吧? 理解 人類的存在 和 地球的演化 故事 和 發現,也成為 藝術、文學 和電影 的靈感來源 或 創作元素,也因此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
課程將從 宇宙大爆炸 開始,接著進入地球史的四個時期,也就是地質年代的 前寒武紀、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以此時間線為主軸帶入相關生命科學知識。
本次課程將導入 : 米勒-尤列實驗 、 古生代 泥盆紀 的 節肢動物 活化石( 鱟 )、電影侏儸紀公園的科學正確(生物複製技術)、演化、相關議題探討
人類基因體
人類基因體計畫 於 1989年 由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起,預計要花上 1500年才能完成,結果在2000年後人類就進入了後基因體時代,之後網路的興起,現在又有AI 的導入,一切的發展速度可能會快到超乎想像吧 ?
回顧21世紀的頭十年,比起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明顯快很多( 有一本書叫 10倍速時代 ),Covid19 疫情期間,全球已有數億人被植入基因(核酸疫苗),接下來基因治療應該會大行其道吧?
本次課程將導入 : 細胞分化、同源染色體的互換重組、母系遺傳的粒線體、基因體、單一核甘酸多型態SNP、人類遺傳學、相關議題探討
生活與經濟
美國前聯準會主席 艾倫 葛林斯潘 曾說:「沒有什麼可以阻止聯邦政府創造它想要的錢,然後支付給某人, 問題在於,如何建立一個系統,產出實質資產,讓大家可以用領取到的福利來購買。」就生命而言,必須要有一個系統,產出實質的資源,讓生命得以延續,而這樣的系統就是細胞。
食物是為生物提供營養的物質,來源通常是植物、動物、菌物、細菌,這些全都是細胞 或 多細胞 構成的生命體,我們自己本身也是由細胞構成的,甚至 化學品、原料 很多也是 來自細胞。遠古時代人們透過採集、狩獵取得這些實質資源,現在則透過經濟活動。
本次課程將導入 : 生物分類、天然物概念、聚合酶連鎖反應技術 PCR、萃取物、純化物、生態系、基改作物、相關議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