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觀音村 2.0
首頁
二期生活設施改善擴建工程
佛門普善常識
善終的內涵
臨終三隨
佛門對孝道的見解
華嚴經法會
華嚴四十二字母法門
華嚴經經典法語彙編
2018 清新菩薩法相展
清新菩薩法相-無垢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乘龍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甘露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說法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準提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慈眼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持經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合掌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童子拜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菩提葉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持蓮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釋迦牟尼佛
清新菩薩法相-地藏菩薩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仙雲觀音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雕塑像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圓光觀音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菩提葉觀音
華嚴經-覺林菩薩偈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2020 華嚴經法會藝文展
2020 華嚴經法會-迎賓向佛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地藏經法會
妙法蓮華經法會
藥師懺法會
創建緣起
養護服務內容
照護收費標準
室內生活空間
戶外休閒環境
有機蔬果農場
蔬食廚房餐廳
一般物資募集
佛法祈福共修
親子幸福團圓
特別公告-防堵武漢肺炎擴散
社區生活融合
機 構 特 色
觀音村 2.0
慈善志工招募
慈善捐贈徵信
迎接十方愛心
長照人文素養
社會福利資訊
健康人生推廣
地理好位置
推廣延伸孝道
推廣長照人文
觀音村 2.0
首頁
二期生活設施改善擴建工程
佛門普善常識
善終的內涵
臨終三隨
佛門對孝道的見解
華嚴經法會
華嚴四十二字母法門
華嚴經經典法語彙編
2018 清新菩薩法相展
清新菩薩法相-無垢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乘龍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甘露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說法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準提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慈眼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持經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合掌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童子拜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菩提葉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持蓮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釋迦牟尼佛
清新菩薩法相-地藏菩薩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仙雲觀音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雕塑像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圓光觀音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菩提葉觀音
華嚴經-覺林菩薩偈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2020 華嚴經法會藝文展
2020 華嚴經法會-迎賓向佛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地藏經法會
妙法蓮華經法會
藥師懺法會
創建緣起
養護服務內容
照護收費標準
室內生活空間
戶外休閒環境
有機蔬果農場
蔬食廚房餐廳
一般物資募集
佛法祈福共修
親子幸福團圓
特別公告-防堵武漢肺炎擴散
社區生活融合
機 構 特 色
觀音村 2.0
慈善志工招募
慈善捐贈徵信
迎接十方愛心
長照人文素養
社會福利資訊
健康人生推廣
地理好位置
推廣延伸孝道
推廣長照人文
More
首頁
二期生活設施改善擴建工程
佛門普善常識
善終的內涵
臨終三隨
佛門對孝道的見解
華嚴經法會
華嚴四十二字母法門
華嚴經經典法語彙編
2018 清新菩薩法相展
清新菩薩法相-無垢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乘龍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甘露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說法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準提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慈眼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持經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合掌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童子拜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菩提葉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持蓮觀音
清新菩薩法相-釋迦牟尼佛
清新菩薩法相-地藏菩薩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仙雲觀音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雕塑像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圓光觀音
2019 觀音菩薩法像展-菩提葉觀音
華嚴經-覺林菩薩偈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2020 華嚴經法會藝文展
2020 華嚴經法會-迎賓向佛
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地藏經法會
妙法蓮華經法會
藥師懺法會
創建緣起
養護服務內容
照護收費標準
室內生活空間
戶外休閒環境
有機蔬果農場
蔬食廚房餐廳
一般物資募集
佛法祈福共修
親子幸福團圓
特別公告-防堵武漢肺炎擴散
社區生活融合
機 構 特 色
觀音村 2.0
慈善志工招募
慈善捐贈徵信
迎接十方愛心
長照人文素養
社會福利資訊
健康人生推廣
地理好位置
推廣延伸孝道
推廣長照人文
佛門對孝的見解
淨宗協會 淨空法師曾說: 中華文化傳統的精隨是『孝』與『敬』。 以下才逐漸延伸出『四維、八德』等種種人文準繩,『孝』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也是維繫人類綿延的核心,傳統漢學儒家思想裡,對『孝』的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的定義,世俗對『孝』,也有『大孝』、『小孝』、『愚孝』、『不孝』等不同程度的見解,方向上大抵是榮耀父母名譽大於保養軀體色身,其中 ... 定義上應該區隔的是『孝』不等同於『順』,以下是進一步的說明。
『不孝』:
父母是八大福田中的『恩田』,因為他們生我養我色身,對我們是有恩情的,所以基本的奉養是不可缺少的。但有些人,長大後,拋棄父母,不顧生死,這種就是不孝。
『愚孝』:
就是把父母的話全當成聖旨,而不去觀察辨別是非對錯,這種的子女就是愚孝,也是陷父母和自己於不義,凡是順著父母的心意,而不分是非就容易陷入『愚孝』。
『小孝』:
就是一般世人,孝養父母,聽順父母傳宗接代,養家活口,這種只是回報父母養育之恩,但無法自度度人,來世一樣又是互相還債生死輪迴。
佛門的『大孝』
佛門講的孝,是『大孝』。
佛門教育的終極目的是濟渡人心解脫輪迴生死之苦,所有世間的修行最大成就即是『脫離輪迴』。『大孝』就是用佛法度化父母的心,除了奉養之外,還要協助他們在佛法中修行。
為什麼呢?因為唯有修行佛法,才能真正解脫生死輪迴,否則人們的各種善待父母尊長的努力只會停在『奉養』的層次,甚至盲目地淪入『愚孝』,對父母的未來生生世世的長遠利益是沒幫助的。所以佛弟子應以大孝為主。
歷史上的大孝典範,常常會被世慮俗情誤解,像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祂出家時被人毀謗是不孝,但祂努力修行成佛了,成為三界導師,歷代祖先依此功德盡得超升 ,脫離輪迴;目連尊者為亡母做盂蘭盆大法會救度餓鬼道的母親,這就是『大孝』。地藏王菩薩為了救母離開地獄,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就是『大孝』。
上述的幾個例子都是以『一人得道』,『九玄七祖盡超生』的宏大行願格局來盡『孝』道。
觀音村由佛門出家師父帶領住民老菩薩茹素、親近佛法,努力營造一個可以讓老菩薩身安、心安的清淨福地,同時推動『延伸孝道』,『娘家就在觀音村』,鼓勵大家經常來院持續探訪孝親,天倫恆溫之餘還能依止佛法修行,正是協助大家為長輩行『大孝』。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