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治療期間常見副作用處理的飲食對策
🔹 噁心、嘔吐
少量多餐並放慢進食速度,避免空腹太久。
避免太甜、太油膩或氣味強烈的食物,選擇酸味、鹹味較強的食物,薄荷糖、醃薑、薑汁、薑糖等可減輕症狀。
食用室溫或較冷的食物(可放冰箱再吃),因熱食易引起噁心感。
吃正餐時勿喝大量液體,以免因飽脹感造成噁心。
當有噁心感出現時,請勿選擇喜愛的食物來吃,因為這可能會使您對這些食物造成永久的厭惡感。
有晨嘔問題,起床後先吃一些較乾的食物,如:吐司或蘇打餅乾。
遠離有油煙味或異味的地方。
飯後勿立即平躺。
若嚴重嘔吐請醫師給予止吐藥物。
🔹 食慾不振
優先選擇喜愛的食物,可將高蛋白和高熱量的營養補充品添加在其中。
少量多餐,隨時備有餐食、點心或均衡營養品,方便補充營養。
避免一次喝下大量的湯或水,以免過度飽脹影響食慾。
在餐與餐之間可補充高熱量的飲品(如:均衡營養品)或濃湯。
把握每天感覺最舒服的時段多吃(一般在早餐)。
嘗試各種溫和的調味料,依個人喜好選擇具有天然特殊氣味的食材或中藥材,如:黃耆、紅棗、枸杞等烹調,經常變化烹調方式,注意色、香、味的調配以增加食慾。
避免吃油炸、過於油膩和易產氣的食物。
減少由患者自己烹調油膩的食物,會使食慾更差。
用餐前,先做適度活動或吃少許開胃食物以增加食慾。
用餐時,選擇舒適的環境並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 味覺或嗅覺改變
可嘗試多種的蛋白質食物來源,如:肉、魚、蛋、黃豆製品,牛奶及乳製品,亦可將肉類用酒或調味料加以醃漬改變風味。
加強食物的酸味、甜味,如:檸檬汁、番茄醬、醋、糖。
用滷汁或天然香料,如:蔥、蒜、九層塔、芹菜、香菇、洋蔥、八角、當歸、肉桂等增加食物的風味。
用不含酒精的漱口藥水漱口或咀嚼無糖口香糖,可改變口腔味道。
將食物放到到室溫或冰涼的溫度食用。
若口腔易有金屬味,避免使用不鏽鋼的餐具和食用罐頭食品。
🔹 口乾
飯前吃一點酸的食物能刺激唾液分泌,如:鳳梨、酸梅、檸檬汁等。
選擇質地軟或滑潤的食物,可拌入醬汁、湯汁或勾芡以利吞嚥;避免太乾、太硬、調味太重的食物。
採小口進食,方便充分咀嚼。
咀嚼無糖口香糖、吃冷凍葡萄、喝檸檬汁,能刺激唾液分泌。
多喝水(每天至少攝取2000c.c.)、含冰塊或冰棒有助於降低口乾感覺。
常漱口,保持口腔濕潤,防止口腔感染。
避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飲料。
🔹 腹脹
避免食用易產氣 ( 如:帶殼豆類、洋蔥、馬鈴薯、牛奶、碳酸飲料等 ) 和纖維粗糙 ( 如:竹筍、芹菜、菜梗、玉米等 ) 的食物。
湯、水或飲料最好餐前 30~60分鐘飲用。
輕微運動或散步可減輕腹脹感。
少吃甜食和油膩的食物。
勿食口香糖,進食時勿講話以免吸入過多的空氣。
🔹 便祕
攝取足夠的液體,每天至少2000c.c.的水分。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如:蔬菜、水果、全穀類 ( 糙米、薏仁、燕麥、根莖類 ) 、乾豆類 ( 黃豆、毛豆、紅豆、綠豆等 ) 、堅果類 ( 開心果、杏仁果、腰果等 ) 等。
溫熱的飲料能夠刺激腸蠕動,如:溫熱的黑棗汁、溫熱的蜂蜜檸檬汁。
養成固定如廁的習慣,如廁前 30 分鐘喝一杯溫開水,可促進排便。
放鬆心情,順時鐘的腹部按摩和做適度的運動。
🔹 吞嚥困難
少量多餐,選擇軟質、滑潤、細碎或泥狀的食物,以勾芡方式烹調或與肉汁、肉湯等同時進食可幫助吞嚥。
利用增稠劑改變食物質地,如:嬰兒米粉、嬰兒麥粉、各類穀粉、太白粉等。
食用麵包、餅乾、蛋糕、穀片等可加入牛奶、果汁或濃湯裡泡軟再吃。
進食前喝幾滴檸檬汁、喝冰水或含冰塊,會刺激吞嚥的反射動作。
症狀嚴重時考慮改用管灌餵食。
🔹 口腔潰瘍
降低食物的溫度,以室溫或冰涼的食物為主,可減輕疼痛。
避免食用酸味、辣味或刺激性食物,如:柑橘類、番茄、醋、辛香料。
選擇質地軟、細碎或泥狀的食物,可拌入醬汁或湯汁,避免過於粗糙生硬 的食物。
利用吸管吸吮液體食物 ( 避開潰瘍部位 ) 。
可吸吮冰棒或含碎冰使口腔麻痺以降低疼痛感。
避免酒精和咖啡因。
補充綜合維生素 B。
🔹 腹瀉
避免攝取太油膩和太甜的食物。若嚴重腹瀉,考慮暫時給予清流飲食,如:米湯、去油清湯、果汁等。
急性腹瀉後可先食用:白稀飯、白土司、去皮水煮雞肉等。
適度增加水溶性纖維的攝取,如:燕麥、柑橘、木耳、蘋果、香蕉等。
避免吃到含有山梨醇的無糖口香糖、糖果餅乾及相關製品。
避免食用牛奶及乳製品。
注意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