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

展出因緣

善緣廣結,佛子們常常用來勉勵彼此,菩薩道上積福修慧,一路離不開善緣,今年,我們珍惜這緣分,逐步演譯這善緣,於是,大力邀請去年主展的【音緣】師姐參展,並加入十方邀集來的生活化觀音法像,讓觀音村在華嚴法會期間,有觀世音菩薩...成村。

今年音緣師姐提供 8幅新作,除了工筆畫、紙蕾絲,還加上用觀音村的菩提葉做成的菩提葉畫,不論是畫風或是技術,都是突破窠臼,令人眼睛一亮的創新,不論是襲用佛畫老師創作的畫稿,或是自己的創新嘗試,每一種創新,都是代表不同的創作心境,日新又新,加上各式中、小品的菩薩像與裝置藝術,讓這次來參與華嚴經法會的觀音法像們有如一群菩薩雲來集。於是為了這個因緣取了個名字.....

『觀音菩薩法像展』


何燕枝,台南白河人 1967年出生,法號『音緣』三代習佛,自幼在佛法薰習下耳濡目染長大。

因為奶奶以觀音為師,因此我的佛菩薩世界也只有觀音菩薩為尊;孩童時住在偏遠的山區,過著與世無爭,彷如世外桃源的生活,農閒之餘媽媽總是帶我往寺廟跑,跟著師父唸經拜佛…所以特別喜歡那種清淨自在的修行生活,直到現在從佛學班開始薰修、在禪修班精進,進而入了佛畫的法門中,以畫佛做為修行的道場融入禪定與靜心的法界中,如今~歲月如紙心是筆,筆下佛韻印心, 菩提道上但求 觀~自在!

畫佛緣起

~ 心中一直有個願~ 我想畫觀音菩薩,卻苦無因緣,十年前偶在網路看到台中佛學院釋出在家居士名額可參與研習紙蕾絲菩薩,二話不說報了吊車尾的名額,於是每星期開一小時車遠赴台中習畫一年餘,開始懵懵懂懂的進入佛畫世界中,二年多前再次被牽引到工筆佛畫,才正式與菩薩締結了宿世法緣,三年前在一個特殊因緣下,開啓了靈動體質,也因此常與佛菩薩有奇妙的感應,在繪製第一尊白衣觀音時,是夜裡此尊觀音即示現在夢裡,在祂心口上出現一滴血輪,因為好奇心趨使下,伸出手指去觸摸那滴血輪,卻瞬間甦醒,全身有一股電流在體內流竄著,酥酥麻麻的持續了五分鐘之久,也許是菩薩來點醒吧...從此每每閉上眼睛,腦海中就會出現很多妙曼的天衣、纓絡與菩薩的莊嚴法相,有如電影般放映著,也許是八識種田的記憶浮現,引領著在佛畫道路中必需更加努力的精進再精進,此次因緣際會,在這般殊勝的法會下,得以將這二年所畫的菩薩法相在此華嚴盛會與大眾分享,心中備感菩薩恩澤與護佑,願此生永為佛種,殷殷切切,筆下佛容莊嚴,法喜人間,感恩~~

紙蕾絲菩薩

紙蕾絲源自於歐洲,一般皆用來製做卡片,但在台中佛學院主法師的邀請下,由陳漢成老師將其運用在菩薩的創作上,更彰顯其技法的妙曼之處,因為它是以一張薄薄的水晶紙,藉由壓凸筆,以均勻的力道來顯現漸層的白,另以針刺與剪刀設計出多變的圖樣,這樣的技法很適合表現在觀音菩薩的靜謐與柔美,但困難的是這技法不容易上手,因為薄紙不易使力,力道不均壓出來的白就會出現斷層的筆觸,針刺時一個閃神亂了針腳,就全盤盡毀,所以在做紙蕾絲菩薩時必需訓練自己靜心、心定,也因為這樣的緣由,正好讓我修行禪定的功夫,一開始學習猶如在三昧真火中苦煉,但功夫一上手,壓筆如行雲流水,一方淨土就任您自在遨遊了。

工筆佛畫

工筆佛畫講究筆工,運法線條工整、細膩沈著,設色著重薄施多染,以厚層次來顯其韻,在心無雜念之下專注,往往手握畫筆即入無人之境,天地方圓僅剩此心與菩薩相應,這正巧也是修心養性的動靜法門。《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心中有佛能造諸佛,常養一方淨土在心田,僅管習畫時已有點年紀,難敵老衰視力漸茫之苦,但也因此了悟「但用此心」之極境,極靜之處自有菩薩來相應,靜中取淨佛韻印心,正是我現在學習工筆畫的心得。前後師承張德怡老師與謝淑美老師,張老師擅長觀音菩薩的創作並以壓克力顏料上色,淡彩著畫菩薩,炫彩表現背景;而謝老師擅以礦物膠彩作畫,菩薩與背景融入一境,卻又自成一體,重彩濃郁卻又顯的輕盈剔透,觀其畫總在當下被攝受在一片寧靜的氛圍中,實令人讚歎!

詳細解說: 仙雲觀音

菩提葉佛畫

菩提葉佛畫師承皓星老師,皓星老師年紀輕輕卻深入經藏,對佛學典故如數家珍,對於佛畫技巧也多脈鑽研,立志推動原始佛典畫佛之規矩與準則,以樹立正宗佛畫之莊嚴。菩提葉佛畫做工繁瑣,從菩提葉的浸泡、洗刷、到風乾成葉脈狀、不僅耗月損時,往往失敗率也高,因此能得一完整乾燥菩提葉作畫實屬慶幸,再則還要裱板描稿,菩提葉佛畫係採用原礦膠彩來上色,因此原礦還要用手指一一細磨、配膠方可使用,當然最困難的部份是如何在粗糙的葉脈上畫出細緻的佛畫,那才是考驗著畫佛者的耐性囉!


附記: 這大幅菩提葉,是觀音村大廳外右側,正在庇蔭小沙彌修練的那一株取材,經水解、漂洗、漂淨而成菩提葉心脈,是善德自印度菩提迦耶帶回來的種子育苗而成,幾年前轉送至村裏繼續培育茁壯,祂的祖先,正是庇蔭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那一顆,2017年,音緣師姐應邀嘗試在菩提葉心脈上創作,這些日子以來,師姐尋師訪道為學畫,終於在 2019年能呈現這段日子的修練成果,無限感恩!


詳細解說:圓光觀音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大樹王喻

譬如

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一年多前,正忠師兄與瑞蘭師姐送來了一株非常莊嚴的中型盆栽,是需要三位壯丁才扛得起的規格,可能是因緣轉化,一年多後,祂沒能適應這裡的天氣,繼續保持綠意,於是我們想到了一個讓這因緣更有意義的呈現...塑成金身,繼續與大眾結善緣。

恰巧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有一段【大樹王喻】,是用來提醒菩薩道上的行者,常以大慈悲水饒益眾生而成就法身之菩提枝葉華果,於是我們以大樹王為主題,結合華嚴首字母【阿】的立體精繡吊飾,劍明師兄與翠碧師姐送來共襄盛事的觀音法像,觀音村的雅興枯山水禪,設置了這裝置藝術,來分享法喜。

展場同時以小品生活化之觀音像擺件陳列,讓展場有更豐富的法像參與,歡迎大家蒞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